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雁形目 |
科名 | Anatidae |
科中文名 | 鸭科 |
学名 | Anser cygnoides (Linnaeus , 1758) |
中文名 | 鸿雁 |
引证 | Anser Cygnoid Linnaeus, 1758, Syst. Nat., ed., 10, 1: 122(模式产地:亚洲)。; |
俗名 | 草雁(湖北、湖南的洞庭湖); 大雁(据祁天锡); 冠雁(据祁天锡); 黑嘴雁(湖北、湖南的洞庭湖); 洪雁; 奇鹅(湖北、湖南的洞庭湖); 沙雁(湖北、湖南的洞庭湖); 随鹅(湖北洪湖); 天鹅式大雁(据祁天锡); 原鹅(辞典);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雌雄相似。体形较大。上体大都浅灰褐色,自头顶至后颈棕褐色;下体近白。嘴黑;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 |
形态描述 | 形态 围绕着嘴基的额部有一条棕白色狭纹;头顶至后颈正中的棕褐色,向后渐深;头侧、颏、喉等均淡棕褐色;颈部除正中的棕褐色外,余均白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及三级飞羽暗灰褐,各羽边缘较淡直至白色;最长的尾上覆羽纯白,余者与腰同色;尾羽灰褐,羽的先端及边缘均白;初级飞羽的外羽片灰褐、内羽片暗褐色,羽基灰色更著,羽干象牙白色;次级飞羽暗褐色;前颈下部和胸部均为肉桂色,向后渐淡至下腹转为纯白色,尾下覆羽亦纯白;两胁暗褐,羽端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色。 雌鸟与雄鸟羽色相似,但体形较小,两翅较短;嘴基的疣状突也不显著。 幼鸟(依据1975年6月采自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呼伦池的标本):体重88克,体长211毫米。是经人工孵化后一周龄的幼鸟。全身被以绒羽,额和两颊淡黄;眼周及眼先灰褐;额基无白色狭纹围绕着;上体灰褐,羽轴黄色;下体亦黄色,向后渐淡。嘴黑色,上、下 嘴尖端淡黄色,虹膜淡黄色。 虹膜红褐或金黄色;嘴黑色;跗蹠橙黄色或肉红色。雄雁上嘴基有一疣状突。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2.85-4.25公斤 821-901 91.0-98.6 422-461 128-156 85.8-97.0 ○(1) — — 94.7 429 134 85.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鸿雁在我国境内较为常见,其数量虽较豆雁少,但也是国内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它常栖息于旷野、河川、湖泊、沼泽,特别是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有时也活动在山区、平原和海湾等处。性好结群,虽在繁殖季节,亦见数只结群觅食在江河、湖泊中。 迁徙时,常汇集成数百上千只的大群。飞翔时,经常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飞行速度较缓慢,徐徐向前。飞翔姿态与其他雁类相似,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蔚成壮观。雁鸭在我国重要越冬地之一 — 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南部洪湖。当地群众有一句俗语“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就表示此时天气转冷,雁群陆续飞来。鸿雁的迁徙和其他水禽一样很有规律性,通常是农历8月向南迁飞至江河、湖泊及海湾等处越冬,翌年2、3月复返北方繁殖地去繁殖。雁群在高空迁飞时所发出的鸣叫声,数里之外均可听见。它们大多数于夜间觅食,白天在水中或岸边休息和游荡。傍晚飞至觅食场,晨曦复返江河、湖泊中。鸿雁主要食各种草本植物,包括水生和陆生植物、藻类等,也吃少量的软体动物。1975年5月17日我们曾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渔场汤土岗东南方向的沼泽地上空,见到飞过两只鸿雁,开枪击中其中一只,经剖验证明是雌雁,另一只就在上空徘徊和鸣叫,寻觅和召唤失去的“伙伴”达数分钟之久,才缓缓向南飞去。鸿雁营巢在沼泽地。我们于1975年5月24日,在扎龙渔场的汤土岗的沼泽地的鸿雁巢中,捡到两枚乳白色的卵。卵重为126,125克,大小为81×53,78.5×53毫米。这个巢建造在沼泽中,水深约0.5米,上面杂乱地堆放着干枯的芦苇,直径约1米,上面略呈凹陷,并散有不多的羽毛,卵就置于上面。同年6月5日我们到达黑龙江省呼盟地区呼伦池的乌兰泡。乌兰泡是左旗乌兰逊河上的一个水泡子,水草、芦苇丛生,鱼虾丰富,周围是一望无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人烟稀少,食物又极为丰富,正是各种水禽觅食、休息和繁殖的极好地方。我们在乌兰泡见到人工孵出一周龄的雁雏,性情活跃,样子极像家鹅的雏鸟。喜欢在人的周围跑动,无需特殊饲料,只给一碗水和从草地上铲回的一块长着青草的土坯,雁雏靠着这些水和草,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在饲养期间未曾发现过疾病。 我们于6月间曾见有40—50只的集结成群,这正是繁殖季节。6月7日11时左右,我们看到两只鸿雁带着四只雁雏,在湖边沙滩上休息,晒太阳。当发现有危害时,双亲中的一只发出惊叫声,同时把小雁护送下水,而双亲则紧紧护随其后。尽管我们放了一枪,双亲都没有起飞,安然地把小雁护送到离岸越来越远的湖中,远远地避开危险。鸿雁换羽时,飞羽几乎同时脱下,成百成千只的雁群聚集在湖泊、海滨、海湾、岛屿等人迹罕到之处。此时雁群也丧失持久飞行的能力。 |
分布信息 | 在国外,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及萨哈林岛(库页岛);越冬在朝鲜和日本。 ; 繁殖在东北西北部呼伦贝尔盟、北部齐齐哈尔;迁徙经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包头,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山脉、西部天山,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河南,山东青岛;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南至福建及广东东南沿海一带;见于台湾为迷鸟。 ;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体大肉多,为重要狩猎禽。除供给当地入食肉外,加工后还可销售全国各地。羽毛可分为雁绒、雁毛等,皆可利用。绒羽质轻而软,保温力强,是被褥的优良填充物。翼翎可制扇子,“雁膀”(翅上羽毛)可制毛翅帚,供养蚕地区清扫蚕粪之用。 彩 色 羽 毛 的 种 类 雁的绒羽主要做填充材料,翼翎可制做扇子。 “雁膀”:就是雁类的翅膀(只包括初级飞羽)。可制毛翅帚,供养蚕地区做为清扫蚕粪及虫类等之用。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二卷 雁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