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Burhinidae |
科中文名 | 石鸻科 |
学名 | Esacus recurvirostris (Cuvier, 1829) |
中文名 | 大石鸻 |
引证 | Oedicnemus recurvirostris Cuvier,1829,Regne Anim.,ed.2,1:500,note 2(Nepal).; Esacus magnirostris recurvirostris Ali & Ripley,1969,3:5—7;Zheng,1976,231;2000, 45;Zoological Division,1983,107—108;Meyer de Schauensee,1984,233;Peng et al.,1987,97—98;Cheng,1987,248—249;Yang et al.,1995,387—388. ; Oedicnemus magnirostris“Geoffroy St.Hilaire” Vieillot, 1818; |
俗名 | Great Stone Plover; Great Thick Knee; 石鸻;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较欧亚石鸻大许多,嘴亦较长和粗大。额白色,头顶、后颈和上体褐色。眼周的一白色眼圈向后伸至耳区,其上下各有一黑色条纹(构成特殊的脸谱)。下体白色,胸前染淡褐色。嘴粗壮,端部略向上翘。腿黄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 两性相似。前额、眼先、眼周及伸至耳羽的穿眼纹白色;颚纹、眉纹及眼下至耳羽下部黑色。上体自头顶至尾皆灰褐色。翼上小覆羽灰褐色、黑褐色和白色,形成明暗色带。中覆羽和大覆羽灰白色。飞羽黑褐色,外侧3枚初级飞羽中部具白斑,第7枚以后的初级飞羽大部分为白色而具黑褐色次端斑;次级飞羽基部白色。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具黑褐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颏、喉白色,胸部微沾淡褐色;腹部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虹膜黄色。嘴黑色,基部黄色,上喙基部的黄色斑较大。腿和脚淡黄或淡绿黄色(裸露的胫部亦淡绿黄色);爪角黑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广东省濒危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600,195 520,510 78,73 253,265 120,124 85,88 740 534 77 285 117 98 ♀(1) 115 495 72 268 112 94 о(1) 600 490 72 252 130 78 |
生物学描述 | 据杨岚等(1995),大石鸻是黄昏或夜间活动的鸟类,多单只或4—5只结小群在江河边的沙滩上活动,奔跑迅速,偶尔能游泳。食物主要以螃蟹、虾、蛙、昆虫及软体动物为主。白天常静静栖息于沙滩灌丛中,因体色与乱石酷似,极不易被发现。剖检4月采自云南芒市的一只鸟胃,内含物为螺蛳一个。据《海南岛的鸟兽(1983),在海南岛见于海滨沙滩,12月在铺前港同一地方一连几天都见有7、8只一起活动的群体。剖检3胃,内含物有蛙类残渣。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海南(崖县、文昌、铺前港)、云南(腾冲、景洪[西双版纳]、潞西); 属于典型的东洋种。国外分布:伊朗,缅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泰国,柬埔寨(湄公河),越南(老街,红河)等国;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据 Baker(1929)和 Peters(1934)描述,E.recurvirostris 无亚种分化。而 Ali & Ripley(1969)和郑作新(1976,1987,2000)则将其归入滩石鸻 E.magnirostris 种的一个亚种,即云南亚种Esacus magnirostris recurvirostris Howard & Moore(1984,1991)、Hayman et al.(1986)和del Hoyo et al.(1996)等则将该种分列为2个独立的种,即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滩石鸻E. magnirostris,和分布于尼泊尔、中国、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的大石鸻E.recruvirostris。 亚种分化 根据 Hayman et al.(1986)和del Hoyo et al.(1996)等分类观点,该种没有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