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Urodela |
目中文名 | 有尾目 |
科名 | Salamandridae |
科中文名 | 蝾螈科 |
学名 | Cynops orientalis (David, 1875) |
中文名 | 东方蝾螈 |
引证 | Triton orientalis David, 1875; Diemictylus pyrrhogaster Gee, 1919; Molge pyrrhogastra Boulenger, 1882; Diemictylus orientalis Stejneger, 1907; Cynops orientalis Wolterstorff and Herre, 1935; Triton pyrrhogaster orientalis Wolterstorff, 1906; Triton(Cynops)orientalis David, 1873; Triturus orientalis Stejneger, 1925;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外形与蓝尾蝾螈 Cynops cyanurus 相似,但东方蝾螈背脊平扁或略隆起; 皮肤较光滑,掌突显或不显;眼后下方无橘红色斑;肛前半部橘红色,后半部黑色。 形态 依据浙江、安徽(820雄、993雌、卵及幼体)标本。 成体:雄螈全长66mm,雌螈80mm左右。头部平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 吻棱较明显,颊部略斜出;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小于眼径或眼间距,眼径与吻长几相等; 上唇褶在近口角处较显;犁骨齿列呈“∧”形;舌小而厚,卵圆形,约占口腔底面的1/2 左右,两侧游离。 躯干浑圆,背脊平扁或略隆起。 四肢细长,前肢前伸时指端达鼻孔;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互重叠;指、 趾细长而略扁,末端钝尖,基部无蹼;指长顺序为3、2、4、1,趾长顺序为3、4、2、5、 1,第三、四趾几等长;内外掌、蹠突略显或不显。 尾侧扁,尾长略短于头体长,尾高与头高几相等;尾背、腹鳍褶较平直,尾末端钝圆。 皮肤较光滑,背面满布细小痣粒及细沟纹;耳后腺发达;枕部有不清晰之“∨”形 隆起,其后有弱的脊棱。腹面光滑,颈褶明显。 生活时背面及体侧黑色带有蜡样光泽,大多数个体背面无斑纹,极个别的有隐约可 见之深浅相间的斑纹。腹面朱红色,有分散黑斑,即大多数个体在颈褶后方至腹后部有 一块“T”形朱红色斑,两侧缀以不规则黑斑,仅少数标本无黑斑;四肢基部、肛前半 部及尾腹鳍褶边缘朱红色,肛后半部黑色。液浸标本朱红色褪为白色。 第二性征:雄螈体较小,肛部明显肥肿状,肛裂较长,表面光滑,内壁后半有绒毛 状突起;雌螈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表面具颗粒疣,肛内壁光滑。 表61 东方蝾螈成体量度(浙江) Table 61 Measurements of adults of Cynops orientalis(David)(Zhejiang) 单位:mm 20♂♂ 10♀♀ 20♂♂ 10♀♀ 全 长 TOL 61.0~77.0 65.6 64.0~98.0 79.6 眼间距 IOS 2.0~3.8 2.9 7.3% 2.5~3.0 2.9 6.1% 头体长 SVL 37.0~46.0 39.8 41.0~54.0 47.6 尾 长 TL 22.0~31.0 29.6 64.3% 28.0~37.5 36.0 67.2% 头 长 HL 9.0~11.0 10.1 25.4% 10.0~11.5 10.8 22.7% 尾 高 TH 4.8~6.0 5.6 14.1% 4.5~7.0 5.8 12.2% 头 宽 HW 6.8~9.5 7.6 19.1% 7.0~10.0 7.8 16.4% 腋至胯距 AGS 16.0~20.0 19.0 47.7% 20.0~30.0 23.6 49.6% 头 高 HH 5.2~8.0 6.5 16.3% 6.2~9.0 7.0 14.7% 头骨:头骨长明显大于头骨宽,后缘较平,枕骨宽;上颌骨外侧间距小于方骨外侧 间距;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单枚,鼻突较短,不与额骨连接;鼻骨 大,两者在内侧彼此相接触,位于前颌骨和额骨之间;额骨大于顶骨,额骨与鳞骨相连 接,额鳞弧较窄,额鳞窝较大;上颌骨较短,与翼骨不连接,与方骨相距甚远;方骨外 侧无钩状突。角舌骨宽大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1对辐射状 的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均骨化,或第二对角鳃骨为软骨质;上鳃骨1对, 为硬骨质。 卵:卵胶囊呈椭圆形,长短径为4.5×3mm左右,卵粒呈圆形,直径2mm,动物极 棕红色,植物极米黄色。 幼体:刚孵出时全长10~12mm,有3对羽状外鳃,1对细长的平衡枝(约7天后消失); 幼体全长29~40mm时,尾背鳍褶始自第四体节处,尾鳍褶低而平直,向后逐渐增高, 无眼睑,犁骨齿排列成八字形。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资料 东方蝾螈生活于海拔30~1000m的山区,常栖息于水草繁多的泥底沼 泽、静水塘、泉水潭和稻田内及其附近水沟中,一般数量较多。1974年6月7日,在安 徽潜山一梯田内发现1600余尾,梯田之内侧壁由石头砌成,石头间隙成为该螈的良好隐 蔽场所,一般靠梯田壁侧处数量较多,田里多有枯叶或杂草,亦易于隐蔽;该蝾螈行动 缓慢,极易捕获。据当地群众说:冬季水稻田干涸时,该蝾螈则隐于水稻田边石缝内或 潜入淤泥中。 在浙江的东方蝾螈没有严格的冬季蛰伏现象。故在一年四季均可见到,尤以4、5 月产卵季节最易见到。白天常在水底或水草下面,有时浮出水面呼吸;入冬之后则隐伏 在水底或潮湿土洞内、石缝间或树根下度过寒天;在水中越冬的个体,当塘水干涸或水 面有薄冰时,往往伏在水草间和石块下,甚至迁移到陆地石块间。具有外鳃的幼体,往 往游动于溪塘的水草间;当外鳃消失后则大多数个体栖息在潮湿的土洞或石缝间,在6~8 月间可在野外见到幼螈。 东方蝾螈3~7月初为繁殖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高峰期,适宜水温18~25℃。 雌螈分次产卵,从初次产卵至结束可持续1个多月。 根据曲韵芳等(1964)观察发现,东方蝾螈的求偶行为是雄螈经常围绕雌螈忽前忽后 地游动,时而触及雌螈肛部,时而在它头前面游动,弯转头部,注视着雌螈同时将尾 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这种动作可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雌螈应答后,雄螈 转身前行,雌螈尾随其后时,雄螈随即排出乳白色精包,精包呈“ ”形,其大小为 4.1×0.9~1.Omm,外有透明的包膜,微带黏性,沉于水底附着物上。雌螈紧随雄螈向前移 动一段距离(时间约3~4秒钟),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并慢慢将精包内的精子纳 入泄殖腔内,先后需时17~32分钟,精包的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精包如果未被纳入, 精包则在3~5分钟内卷缩成球形,直径1.57~1.8Omm;雌螈在纳入精子以后,活动明显 加强,尾部高举与身体成40~60度之角度;雄螈有咬其配偶前、后肢或尾部的举动,以 促进雌螈活动增强,经1小时后,蝾螈逐渐恢复常态。 该螈在室内的产卵行为,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对褶合拢在泄殖孔部 位,静止片刻,即将卵产于其间,每产完一次卵,游至水下层稍停片刻后,再游至水面 叶间继续产卵,有的可连续产卵5粒,每尾雌螈年产卵100粒左右,最多达283粒。受 精卵一般经15~25天后孵出幼体(耿家举等,1960)。 又据杨道德等(1993)报道,解剖3月中旬湖南的雌螈,其卵巢内有成熟卵 55~196(106.4±32.9,n=10)粒,次成熟卵34~140(88.1±26.1,n=10)粒。产卵最适水温为 15~23℃。雌螈的产卵期为33~111(80±20)天;每雌年产卵量为10~263(96.1±62.4, n=9) 粒。该螈在3月至4月的雌雄性比为1:1.5;3年来统计成螈482尾,其雌雄性比为1:2。 据吴云龙(1985)记载,幼体出膜2~3天开始捕食,喜食水蚤或水蚯蚓;在食物充足 的条件下,幼体生长快。幼体当年完成变态。 该螈生活在静水水域或水稻田内,捕食水生昆虫和昆虫卵、幼虫以及其他小型水生 动物,对消灭农田虫害和危害人类健康的蚊子幼虫等有一定的作用。该螈在室内易于饲 养,又能在室内繁殖,产卵期甚长约1~3个月,在此期内该螈的卵粒是学生观察胚胎发 育的良好材料,由于取材方便,是一种较好的实验动物。该螈还可以作为观赏动物在动 物园或家庭内饲养。据中国药用动物志(1983)记载,全体可供药用,含蛋白质、肽类、 氨基酸、脂肪等,睾丸含△5-3β-羟甾脱氢酶,脑含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药用有除湿、 止痒、镇痛的功效。主治皮肤痒疹、烫伤烧伤等病症,微火烘干或鲜用均可。 |
分布信息 | 河南(商城、信阳、桐柏、大别山),湖北(黄陂、武穴、蕲州、孝感),安徽(广德、宣城、南陵、宁国、绩溪、歙县、休宁、祁门、东至、石台、贵池、青阳、太平、泾县、黟县、九华山、金寨、芜湖、霍山、岳西、太湖、潜山、枞阳),江苏(南京、宜兴、苏州、栖霞山),浙江(余杭、义乌、缙云、龙泉、遂昌、丽水、乐清、温州、温 岭、临海、天台、江山、金华、诸暨、杭州、湖州、长兴、安吉、嘉兴、黄岩、萧山、仙居、建德、德清、青田、云和、衢县),江西(庐山、九江、南城),湖南(武冈、长沙、平江、浏阳、汨罗、株洲),福建(武夷山的大安)。 ;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上卷) 总论 蚓螈目 有尾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