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Urodela |
目中文名 | 有尾目 |
科名 | Hynobiidae |
科中文名 | 小鲵科 |
学名 | Protohynobius puxiongensis Fei et Ye, 2000 |
中文名 | 普雄原鲵 |
引证 | Protohynobius puxiongensis Fei et Ye, 2000;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四肢发达,前肢4趾,后肢5趾;犁骨齿列呈两短弧形,起自内鼻孔内缘略向内倾斜,在中线几近汇合;无唇褶;颞部略隆起;颈褶明显;肋沟13条;尾细,短于头体长,背鳍褶弱。头骨无前颌囟;左右鼻骨间有一片鼻间骨。 形态 依据四川越西(1雄)标本。 成体:全长133mm,头体长71.4mm,尾细窄,长为61.5mm,短于头体长,尾高5.5mm,尾背鳍褶弱,腹面较宽圆。背、腹面皮肤光滑,满布细小颗粒腺(解剖镜下观察);躯干圆柱形,略扁;背脊平,无沟亦无背棱;肋沟13条,从背侧向腹面延伸至腹中部;体腹面中线有一浅细纵肤沟。头长大于头宽;头扁平,吻前端略突出下唇;口后部无唇褶;鼻孔位于吻前侧方;有眼睑,眼大而突出,眼径与吻长几相等,明显大于眼间距;口角位于眼后角下方略偏后;犁骨齿列呈两短弧形;舌大,长圆形,前半部几占满口腔底部,向后延伸至口裂后方,前后均与口腔底部粘连,不能翻出口腔之外。上眼睑后方隆起,中间略凹陷;1条细纵沟从眼后至颈褶,另1条沟在嘴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短沟相交,细纵沟下方较隆起;颈褶明显。 四肢较发达,前肢较细,后肢较粗壮;前后肢贴体相对时仅指、趾端相遇;指、趾端有角化物;掌、蹠部无角质鞘;无关节下瘤。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其长分别为3.8、3.1、1.7、1.2mm);指间无蹼;指较细短,基部宽,末端钝圆;掌突2个,内侧者大,外侧者小。趾5个,较扁平,趾长顺序为3、4、2、1、5(其长分别为4.2、3.4、3.1、1.6、1.5mm);趾间无蹼;内蹠突较明显,外蹠突不显。 背面为一致的暗棕色,腹面为深灰色,尾部背面略显棕黄色斑。 骨骼:头骨上、下颌均具细齿;前颌骨短,不将鼻骨分开;鼻骨大,略小于额骨,而大于前额骨,左右鼻骨在前部和后部相连接,其间嵌有一片椭圆形的鼻间骨;泪骨入鼻孔和眼眶;前额骨入眶甚多;无额鳞弧;犁骨齿呈两短弧形,起自内鼻孔内缘略向内倾斜,在中线处间距,几乎相遇。 第二性征:肛孔圆,孔后有1条纵沟,孔前有一浅色区,中部突起似乳突。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资料 该鲵采自四川省越西县普雄海拔2900m的一条小溪旁边的一个蓄存马铃薯的废弃地窖内,仅见一尾标本。该地区附近系原始森林区,林木繁茂,窖口直径约6Ocm,内径约100cm;窖底有少量松土,窑壁周围和底部有浅裂缝。此鲵爬行缓慢,与6只中华蟾蜍华西亚种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和5只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同栖息于该窖内。在该窖附近另有4个大小不同的地窖,其内只有蟾蜍Bufo和铃蟾Bombina。在窖群的左侧有一条平缓小溪,流经一片约30m2的沼泽地,草地内有一些小型水窝和一个水池,在此环境内未发现成鲵和幼体及卵群。此小溪向下约40m处与一条大型流溪汇合。在距上述环境约1~2km的流溪内发现有大量的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及多种无尾两栖动物。 |
分布信息 | 四川(越西县普雄); |
分类学讨论 | 讨论 根据费梁(2000)报道,从普雄原鲵的形态描述可以看出,该标本与小鲵科Hynobiidae物种的特征基本符合,其骨骼特征与小鲵科已知各属对比,其特有性状是左右鼻骨之间有一片鼻间骨(internasal)。经解剖我国有尾类3科各属动物多个标本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Cope,1963(1889);Dunn,1923;Thorn,1968;Chang and Boring,1934~1935]后,均未发现现生两栖动物标本的头骨具有此超常骨片(不包括骨片形状变异),即无一具有鼻间骨的个体。因此,认为普雄原鲵标本头骨具有一枚鼻间骨不是畸形(或变异)所致,而是该鲵的固有特征。 经查有关文献资料记载,从鱼类向陆生脊椎动物进化的过程中,总鳍鱼类的骨鳞鱼Osteolepis和真掌鳍鱼Eusthenopteron的头骨上,在左右鼻骨之间有2枚后吻骨(postrostral)或鼻间骨(internasal)(Goodrich,1930;Torrey,1962;Porter,1972;马克勤和郑光美,1984)。在泥盆纪的两栖类鱼石螈Ichthyostega的头骨上,在2枚鼻骨中线前方有1枚鼻间骨(周明镇等译,1978;Duellman/Trueb,1986)。Duellman/Trueb(1986)记载劳克螈属Loxomma的石化在左右鼻骨中线前方有2枚鼻间骨。此外,Gregory(1915)、Kingsley(1925)、Torrey(1962)和Romer(1966)均记载蚓螈Eryops化石头骨在鼻骨和额骨间有一枚额间骨(interfrontal),Kingsley(1925)指出Eryops的头骨具有一枚额间骨是少有的;在现代鱼类中,肺鱼总目(如澳洲肺鱼Epiceratodus)头骨正背面前后具有鼻间骨和顶间骨(张孟闻,1986)。以上各学者记述的骨片与普雄原鲵的鼻间骨均相类似。 经不同学者研究,普遍认为小鲵科是有尾两栖类中最为原始的类群(Noble,1931;Goin and Goin,1962;Hecht and Edwards,1977等),并认为小鲵属Hynobius可能是小鲵科中最原始的类群(Dunn,1923;Noble,1931;佐藤井歧雄,1943;Terentjev,1965;费梁和叶昌媛,1984b等)。经费梁等(2000)研究,普雄原鲵的形态特征与小鲵科各属相近,特别是与小鲵属物种相近,不同点仅犁骨齿列相对较短呈两个短弧形,具有一枚鼻间骨。由于该鲵有一枚鼻间骨,可以说明它是目前已知小鲵科动物中最为原始的类群。Pope与Boring(1940)在讨论中国小鲵Hynobius chinensis和其他小鲵科动物地理分布时认为:在中国西部山区必定还存在某种小鲵类(hynobiid)的祖先。费梁等(1984b)曾根据小鲵科动物的性状分析和地理分布格局,推测“中国中部山区可能是小鲵科动物的起源地和分化中心”。费梁等(2000)报道在四川西部山区的越西县普雄发现普雄原鲵,无疑为小鲵科动物的系统发育、起源和演化研究增加了重要资料。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上卷) 总论 蚓螈目 有尾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