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pod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雨燕目 |
科名 | Apodidae |
科中文名 | 雨燕科 |
学名 | Cypsiurus parvus (Lichtenstein, 1823) |
中文名 | 椶雨燕 |
引证 | Cypselus parvus Lichtenstein,1823,Verz.Doubl.Zool.Mus.Berlin,58(非洲:Nubia).; |
俗名 | Asian Palm Swift; Palm Swift;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四趾向前,分两对。上体为黑褐色和灰褐色;下体的颏至前颈为白色,其余为烟灰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华南亚种描述。) 成鸟 头、颈黑褐色,背至尾上覆羽灰褐色,尾羽黑褐色。翼的羽毛外羽片黑褐色,内羽片灰褐色。颏、喉、前颈污白色,颏较白,喉和前颈较污黄;胸、腹、尾下覆羽烟灰色。 虹膜褐色;嘴和脚黑色。 量衡度(mm,g)(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10 116.8 4.5 114.8 55.4 6.3 (9—11) (112—121) (4.2—5.0) (108—118) (53—56) (6.2—6.5) ♀♀(2) 10—12 124 4.2—4.7 115—118 53—56 6.2—6.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热带海拔800 m以下的开阔棕榈林或已砍伐林的地区,村寨周围较常见,多见于开阔的旷野上空穿梭。天气晴朗,飞得较高;天气闷热,飞翔较低,尤以傍晚时分更为活跃,像蝙蝠似的在空中穿梭飞翔,或绕着椰子树等飞捕昆虫。以蚊、蚋膜翅目昆虫为食。 繁殖季节在椰子树、茅草上或屋檐下造巢。巢形似杯,用木棉絮和树叶作材料。每窝产卵两枚,纯白色。 |
分布信息 | 从印度经孟加拉、缅甸、泰国、中南半岛、菲律宾,向南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 终年留居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盈江、西南部耿马、南部西双版纳、东南部思茅等和海南岛。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有4亚种,我国仅1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以蚊、蚋等卫生害虫为食,对人有益,应予保护。另外,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也应加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