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primulgiformes |
目中文名 | 夜鹰目 |
科名 | Caprimulgidae |
科中文名 | 夜鹰科 |
学名 | Caprimulgus indicus Latham, 1790 |
中文名 | 普通夜鹰 |
俗名 | Indian Jungle Nightjar; Jungle Nightjar; 鬼鸟(北名); 日本夜鹰; 贴树皮; 蚊母鸟(辞典); 夜燕(南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通体几乎全为暗褐斑杂状,喉具白斑。雄鸟尾上亦具白斑,飞时尤形明显。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普通亚种,标本采自海南岛五指山。) 雄性成鸟 头褐灰色,具小的虫蠹状斑点,头的中央羽毛具宽阔的黑色纵斑。背、腰与头相似,但头的褐灰色在此变为褐色,其余则相同。中央尾羽似背,但无黑色纵斑,而是变为较宽的横斑,其余和背相同;但外侧尾羽为黑褐色,具棕褐色横斑,次末端则有大的白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具褐棕色大斑点,羽毛端部1/3处具白色大斑,第1枚初级飞羽只内羽片有,但第2枚起则内、外羽片均有;次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次级覆羽与初级飞羽相同,但无白斑;三级飞羽与头同色。颏黑褐色,具棕白色点斑;喉的两侧各有小的白色块斑;胸和腹与颏相同,但棕白色点斑较大。尾下覆羽污白色,具黑色“V”型斑。 雌性成鸟 初级飞羽和外侧尾羽均无白斑,其余与雄鸟同。 虹膜暗褐色;嘴乌黑色;跗蹠和趾肉褐色,爪黑色。 量衡度(mm,g)(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79 263.5 10.56 209.3 131.0 16.56 (61—100)(250—278)(9.5—11.1)(197—223)(121—142) (15.1—17.7) ♀♀(10)95.2 270.5 10.19 204.5 126.1 16.41 (82—109)(261—275) (9.8—10.9)(199—212)(122—131)(14.8—17.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主要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在海拔1400 m以下的针叶林有时也能见到。常在夜间活动,黄昏时尤其活跃,不断在空中飞捕昆虫为食。飞时无声,两翼鼓动缓慢,有时甚至不动而浮翔或滑翔着;飞行作迥旋状,间或由于捕虫突然曲曲折折地绕飞着。白天大都蹲伏在多树山坡的草地上面或树枝上。当栖在树上时,以它身体的主轴与树枝相平行,而伏贴在枝上,故俗间把它叫贴树皮。它的羽色又极酷似树皮,所以伏贴在枝上,殊难发现。 夜鹰夜间常见蹲在路上,两眼展开甚大,暗中闪亮,尤易引起行人的注意。它的叫声似“tuck-tuck-tuck”,每秒5度,叫得相当快速而平稳。平时不很鸣叫,但在繁殖期中常在昏间久鸣不休。 它的食物完全为昆虫。郑作新等(1958)报道:“在河北省昌黎于1954—1955年的5、6两个月内,剖验了3个鸟胃。胃内食物中,鳞翅目蛾类占了75.47%,鞘翅目昆虫24.53%。”从取食的频数来分析,金龟甲在所检验的每个鸟胃内都曾发现,5月份2个鸟胃中的食物更全是金龟甲,说明夜鹰在这一段期间主要食物是金龟甲。李桂垣等(1985)于7月4日至8月13日在四川解剖过4只鸟胃,4鸟均捕食金龟甲等鞘翅目昆虫,内中有2鸟兼食杂草种子。 夜鹰的嘴形特大,过去常认为它混在夜间羊群里偷吮羊奶,所以欧洲很早就把此鸟叫做“goatsucker”,意即吮羊奶鸟,这当然是出自观察不清的传说。它的巨嘴对于捕食大形夜蛾,却是很适应的。 夜鹰的中趾内侧具有栉缘。有人认为这或可用来梳掉嘴角硬须间所绊着的昆虫。 繁殖大都在5—7月间,并不营巢,卵产在地面或在岩石上,或在茂密的针叶林、竹林或矮树丛间,或是在开阔的裸露地方。有时放置在草地上,而在一束野草或灌木下面。一年繁殖一次,卵每产2枚,呈椭圆形,白色,而杂以灰褐色和暗灰色,平均大小为30.7(27.2—33.1)×22.7(20.3—23.5)mm。重6.5 g。昼间由雌鸟孵卵,晨昏由雄鸟接替。 |
分布信息 | 从西伯利亚到印度。日本、东南亚等地。; 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向西南至西藏东部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海南。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共有5个亚种,在我国境内有2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嗜吃金龟甲及蛾类等害虫,对于农林益处不小。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