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雁形目 |
科名 | Anatidae |
科中文名 | 鸭科 |
学名 | Mergus squamatus Gould, 1864 |
中文名 | 中华秋沙鸭 |
俗名 | 鳞胁秋沙鸭; |
形态描述 | 体形与罗纹鸭相似,稍小于绿头鸭。鼻孔位于嘴峰中部。冠羽长,而成双冠状。雄鸟头和上背均黑,下背、腰与尾上覆羽都是白色。翅有白色翼镜。下体白,体侧有黑色鳞状斑。雌鸟的头棕褐,上体蓝褐,下体白色。 形态 雄性成鸟:头、羽冠和颈的上半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反光;上背、内侧肩羽、小翼羽以及两条经过翅上覆羽的斑纹(中覆羽和大覆羽的尖端)等黑色,初级飞羽和覆羽较灰黑,而外侧肩羽、中覆羽、大覆羽宽阔羽端、最外侧三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等形成一白色块斑,三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具黑色边缘;下背和腰白色,每条羽毛具两个同心黑色横斑;尾上覆羽白色,具粗大的黑色虫蠹状斑,最长的虫蠹状斑大都灰色而杂以白斑;尾羽灰色;下体乳黄色,沾橙红色;横过羽毛的同心带斑,在胸的两侧和尾下覆羽较模糊,在两胁则较清晰,形成十分显著的鳞斑。 虹膜褐色,嘴和跗蹠淡银朱色。 雌性成鸟:额、头顶、枕、羽冠至颈的前半段为棕褐色,而以额、头顶、枕和羽冠较深,眼先带黑,其余部位则较浅。后颈下半段及其两侧、背等为褐色,羽毛末端淡蓝色。初级飞羽和覆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基半段黑褐色,端半段白色;大覆羽和次级飞羽同;中、小覆羽褐灰色,末端灰白色;三级飞羽褐色,羽轴周围带灰。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由下背至尾上覆羽由褐色逐渐变灰,每条羽毛都具宽阔的白色横斑。尾羽黑褐色,带灰。前颈前半段污灰色。肩和体的两侧以及胸、腹、尾下覆羽等均白色,两肩和下体两侧的羽毛有两条黑色同心带斑,形成鳞状斑。 虹膜褐色;嘴红色或暗红色,嘴峰黑色,尖端淡黄色;跗蹠橙红色。 雄性幼鸟(1956年8月17日采自黑龙江省西部海拉尔以南150公里处):全长515, 尾长82,嘴峰39毫米。两翅没长出,都着生绒毛。羽色和雌性成鸟相似,但额和头顶较暗;枕无羽冠。上下体均无鳞状斑。 122 中国动物志 鸟 纲 量度: 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635 58 248 130 63 ♀♀ (3) 584 48.2-54 216-245 108-121 42.3-44 1864年,英国人把从我国掠取去的一个雄性幼鸭标本订名为“M. squamatus",并把它保存在英国博物馆内。30多年来,该种只有那一个标本。1898年冬季以后,才又陆续采到了一些标本。现在国内保存这种鸟类标本也很有限。 |
生物学描述 | 在我国东北,中华沙秋鸭活动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及草地等处。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 据何敬杰、张兴泉等于1976-77年在吉林省长白山的观察,它们于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达山区海拔约1,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常成3-5只小群活动,有时和鸳鸯混在一起。它们善潜水。潜水前,先站起来,上胸离开水面,再则头向下钻人水中。它们白天活动时间较长。4-5月份,从凌晨3时半左右就飞至溪谷处,直至黄昏18时半左右才回到夜宿地,活动时间长达15个小时。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捕到鱼后先衔出水面而后吞食。它们主食鱼类,此外还有石蚕科的蛾以及甲虫等。 4月中旬当它们迁到长白山区后,就开始寻找天然树洞做巢。雄鸟常有伪巢,曾几次见它一飞入树洞,亦在洞内停留,但并不做巢。只有雌鸟进入的树洞,才进行营巢。有的直接利用旧巢。 5月中交配。交配前,雄鸭围绕雌鸭游动嬉戏。当雌鸭靠近时,雄的猛扑至雌的背上进行交尾,每次2-3秒钟,可连续数次。以后雌雄分开,进行挺胸、展翅及整羽等活动。 6月曾在河岸边的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树洞里采得一巢,内有4枚卵。洞内直径27厘米,洞口为20X9厘米,距地面11米。巢内垫以木屑,上覆盖着绒羽,并混有少量羽毛和青草叶。 卵为长椭圆形,浅灰蓝色,遍布不规则锈斑,在卵的锐端较大而明显。11枚卵重量平均为57.2克,大小为63.7(62.5-65.3) × 45.8(45.0-47.2)毫米。 孵卵由雌鸟单独进行,约经28天出雏。雏鸟出巢时,由亲鸟带领跳出洞口。出巢后,成家族群活动。它们于9-10月相继离开长白山往南飞去。 |
分布信息 | 在国外,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 这是一种罕见种类,繁殖地区很有限。 ; 繁殖于黑龙江西部的呼伦贝尔盟、北部的小兴安岭、东部的镜泊湖和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迁徙时,路过河北,至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越冬。; |
经济价值 | 中华秋沙鸭繁殖范围不广,主要在我国,为我国特产种。它们的数量有限,是一种珍贵动物。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二卷 雁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