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Burhinidae |
科中文名 | 石鸻科 |
学名 | Burhinus oedicnemus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欧亚石鸻 |
引证 | Charadrius oedicnemus (sic!)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51(England).; |
俗名 | Eurasian Stone Curlew; Stone Thick-knee; 欧石鸻; 石鸻;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较大。头顶、上体和胸部黄褐色,多暗褐色羽干细条纹。眼先和眉纹白色,由下嘴基伸出一条黑褐色颊线,与耳区的褐斑纹汇合。腹部白色。具有较粗的淡黄色的腿和醒目的脸型及黄色的大眼。在中国没有重叠的相似种类,因此很好识别。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采自新疆福海标本) 两性相似。头顶、枕部、后颈、上体沙褐色或沙黄色,具暗褐色细条纹。前额、眼先、眉纹和面颊白色;由下嘴基伸出一条黑褐色颊线,与耳区及枕后的褐色斑纹汇合,形成奇特的面部图案。飞羽、初级覆羽黑色或暗褐色,但在外侧3枚初级飞羽的中部有白色横斑。翼上小覆羽和中覆羽具褐色、黑色、白色和灰色带斑,形成翼面黑、白和灰相间的线条。大覆羽灰色,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黄褐色,外侧尾羽白色具有棕黑色先端。颏、喉白色,颈、胸、胁染褐色,密布暗纹。腹部和肛周白色,尾下或沾棕黄色。翼下覆羽白色。 虹膜黄色,眼特大。嘴黑色,基部黄色。腿和脚黄色或黄褐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新疆农业大学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380,335, 400,一 36,36 238,233 137,126 73,83 |
生物学描述 | 见于多种干旱环境,如开阔平坦或起伏的沙地、戈壁、干河床、荒漠草原和灌丛地区,有时也见于农区。欧亚石鸻常在夜间鸣叫:“kur—liu”,如同其英文名“Curlew”;鸣叫声可以传得很远(数公里)。营巢于地面,巢极其简单,通常无任何铺垫。产2枚卵。取食地数公里以外,食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亦食蜥蜴、小龟、小鼠、鸟蛋等。白天休息或小群活动,坐巢时间很长,不活动(怕光),阴暗或傍晚时出来。迁徙时可以见到上百的结群,是石鸻属中惟一真正迁徙的种类。9—10月迁走(可抵非洲肯尼亚、乌干达),3—4月迁来。而亚洲南部的繁殖群不迁徙(如泰国)。2003年8月9日在新疆伊犁河流域见到6只的迁徙小群,生性胆怯,行为诡秘。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西藏、新疆(天山伊犁巩乃斯、新源、巩留、阜康、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塔城、福海、额尔齐斯河流域)(繁殖鸟);广东沿海(? 迷鸟)。; 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中东至中亚地区。邻国见于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额尔齐斯河流域),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和柬埔寨等国。;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Cyдиловская(1936)最早报道了欧亚石鸻指名亚种(B.o.oedicnemus)在新疆(东天山)有分布。郑作新(1976)对此表示怀疑(实际上中国科学院考察队1960年7月23日在新疆福海获得过1雌性成鸟标本。但该种未被录入1976年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而Peters(1934)则认为指名亚种从欧洲一直分布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周永恒等(1987)根据采自新疆伊犁地区的欧亚石鸻标本确定为新疆亚种(B.o.astutus),其根据是原苏联鸟类志(Дементъев, 1951)。Vaurie(1963, 1965),Prater et al.(1977),Hayman et al.(1986),del Hoyo et al.(1996)和Dickinson(2003)等均不承认这个亚种,他们认为里海以东至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分布的是B.o.harterti 亚种。Howard and Moore(1991)坚持8个亚种的格局,并不承认 Vaurie 在1963年提出的 B.o.harterti“新亚种”。 郑作新(1994,2000)和马敬能等(2000)则认为分布于中国(或西藏东南部)的是指名亚种(B.o.oedicnemus)。因国内没有西藏标本,无法比较和确认 亚种分化 根据体型大小和羽色明暗,划分出6—8个亚种,各方的意见很不一致。据 Hayman et al.(1986),全世界有6个亚种。中国分布1个亚种,即中亚亚种B.o.harterti。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