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Urodela |
目中文名 | 有尾目 |
科名 | Salamandridae |
科中文名 | 蝾螈科 |
学名 | Tylototriton shanjing Nussbaum,Brodie et Yang, 1995 |
中文名 | 红瘰疣螈 |
引证 | Tylototriton verrucosus Liu,Hu et Yang, 1960; Tylototriton shanjing Nussbaum,Brodie et Yang, 1995;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本种与棕黑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相近,但本种背部和体侧棕黑色,而头部、背脊棱、体侧瘰粒、尾部、四肢、肛部周围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 形态 依据云南景东(26雄、106雌,卵和幼体)标本。 成体:雄螈全长140mm,雌螈157mm左右。头部扁平,躯干圆,尾部侧扁,尾末端薄而钝圆或钝尖。头长大于头宽,头顶略凹入;吻端钝圆或平切,较高,略成方形;鼻孔小,近吻端。眼径几与吻等长;唇缘平置,无唇褶或仅口角部微显;口裂大达眼后角下后方;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列呈“∧”形,前端颇为接近,几成平行状,在两内鼻孔之间会合,后端显然向两侧斜行;舌较小,近圆形或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粘连,两侧游离。 四肢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前肢前伸时指端达吻端,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或重叠;指、趾均扁平,无缘膜,基部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3、2、1、4;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有的个体其一侧只有4趾)。尾长短于头体长,尾较弱,尾基部较宽厚,后端侧扁,尾鳍褶较低而不发达;背鳍褶,始自尾基部后方,腹鳍褶低而厚;肛孔为一短纵裂缝。 皮肤粗糙,头上脊棱明显隆起,沿吻端向两侧经上眼睑内侧与耳后腺脊棱相连,后端向内弯曲甚为明显,因此,头顶部显得下凹,头顶中央有细棱脊,该脊棱的两侧还有细斜脊,有的不很明显;背部正中的宽平脊棱自枕部至尾基部;沿体侧有排列规则而明显的瘰粒,每侧有14~16枚,最后3~4枚在体尾交界处;此外全身满布疣粒。腹面较为光滑,有细横皱褶;咽喉部颈褶明显。 生活时背部及体侧棕黑;头部、背脊中央脊棱、体侧瘰粒、尾部、四肢、肛周围部位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腹面颜色有变异,一般多以棕黑色为主,有的色较浅而有棕黑色纹。液浸标本颜色改变不大。 第二性征:雄螈肛裂较长,内壁有小乳突;雌螈肛部隆起略成丘状,肛裂生,近圆形,内壁无乳突。 头骨:头骨宽远大于头骨长,约为头骨长的1.28倍;鳞骨后突与枕髁不在同一水平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2,鼻突短,不达额骨;鼻骨大,介于前颌骨和额骨之间;顶骨较宽,额鳞弧细窄,额鳞窝较小;上颌骨长,与方骨重叠,翼骨前端与上颌骨不连接,间距宽,其间连以韧带;方骨外侧无钩状突。角舌骨宽大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2对辐射状的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第一对骨化,第二对为软骨质;上鳃骨1对,为硬骨。 卵:圆形,动物极浅棕灰色,植物极色浅,卵径2.5~3.0mm,连同卵外胶膜约为6.5mm。 幼体:孵出时全长11.0mm左右、有外鳃,眼的后下方有一平衡枝;尾背鳍褶发达,始自背中部。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习性 红瘰疣螈多栖于海拔1000~2000m山林间及稻田附近,营陆地生活,5~6月为该螈的繁殖季节,雌雄成体进入静水塘或稻田、水井内交配产卵,卵单粒或连成单行,分散贴附在水塘岸边草间或石上或水塘内的水草上,有的连成一串或成片。1958年6月6日,曾在云南景东县新民乡发见大量成体,其中一尾雌体在室内容器内产卵75粒。此期成螈常在塘底缓慢爬行,受惊扰后窜入塘底稀泥内隐蔽。解剖1959年6月采于云南丽江标本CIB 595170和595066雌螈,其腹内分别有成熟卵119粒和99粒,此外在卵巢内还有许多未成熟的小卵,成熟卵部分已进入输卵管内。 |
分布信息 | 尼泊尔?锡金?印度、泰国、缅甸。 ; 云南(泸水、丽江、车里、保山、腾冲、永德、龙陵、景东、景洪、双拍、绿春、新平、建水、漾濞、大姚),广西(桂林?) ; |
分类学讨论 | 讨论 刘承钊、胡淑琴、杨抚华(1960)一文将采于云南景东和丽江的标本定名为 Tylototriton verrucosus Anderson,1871。 Nussbaum等(1995)一文认为Anderson(1871)发表的T. verrucosus 在原始描述中记载该动物体色为“uniform blackish brown”,而与保存在印度博物馆(ZSI)和英国博物馆(BMNH)的系列模式标本的体色均为橘红色型(orange pattern)不符合,于是认为上述博物馆保存的标本不能证实是真正的模式标本,因此Nussbaum等(1995)一文另外选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一尾黑褐色(blackish brown)的标本作为T. verrucosus 的新模标本(KIZ)74Ⅱ0061 Ⅵ.16,♂;同时,将云南景东体色为橘红色的标本确定为新种,即Tylototriton shanjing。但是,早在1892年Sclater在list of the;Batrachia in the Indian museum中已记载T.verrucosus“16 syntypes:IMRR(=ZSI)10366-79(from Momien,Yunnan)and IMRR(=ZSI)10380-1(from Ponsee,Kakhyen hills).An additional syntype is BMNH 1874.6.13.Four syntypes have not been located”。最近,Chanda,Das and Dubois(2000)在“catalogue of amphibian type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zoological survey of India”一文中明确记载保存在印度博物馆的T. verrucosus的系列模式标本,其标本号为:“Types:(ZSI)10366,10368,10370-72,10374-75,10377-78,10380-81(11syntypes),from Nantin,Momien,and Hotha Valleys,Western Yunan,China (at present Tengchong Co.and Husa,Longchuan Co.,China)”。从以上记载说明T. verrucosus的系列模式标本确实存在。至于现保存的系列模式标本体色均为橘红色而与原始文献记载的“uniform blackish brown”之间出现的差异,目前尚无人做出解释。但是,如果上述标本确系Anderson当年所采系列模式标本,其后需要指定新模标本也只能在原系列模式标本中选定,如果不是这样,而选用非模式标本作为新模,则与《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75条(a)“新模的指定一一服从于本条内指定的条件,一个作者可以为一个命名的种级单元指定一个标本为模式(新模),假如相信正模、选模、群模或以前的新模已不存在”的规定不符合。因此,该“新模标本(KIZ 74Ⅱ0061 Ⅵ.16,♂”似属无效新模。 根据以上情况,目前鉴于保存在印度博物馆的T. verrucosus的系列模式标本体色均为橘红色,则与Nussbaum等(1995)文中所订新种T. shanjing基本一致,因此,后者是否属于有效种尚待根据《法规》及保存的T. verrucosus的系列模式标本情况而定。本书暂时保留T. shanjing这一种名,待进一步研究有关标本和文献资料后再确定其是否属于有效种名。 张玉霞(1991,2000)先后记载广西桂林附近采到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该标本属于Tylototriton shanjing)标本。鉴于该物种原产于云南西部山区,而桂林距该山区甚远;再者近20多年来该螈被大量捕捉和贩运作为观赏动物或药用动物。因此,认为该螈在广西桂林的记录是否与贩运有关?这值得深入调查和证实。 本种已被列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上卷) 总论 蚓螈目 有尾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