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Urodela |
目中文名 | 有尾目 |
科名 | Cryptobranchidae |
科中文名 | 隐鳃鲵科 |
学名 | 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 1871) |
中文名 | 大鲵 |
引证 | 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 Barbour, 1912; Andrias scheuchzeri davidianus Westphal, 1958; Andrias scheuchzeri Estes, 1981; Andrias davidianus Brame, 1967; Sieboldia davidi David, 1875; Cryptobranchus maximus Stanley, 1915; 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 davidianus Pope and Boring, 1940; Megalobatrachus sligoi Boulenger, 1994; Cryptobranchus davidianus Naylor, 1981; 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 davidi Chang, 1935; Megalobatrachus maximus Boulenger, 1882; 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Liu, 1950; Sieboldia davidiana Blanchard, 1871;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体大,全长一般100cm左右;头躯扁平,尾侧扁。眼小,无眼睑,体侧 有明显的与体轴平行的纵行厚肤褶;每2个小疣粒紧密排列成对。 形态 依据贵州松桃(2雄、6雌),江口(1雌、3幼),贵定(1雄、3雌、1幼),雷山 (1雌),四川洪雅(1雄、幼体和卵),雅安(2雄),重庆巫山(1雄、1雌)标本。 成体: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mm,头体长310~585mm,最大个体全长可 达200cm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头宽为头体长的1/5~1/4;吻端圆, 外鼻孔小,近吻端,鼻间距为眼间距的1/3或1/2;眼很小,无眼睑,位背侧,眼间距宽; 口大,口后缘上唇唇褶清晰;犁骨齿列甚长位于犁腭骨前缘,左右相连,相连处微凹, 与上颌齿平行排列呈一弧形;舌大而圆,与口腔底部粘连,四周略游离。 躯干粗壮扁平,颈褶明显,体侧有宽厚的纵行肤褶和若干圆形疣粒,腋胯部间距约 为全长的1/3,有肋沟12~15条。 四肢粗短,后肢略长,指、趾扁平;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间距相隔6个肋 沟左右;肢体后缘有肤褶,与外侧指、趾缘膜相连;指4个,指长顺序为2、1、3、4; 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第四指及第三、四、五趾外侧有缘膜;显得极为 宽扁;蹼不发达,仅趾间有微蹼。尾长约为头体长的一半,尾高为尾长的1/3~1/4,尾基 部略呈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背鳍褶高而厚,尾腹鳍褶在近尾稍处方始明显,尾末端 钝圆。肛孔短小成短裂缝状;雌性的肛周皮肤光滑,雄性沿肛裂两侧形成疣粒状;繁殖 季节期间雄性肛部肛肿。雄性全长510mm时,睾丸长、宽、高为66.5×14.0×8.5mm,色 乳黄。5月份采于陕西洋县的雌鲵全长465mm的个体,卵巢内卵的直径为4.5mm,呈乳 黄色。 体表光滑湿润;头部背腹面小疣粒成对排列;眼眶周围的疣粒排列较为整齐,更为 集中,头顶和咽喉中部及上、下唇缘光滑无疣,眼眶下方、口角后及颈侧疣粒排列成行; 体侧粗厚的纵行肤褶明显,上、下方之疣粒较大;其他部位的皮肤较光滑。全长160mm 幼鲵,体侧的肤褶及疣粒均不明显。 生活时体色变异较大,一般以棕褐色为主,其变异颜色有暗黑、红棕、褐色、浅褐、 黄土、灰褐和浅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规则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种斑纹,也有斑纹不明显 的。幼体与未达性成熟的次成体的体色均较淡,以浅褐色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点; 腹面色较浅;四肢外侧多有浅色斑。在湖北宜昌地区发现的白化个体,体尾均为银白或 金黄色。 第二性征: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 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骨骼:头骨宽扁;前颌骨2,鼻突短与额骨不相触;额骨不入鼻孔;鼻骨左右相触; 无泪骨和隔颌骨;有前额骨;翼骨宽大与颌骨间距小;顶骨前端与前额骨相连;有耳柱 骨,无耳盖骨。下颌的隅骨与前关节骨不愈合;犁骨前缘有1横列犁骨齿,排列呈长弧 表41 大鲵成体量度(贵州:松桃、贵定、江口、雷山) Table 41 Measurements of adults of Andrias davidianus(Blanchard)(Songtao,Guiding, Jiangkou,Leishan of Guizhou) 单位:mm 性别 2♂♂ 8♀ 4♀♀幼 性别 2♂♂ 8♀ 4♀♀幼 全长 TOL 760.0~900.0 834.4 470.0~875.0 582.1 345.0~475.0 427.5 眼径 ED 5.0~6.0 5.5 1.3% 4.0~7.0 4.9 1.1% 5.0~6.0 5.6 1.9% 头体长 SVL 480.0~585.0 532.5 310.0~585.0 383.0 230.0~313.0 285.7 前肢长 FLL 81.0~93.0 87.0 10.7% 49.0~85.0 63.9 16.9% 36.0~55.0 50.0 17.0% 头长 HL 125.0~158.0 141.5 26.6% 72.0~125.0 88.5 23.1% 60.0~76.0 70.3 24.6% 后肢长 HLL 100.0~125.0 112.5 21.1% 62.0~113.0 76.4 19.9% 45.0~67.0 60.0 20.7% 头宽 HW 112.0~146.0 129.0 24.4% 58.0~118.0 85.4 22.3% 50.0~63.0 66.3 23.2% 尾长 TL 280.0~324.0 302.0 56.7% 170.0~260.0 198.5 51.9% 115.0~162.0 141.8 49.6% 头高 HH 25.0~37.0 31.0 6.0% 21.0~33.0 25.3 6.6% 17.0~21.0 18.8 5.8% 尾基宽 TW 64.0~70.0 67.0 12.6% 25.0~58.0 41.7 10.9% 28.0~31.0 29.8 10.4% 鼻间距 IOS 18.0~23.0 20.1 3.8% 13.0~24.0 16.7 4.4% 11.0~16.0 13.3 4.7% 尾高 TH 75.0~85.0 80.0 15.0% 33.0~68.0 51.6 13.5% 31.0~37.0 34.2 12.0% 眼间距 INS 52.0~65.0 58.5 10.9% 30.0~61.0 42.4 11.1% 24.0~32.0 29.5 10.3% 体重 (克) BW(g) 2600~4100 3350 400~2800 1397 250~380 320 形,属幼体替换齿类型,靠近颌缘并与上颌齿平行排列,位于犁腭骨前缘。舌弧由角舌 软骨、上舌软骨和基舌软骨构成,角舌软骨与上舌软骨不愈合;鳃弧3~4对,第一对角 鳃与上鳃骨分界明显,未骨化,第二对鳃弧的角鳃和上鳃骨均骨化;第三对(第四对)细 弱,远端与咽鳃软骨相连。椎体双凹型,有残留之脊索,寰椎后脊神经均从椎间孔穿出; 肋骨单头;从第三或第四尾椎开始无尾肋骨;有“Y”形前耻软骨。 卵:卵呈圆球形,卵径5~8mm,连同卵外胶膜直径15~17mm;卵在卵带内形成念 珠状,带内每两粒卵之间相隔约10~2Omm。卵刚从母体产出时为乳白色;卵外胶膜吸水 后膨胀,呈透明状。 幼体:受精卵在水温14~21℃条件下,约经38~40天孵化;水温升高可在33~35天 孵化,水温下降时可在68~84天孵化。刚孵出的幼体体长25~31.5mm,体重0.3g,无平 衡枝,外鳃3对,呈桃红色,体背部及尾部褐色,体侧有黑色小斑点;腹面黄褐色,两 眼深黑色。7~8天后体呈浅黑色,全长33~37mm;前肢芽棒状,开始有指的分化,后肢 短棒状,尖端圆球形;14天左右,体呈暗褐色,但腹面仍为黄褐色,前肢已分化出4个 指,后肢开始分叉;28天时全长43mm左右,此时卵黄消失,能游泳和摄食;全长 孔已消失。这说明大鲵幼体身体的长度与鳃孔的消失有一定变异。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资料 大鲵多生活在海拔100~1200m的水流较急而清凉的溪河中。据《青海 经济动物志》(1989)记载,1966年9月2日曾在青海通天河的支流得曲河一处急流下的 回水潭内钓得1尾雌鲵,其全长675mm,该河流河床及岸边均为石灰质岸,洞穴较多, 岸上为高原草甸,海拔4200m。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m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 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其洞口不大,进出一个口;洞的深浅不一, 洞内宽敞平坦。白天常卧于洞穴内,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 太阳的习性。大鲵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 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它的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 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大鲵食量甚大,很喜欢捕食蟹类,据李贵禄等(1983)记 载一只体重1.5kg的个体胃内有蟹6只,总重量约140g;2.5kg的个体一次能吞食250~300g 食物;曾在四川马边县发现一尾体重1kg多的大鲵,胃内竟有一尾体重0.5kg的鱼。又 据宋鸣涛等(1979)记载,陕西省柞水县境内干右河上段大鲵的食性分析,其中蟹占48.3%, 船钉鱼占12.5%,水生昆虫幼体占7.8%,水鸟占3.1%,木片占3.1%,小石块3.1%,大 鲵幼体占1.5%,空胃者20.3%。大鲵新陈代谢较为缓慢,停食半月之久,胃内仍有未消 化的食物。它的耐饥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不喂食不 致饿死。 大鲵适宜栖息于水温3~23℃的水中,个体大的多生活于深水处,中小型个体多在浅 水处。成鲵多数单栖活动,幼鲵常集群在乱石缝中,其生活最适水温为10~20℃。大鲵 常将头部伸到水面进行呼吸,皮肤也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中, 大鲵可较长时间伏于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饲养情况下,每6~30分钟将鼻孔伸 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气约几秒至数10秒。 据陆晨等(1983)报道,曾在湖南桑植县巴第溪供销社收购一尾巨型大鲵,其全长达 3m多,体重7Okg。 大鲵在自然环境中的性比,湖南省桑植县娃娃鱼研究所和湖南省水产研究所(1980) 解剖191尾标本,其雌雄性比为94:97。又据李贵禄、周道琼(1983)解剖四川马边河的 20尾标本,其雌雄性比为11:9。每年5~9月是大鲵的繁殖季节,一般7~9月是产卵盛 期。剖检5~7月采自贵州、四川、安徽、陕西等地的大鲵,其生殖腺都已有不同程度成 熟。5月份采自贵州的标本,全长843mm,卵巢中的卵粒为黄色、橙黄色及白色,最大 的卵径为4.Omm。5月份采自陕西的一尾全长510mm的雄鲵,睾丸长、宽、厚为 66.5×14×8.5mm,色乳黄;雌鲵全长465mm时,卵巢内卵粒直径5.4mm,色乳黄。7月 份采自四川的雌鲵,头体长620mm,体重1400g,其卵巢内卵粒近成熟,卵粒较大而圆, 卵径4.5mm,卵数共350粒。据刘国钧等(1994)报道,大鲵的卵多以单粒排列呈念珠状, 但也有在1个胶囊内含2~7粒者。 大鲵在产卵之前,雄鲵先选择产卵场所,一般在水深1m左右有沙底或泥底的溪河 洞穴处,并进入洞穴内,用足、尾及头部清除洞内杂物,然后出洞,雌鲵随即入洞产卵, 有的雌鲵也在浅滩石间产卵,产卵一般在夜间进行,尤其是在雷雨的夜晚,每雌产卵 200~1500粒。产卵之后,雌鲵即离去或被雄鲵赶走,否则雌鲵可能将其自产的卵吃掉。 雄鲵独自留下护卵,以免被流水冲走或遭受敌害。孵卵期间,如有敌害靠近,雄鲵则张 开大嘴以显示威胁动作,以此抵御其他敌害的侵袭。雄鲵或者把身体弯曲成半圆形,将 卵圈围住,加以保护,待幼鲵孵出,分散独立生活后,雄鲵才离去。 宋鸣涛(1982)曾在陕西太白县的大溪中一洞内发现大鲵卵带,含卵400多粒;解剖 另1尾雌鲵腹内两条卵带有卵700多粒。此外,李贵禄等(1983)在四川马边河一浅水滩 上观察到产卵情景:卵带一端附着在石头或术头上,雌鲵边爬边产卵,卵排列在胶带内 呈念珠状,长达数十米;曾于1982年9月6日晨7时在四川马边县牛屎沟捕获一产卵雌 鲵,其产程约30分种,产出卵652粒,卵带长3602cm;产后经解剖观察,该鲵输卵管 内还有20多粒卵未产出,同时卵巢内还有近200粒已成熟卵。大鲵的产卵数量与个体大 小有关,体长4O~8Ocm,体重为0.5~3kg的大鲵可产卵300~600粒;体长100cm,体重 6.5kg左右者可产卵1500粒。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种类之一,据报道在人 工饲养条件下,荷兰阿姆斯特丹动物园曾饲养过一尾大鲵存活达55年之久(陆晟等, 1983)。最大个体全长达2m左右,体重5Okg以上。 资源意义和保护 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一般体重5~25kg。其经济价值较大, 群众将大鲵捕捉食用,以强壮体质,能有效地防治贫血、月经失调等症;大鲵的皮厚实 ?坚韧,可以用以制革;还可制成治疗灼伤的药物;也可治疗小儿嗝食之类的胃病;胆汁 能解热明目。大鲵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它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 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由于 大鲵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为了保护这一资源,中国 已将大鲵列入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 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目前,大鲵资源在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保 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种群的恢复和资源的发展,开展人工养殖,然后才能有计划的合 理利用这一资源。 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大鲵资源,中国于1960年以来不少地区已开展大鲵的人工养殖 试验。多年来,湖南桑植县大鲵研究所等单位对大鲵进行了养殖研究,已初见成效,现 将有关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附:大鲵人工养殖方法 1.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因此,以 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宜。 (2)饲养池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 饲养池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m2、4m2、1Om2、 25m2等规格的饲养池,池高1m,每池均有进出水孔。饲养池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 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 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大小分养:在野外和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 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 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大鲵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 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 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投 饵时间一般以傍晚较宜。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cm左右,既有 利于大鲵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于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 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2.人工繁殖 大鲵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活率不高,这是大鲵不能很快自 然增殖的原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难发现自然交配产卵的情况。繁殖是通过人工催 产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其方法如下: (1)种绩的选择:用于人工催产的种鲵必须是达性成熟个体,选择体质健壮无伤, 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其腹部有饱满松软之感的雌鲵,此鲵腹内卵已成熟,可做人 工催产。成熟的雄鲵其泄殖孔周边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点,而且泄殖孔周围橘瓣状肌 肉凸起,内周边红肿明显可见,催产后能挤出精液。 (2)人工催产:将种鲵放入光线暗弱的拱洞水池内,水深为30~4Ocm,池底铺设洗 净的小卵石,水质清洁透明。催产激素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 放素类似物(简称LRH~A)。其用量在HCG为20~40mg或157~2173单位/kg,LRH~A为 26~192mg/kg。两种激素可以混用或单用。注射激素水溶液的量以0.5~1m/kg计算,注 射部位在后背侧肋沟间进针,进针深度以穿过肌肉层为宜。 (3)人工托卵和受精:注射催产素的大鲵,约在4~9天产卵或排精,以4~5天内产 的卵质量为好。当雌鲵开始产出卵带时,随即用布蒙上雌鲵的眼睛,并轻轻放入布担架 内,然后用左手将其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右手轻托卵带,让卵徐徐自然托入盆中。当盆 中有一定的卵带后,即要抓紧时间,轻压雄鲵腹部挤取精液,略加3~5ml水稀释后与卵 带混合,轻轻摇动使其精卵充分结合。5~10分钟后,再加少量清水,过30分钟后换水 两次,即可分盆进行孵化。采用此法,卵的受精率可达43%~91.8%。 (4)人工孵化方法和管理:将受精卵分放在盆内静水中,每盆装50~100粒。水质要 清新而无泥沙,每天换水3~4次,换水时动作要轻,不宜振动,以避免卵粒浮动易使卵 子破裂,造成胚胎夭亡。此外,分阶段采用0.15%~0.3%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卵胚3~5 分钟,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根据大鲵的畏光习性,孵化盆宜放在阴凉、光线暗弱的地方。 在水温为14~25.5℃的条件下,历经33~40天孵化,其孵化率可达56.5%。刚孵化出的幼 体全长2.9cm,,体重约0.3g,口部未开,不能进食,幼体发育营养仍靠吸收卵黄,从孵 化至卵黄耗尽大约需时30天左右,此期内不必投放饵料。 (5)幼鲵的饲养:幼体孵化之后已到冬季,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为了提高成活率, 幼体需在水温10~20℃的室内饲养。孵化出膜30天以后的幼鲵即开始摄食,但消化功能 较弱,可饲喂水蚤、孑孓和水蚯蚓等。此时,一般全长4.5~4.8cm,体重0.5~4.8g。经过 56天左右的饲养,幼鲵全长可达4.9~5.7cm,体重1.3~2g,这时可加喂小虾、水生昆虫、 蚯蚓等饵料。1龄幼鲵全长12~17cm,体重31g,其成活率可达90%左右。在饲养幼鲵 中,每天换水1~2次,保持水质清新是幼鲵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 当幼鲵全长10cm,体重2Og以上即可转入2m2左右的池内饲养,每池可放养10尾, 水深2O~30cm,除投放鲜活小动物外,也可以傍晚饲喂牛羊肉碎片。 (6)大鲵的生长:据安徽省野生动物资源办公室(1977)报道,饲养44尾大鲵其全长 与体重的增长情况如下:全长15~3Ocm的个体,其全长每增长5cm,体重只增加5Og左 右;全长35~5Ocm的个体,每增长5cm,体重可增加100g左右;体全长50~65cm之间 的个体,每增长5cm,体重则增加500g。由此可以看出,大鲵在幼体时全长比体重的增 长快,5Ocm以上的个体其体重比体全长增长快。 1972年在安徽曾饲养3尾体重分别为500g、400g与250g的大鲵,并同时放养在同 一饲养池中,两年后的体重分别为2350g、2200g及1900g,两年内每尾大鲵平均增重1750g 左右,一年平均增重880g。 中国是大鲵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多年来,由于其经济价值较大,曾一度造成对大鲵 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情况,有关部门已经或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认为保护和恢复大鲵资 源已成为当务之急。要恢复大鲵资源。①首先在过度捕捞区暂停捕捉,在资源丰富地区 6~9月禁捕,其他时间限量捕捉;②在某些地区建立大鲵自然保护区,如李贵禄等(1983) 曾提出:在四川省马边县建设乡至下沙区之间约20公里的河段建立大鲵自然保护区; ③进行人工繁殖研究,提高大鲵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使大鲵迅速增殖; ④防止大鲵栖息、环境水质污染;⑤在产区溪河上游地区保护自然植被或植树造林,严禁 垦荒,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质清澈,维护生态平衡。恢复和发展大鲵资源不仅是使这 一珍贵动物永远在我国生存下来,而且还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对其合理利 用,以提供人们对肉食品的需要。 大鲵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已被中国列入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各地都应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认真执行,保护和恢复大鲵资源,目的是让这一珍贵动物在中国 生息、世代繁衍下去,也是为了发展资源和更好地长期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的必要 措施。 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形态和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对阐述动物进 化都有一定价值,是科研和教学的好材料。在动物园内可作为一种观赏动物。 |
分布信息 | 河北(?),河南(卢氏、漠县、商城、西峡、嵩县、栾川、内乡、济原、林 州、辉县、大别山、太行山),山西(垣曲),陕西(洋县、太白、洛南、宁强、岚皋、佛坪、 丹凤、汉中、商南、柞水、留坝),甘肃(临洮、天水、文县、武县、康县、两当、徽县、 成县、兰州、平凉),青海(曲麻莱),四川|(宝兴、雅安、洪雅、峨眉、乐山、马边、屏山、 合江、叙永、武平、南坪、城口、青川),重庆(巫溪、巫山、奉节、黔江、武隆、彭水、 西阳、秀山),贵州(贵阳、雷山、正安、凤冈、道真、桐梓、务川、湄潭、余庆、罗甸、 惠水、长顺、都匀、平塘、龙里、贵定、福泉、江口、松桃、玉屏、德江、黄平、凯里、 施秉、镇远、岑巩、榕江、锦屏、金沙、黔西),云南(奕良),湖北(均县、神农架、宜昌、巴东、恩施、利川、威丰),安徽(金寨、霍山、岳西、休宁、祁门),江苏(苏州、徐州?), 上海(?),浙江(杭州、龙泉、遂昌、丽水、开化、新安江、云和、淳安、庆元),江西(井冈山、靖安),湖南(大庸、桑植、凤凰、长沙、沅陵、城步、炎陵、江永、衡山),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北部),广西(金秀、西林、那坡、桂平、玉林、梧州、花坪)。 ; |
分类学讨论 | 讨论 Westphal(1958)曾将大鲵属Andrias两种归入化石种Andrias scheuchzeri的亚 种,即中国的大鲵学名为Andrias scheuchzeri davidianus。Estes(1981)则认为中国的大鲵 是上述化石种的异名,即将其学名记载为Andrias scheuchzeri(Matsui,2001)。但这一改 变尚未被其他学者采用,本书仍保留Andrias davidianus种名。 |
经济价值 | 其经济价值较大, 群众将大鲵捕捉食用,以强壮体质,能有效地防治贫血、月经失调等症;大鲵的皮厚实 ?坚韧,可以用以制革;还可制成治疗灼伤的药物;也可治疗小儿嗝食之类的胃病;胆汁 能解热明目。大鲵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它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 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由于 大鲵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为了保护这一资源,中国 已将大鲵列入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 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目前,大鲵资源在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保 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种群的恢复和资源的发展,开展人工养殖,然后才能有计划的合 理利用这一资源。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上卷) 总论 蚓螈目 有尾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