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pod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雨燕目 |
科名 | Apodidae |
科中文名 | 雨燕科 |
学名 | Apus affinis (J.E.Gray, 1830) |
中文名 | 小白腰雨燕 |
引证 | Cypselus affinis J.E.Gray,1830,in Gray et Hardwicke,111.Ind.Zool.,1.图版35(未指定模式产地;印度:Ganges).; |
俗名 | House Swift; 小雨燕;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与白腰雨燕相似,腰具白斑,但较小,只5 mm宽;体也较小,翼长只130 mm;尾呈平尾,而不是深叉尾。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华南亚种描述。) 成鸟 额、头顶、枕、后颈灰褐色,背、腰黑褐色;尾上覆羽后部白色,形成一约12 mm宽的大白斑,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翼的羽毛外羽片为黑褐色,内羽片为灰褐色。颏、喉白色,前颈、胸、腹、尾下覆羽黑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黑褐色。 量衡度(mm,g)(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26.6 138.8 5.86 132 51 9.0 (23—30) (133—148) (5.7—6.0) (128—137) (50—52) (9.0—9.1) ♀♀(3) 27.3 133 5.7 131.3 52 10.2 (27—28) (120一140)(5.4—6.0 )(127—136) (51—53) (10—10.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岩壁、洞穴以至城镇等建筑物等处均见,其活动范围较广,从村镇附近以至高山密林都见该鸟活动。雨后多见集群飞于溶洞地区上空穿梭飞翔,有时绕圈子动作整齐。配偶期间,雌雄彼此追逐。鸣声特别嘹亮,发出“咝-咝-咝”的叫声。捕捉蚊等膜翅目昆虫为食。 繁殖期在3—5月。雌雄共同营巢,巢筑于峭壁、洞穴或建筑物上,用植物细纤维、禾草或羽毛为材料,加亲鸟口涎或湿泥混合筑成。巢体球状或椭圆状,柔软而发亮,稍带黏性。 |
分布信息 | 国内西自四川西南部盐源,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段东坡、南部西双版纳向东经广西、广东、福建至台湾,南至海南岛(夏候鸟,地方性留鸟);山东威海、江苏沙卫山岛(旅鸟)。 ; 从非洲经中东至中国,南到马来西亚。;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小白腰雨燕有8亚种,我国仅1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捕食蚊、蝇等卫生害虫,对人有益,应予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