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雁形目 |
科名 | Anatidae |
科中文名 | 鸭科 |
学名 | 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
中文名 | 罗纹鸭 |
俗名 | 扁头鸭(北名); 镰刀毛小鸭; 镰刀鸭; 罗文鸭; 三鸭(南名); 霞亮(辞典); 早鸭; |
形态描述 | 体型较家鸭小些。雄鸭头顶暗栗色,头和颈的两侧及颈冠铜绿色;头和颈的下面白色,前颈近基处有一黑领;上体灰白色,满杂以暗褐色波状细纹,向后转为纯暗褐色;翼镜墨绿色;三级飞羽长而曲似镰刀,故又叫做镰刀鸭;下体白而具褐斑。雌鸭较雄鸭略小,上体黑褐色,满布以“U”字形淡棕色红色斑纹;下体棕白,满具黑斑。 形态 雄性成鸟(繁殖羽):头顶暗栗色;头和颈的两侧以及后颈冠羽均铜绿色,并闪紫铜色金属光泽;眼眶后下缘有一新月状小白斑;前额基处也有一块状白斑;颏、喉和前颈纯白色,前颈近基处有一黑色闪绿的领圈。上背和两胁灰白色,满杂以暗褐色波状横斑;下背和腰均纯暗褐色;尾上覆羽居中较短的,与上背相同,其余均纯黑色;尾侧覆羽重叠成束,羽片呈鲜明的乳黄色,基部绒黑色,黄黑相衬,显得特别秀丽;尾侧覆羽的前方,还有一簇位于两胁最后的羽毛,羽形如扇,基部似前面的胁羽,不过褐斑较细而密迩,羽端呈宽阔的白色,相当显著;尾羽短,而呈灰褐色。两肩的内侧羽毛与上背相同,但暗褐色横斑较狭细些;中位肩羽和外侧肩羽也相似,不过前者边缘为乳白或黄白色,后者外羽片的端部或近端的边缘为绒黑色,犹如黑眉状。翅上覆羽大都淡灰褐,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初级覆羽和飞羽及最外侧的次级飞羽均褐色,初级飞羽先端稍黑,余羽边缘微白,特别是次级飞羽;翼镜黑绿色,其前面与后面均有狭细的白边;三级飞羽细长而向下弯垂,形似镰刀,其羽片大都为绒黑色,羽干白色,外羽片有白色或棕色狭边,有时内羽片的大部变为暗棕灰色,并微具模糊的褐与白色相间的波状细斑。下体白而带棕灰色,胸部密布以新月状暗褐色斑,腹部满杂以微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绒黑色,腋羽纯白色。 雌性成鸟(繁殖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满杂以浅棕色条纹;头和颈的两侧为黑褐与浅棕色纵纹;颏、喉及前颈等乳白色,密布暗褐色短纹;背和两肩黑褐色,杂以“V”字形棕斑,各羽边缘棕白色;腰纯黑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而具白色带棕的粗斑;尾羽淡褐色,而镶以更淡色狭边。翅上覆羽淡褐色;翼镜黑绿色,不如雄鸭的显亮,其前、后面也有白边;飞羽黑褐,三级飞羽均具棕白色狭边。腹面棕白色,胸部棕色较显些,密布以暗褐色斑;这些褐斑在前为新月形,向后变成点滴状;至腹褐斑渐微而稀疏;两胁与前胸相似;尾下覆羽与后胸相似;腋羽纯白色。 虹膜褐;上嘴黑褐色;ft橄榄灰色,爪青灰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713 约493 42.4 243 85.4 35.7 (590-770) (482-515) (40-45) (236-254) (76-90) (35-37) ♀♀(10) 585 约456 41.5 233 84 34.5 (422-700) (443-462) (40-42) (220-240) (75-92) (34-36) 彩 色 羽 毛 的 种 类 1.黑大弯(又称鸭勾尾):是两翅的三级飞羽。 特征:羽片细长弯曲,形似镰刀,长约20-23厘米,羽片大部黑灰色,羽轴及外羽片的边缘为乳白色,内羽片的边缘为银灰色。有的羽片大部呈暗灰色。每翅有6枚。 2.青花毛:即胁羽。 特征:与针尾鸭基本相同,花纹比针尾鸭的清晰,羽片较大,长约8厘米。 3.白尖黑眉毛:着生于肩的外层,即外层肩羽。 特征:羽片较小,长约7厘米,呈淡灰色,并具浅褐色波状细斑;外羽片近羽端处有一块绒黑斑,如眉状。黑眉与羽片余部之间还有一条明显的白纹,使黑眉更加鲜丽。 4.白尖毛:是肩部的中层肩羽。 特征:羽片长约8-10厘米,呈淡灰并具浅褐色波状细斑。羽端尖形呈乳白色。 5.青尖毛:是肩部的内层肩羽。 特征:羽片较长些,呈灰色并具褐色波状细斑。这些波状细斑较白尖毛的斑略粗些。 上述3、4、5等三项每侧共约10-15枚。 6.桃子毛:着生于尾部两侧,即尾侧覆羽。 特征:在尾部两侧重叠成束,盖于尾下,羽形宽短,状如桃形;羽片大部呈乳黄色,羽基黑褐色,相衬益美。 7.白银边毛:着生于尾部两侧,在桃子毛的前方。 特征:羽片较小,形如扇状。羽色似青花毛,但花纹较细而致密,羽端白色并具光泽。 8.罗纹鸭翠:是翅上的次级飞羽。 特征:长约8厘米,羽端略具黄白色,内羽片淡褐色,外羽片呈黑绿色。 9.罗纹批水:着生于两翅的次级飞羽之后。 特征:羽端尖形,内羽片暗褐色,外羽片黑绿色,羽轴白色,近羽端处变黑绿色。 10.鸭膀予:同绿头鸭。 |
生物学描述 | 此鸭南迁时,于9月末旬至10月底,见于河北省东北部,少数留至11月初。北返时,于2月20日至4月7日路过上海,2月中旬至,月初见于河北省东北部。 冬时遍布于我国中部及南部的内陆湖泊、沼泽及河流等,沿海地带比较稀少。它们和其他野鸭一样,白天常在湖边和河岸等处栖息,清早及黄昏后都飞向农田及湖泊的浅水处觅食。在迁徙时,一般仅几只以至十多只结成小群飞行。至越冬区,常与其他野鸭混杂在广阔的水面上,而集成大群。飞行灵活迅速,常伴随着低弱带颤音的叫声,雌鸭常发出急促的“kuag-kuag”声。 据寿振黄(1936),它主要吃植物性物质,包括松藻(Ceratophyllum)、少许种子及水生植物。王先敏等(1959)曾于1958年12月在河北省白洋淀剖验二只胃,其中全为各种杂草种子,包括5种不同的草籽。 罗纹鸭在东北兴安岭及吉林省中部的湖泊、沼泽地等处,有过繁殖记载。 |
分布信息 | 繁殖在东北北部和中部,迁徙经东北南部及华北东部,越冬在我国东部自河北南抵海南岛。; 在国外,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越冬在朝鲜、日本及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等的北部。; |
经济价值 | 冬时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是主要狩猎禽之一,其数量虽不如绿翅鸭、花脸鸭之多,但它是人们喜爱的野味。 雄鸭有不少艳丽的羽毛,均可供作饰羽用,如肩羽、胁羽、次级和三级飞羽等(详见附录一)。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二卷 雁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