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pod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雨燕目 |
科名 | Apodidae |
科中文名 | 雨燕科 |
学名 | Hirundapus caudacutus (Latham, 1801) |
中文名 | 白喉针尾雨燕 |
引证 | Hirundo caudacuta Latham,1801,Ind.Orn.,Suppl.:57(“New Holland”=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 |
俗名 | White-throated Spinetail Swift; 山燕子; 针尾沙燕; 针尾雨燕;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羽大都黑褐色而具蓝色金属反光;额、颏及喉白色;跗蹠短,4趾均向前;尾羽羽轴突出呈针状。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西南亚种,标本采自四川巴圹) 雄性成鸟 头、颈黑色,具蓝色反光;背淡灰褐色,腰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似头,为黑色,具蓝色反光,尾羽羽轴在末端成针状。翼黑色,具蓝色反光,与头、尾相同;翼羽的内羽片为灰褐色;三级飞羽的内羽片为白色,形成一大白斑。颏、喉白色;胸、腹深褐色;尾下覆羽白色。 雌雄鸟羽色完全相同。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爪褐色。 量衡度(mm,g)(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125 244 9.0 204 68 16.9 ♀♀(2)120—125 250—251 8.1—8.4 207—208 61—64 17.5—17.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海拔400—1200 m的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带,常在草地、河谷、水面、峡谷、山地草原或其他开阔地域活动。飞行时看上去是黑色。多在雨后飞于空中,数十只在空中捕食。整天不知疲倦地飞行。飞行疾速,飞时常带动气流,发出“嗖嗖”的啸声。飞行时,两翼呈镰刀状。善于低空飞行和垂直拔高再骤然下降到草尖的高度。不善鸣叫。食物以双翅目蚊、蝇、虻,膜翅目蚁、蜂,蜻蜓目豆娘及鞘翅目小甲虫等。 繁殖期在5—8月。巢营于陡壁裂隙或洞穴内。每窝产卵两枚。 |
分布信息 | 从东亚至澳大利亚。; 北自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黑龙江带岭等向南至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西至西藏南部,为夏候鸟、旅鸟或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全世界有4亚种,见于我国有3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啄食蚊、蝇等卫生害虫,对人十分有益,应加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