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雁形目 |
科名 | Anatidae |
科中文名 | 鸭科 |
学名 | Mergus serrator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红胸秋沙鸭 |
俗名 | 海鸥(辞典); |
形态描述 | 体形大小与中华秋沙鸭相似;但鼻孔位近嘴峰基部,这与中华秋沙鸭显然有别(图32)。雄鸟头黑褐色,枕有长的羽冠;上体黑色,翅有白色大形翼镜;下体白色,前胸为锈色,两胁有细而密的黑色波状纹。雌鸟头棕褐色;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 形态 雄性成鸟:头部黑褐色,枕部着生相当长的同色羽冠,与头连接的上颈和头同色,头和上颈的两侧还有绿色金属反光;与背连接的下颈为白色,下颈中央有一条粗大黑纹,但有时延至上背。背部黑色,其前缘则为锈色,尤以在两侧的较多;下背暗褐色;腰和尾上覆羽具黑、白相杂的虫蠧状细纹,使全部呈褐灰色。尾羽褐灰色。初级飞羽和覆羽暗褐色,外羽片边缘部分褐色较深;次级飞羽白色,外羽片羽缘黑色;三级飞羽黑褐色;大、中覆羽白色,小覆羽褐灰色,翅上各羽的白色形成一白色大翼镜;外侧肩羽白色,内侧肩羽黑色。前胸锈色,密杂以粗形暗褐斑,这锈色扩展至背部两侧,特别浓些,形成一宽阔环带。后胸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具有黑、白相间的波状细纹。 1)栖于格陵兰岛上的种群,体形稍大,嘴亦稍阔,有人把它另立为一亚种,即M.serrator schioleri Salomonsen.雌性成鸟:额、头顶、枕至后颈为棕褐色,枕部着生相当长的羽冠;眼先白色,眼后的头、颈两侧为淡棕色;背至尾羽、肩羽和翅上的次级覆羽概灰褐色,羽毛末端灰色;颏白色,喉和前颈为淡棕白色,较颈侧的淡棕色更为浅淡;前胸污白色,羽基棕色,可隐约地见到,在胸侧则较明显;两胁为灰褐色。其余部分与雄鸟同。 虹膜红色(♂),或红褐色(♀);嘴深红色,嘴峰和嘴甲黑色:跗蹠红色。 雏鸟:1953年6月9日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双河采得两只雏鸟,体重50-55克,体长210,嘴峰20.8,跗蹠24.0毫米。全身着生绒毛,额至后颈褐棕色,而以额至枕较褐,后颈较棕。头和颈两侧上半部棕色;背至尾羽灰褐色;两翅、下背和下腰的两侧,各有一大白斑,形成三对。整个下体,由颊至尾下覆羽均白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 — 57.3 248 10.2 44.8 ♀♀(3) 730-990 562-575 56.2-58.1 225-233 85-95 43.2-45.5 |
生物学描述 | 繁殖在清洁的河流、湖泊或海洋附近,在森林地区,也见在北方无树木的苔原地。冬季,在我国东部沿海是一种普通候鸟。 它是数量较多的一种秋沙鸭,性机敏,很难靠近。虽然它们很少至陆地,但能容易地行走。潜水像其他秋沙鸭,跳起后慢慢潜下去。当水不太深时,也有至水的最下层捕捉食物。游泳时,常淹没半个头,探视水中的食物。起飞前沿着水面跑个短距离,而后才起飞,飞翔产生一种轻微的啸声。飞行时常排成“人”字形,像雁一样。春季迁徙则常与普通秋沙鸭、海番鸭、长尾鸭和鹊鸭等混成群集。 繁殖期,雄鸟鸣声响亮,但其他时间很少鸣叫。雌鸟在繁殖期鸣声为粗鲁的呷呷声。 食物以鱼类、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及其他小形动物为主,有时亦啄食少量植物性物质。 巢营于灌丛间地面及其他隐蔽地上,绝未在树洞内,这与本属的其他种类显然不同。 |
分布信息 | 在我国东北北部黑龙江流域及西部呼伦贝尔盟繁殖;迁徙时飞经新疆天山、东北中部和南部、甘肃西北部、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至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越冬。; 在国外,繁殖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越冬在日本、印度以西至欧洲南部、非洲西北隅,以及北美洲的东、西海岸1)。 ; |
经济价值 | 肉味不佳,不适于食用。好食鱼,对渔业有一定的损害。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二卷 雁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