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Phalaropodidae |
科中文名 | 瓣蹼鹬科 |
学名 | 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红颈瓣蹼鹬 |
引证 | Tringa tobata(sic!)(Lobata in Emendanda,p.824)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8(Hudson Bay,Canada). ; Lobipes lobatus Baker,1929,6:249—251;La Touche,1931—1934,2:395;Peters,1934,293;Hachisuka et al.,1951,306.; |
俗名 | Northern Phalarope; Red-necked Phalarope; 红领瓣足鹬; 红领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较小。繁殖期自眼后至颈前有栗红色领带。上体黑褐色,肩部羽缘淡棕黄色。头、后颈、胸、两胁纯暗灰色,腹和尾下白色。非繁殖期羽色灰白,眼周具黑斑。嘴尖细且直,长度等于头长(嘴基至枕后)。前趾间具波状瓣蹼。行为固执,常在水中不停顿地旋转浮游。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雌性成鸟(繁殖羽):头和后颈暗灰色。眼上缘有一白色细纹。双眼之后的栗红色带向下至颈侧,并在颈前汇合形成“红领带”。上体黑褐色,各羽多黄褐色羽缘;在肩和上背有金黄色线条。飞羽黑褐色,初级覆羽和大覆羽的白色羽端形成翼面的白色线条。腰和尾黑褐色,腰的两侧白色;中央尾羽端部具白色或淡棕色羽缘;外侧尾羽的黑褐色较浅淡,外翈缘以白色。下体包括颏、喉、腹和尾下白色,胸带、两胁暗灰色。翼下多白色,惟飞羽区色暗。 雄性成鸟(繁殖羽):羽色不如雌鸟鲜亮。额泛白色;头顶及后枕黑褐色,头顶略杂浅棕色。由后颈至尾黑褐色,羽缘淡黄色或棕白色。“领带”锈褐色。 成鸟(非繁殖羽):头部多白色,眼周及眼后有大片黑色(似熊猫眼)。头顶或有黑色,颈后至上体暗灰色,肩背部各羽有白色羽缘。下体纯白色,胸侧略染淡灰色;两胁有数羽具淡黑褐色羽干斑纹。 虹膜褐色。嘴形细尖,黑色。腿蓝灰或黑色沾黄;瓣蹼为黑色和黄色相杂。 量衡度 (mm,g;据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9) 29 179 21.5 106 50 20 (22—40) (165—198) (19.5—23) (104—113) (45—53) (20—21) ♀♀(7) 26 176 21.9 106 49.4 19.6 (22—29) (168—190) (21—22.5) (102—113) (47—51) (19—20) |
生物学描述 | 红颈瓣蹼鹬在中国为旅鸟和部分冬候鸟。繁殖地在北半球的苔原地带,迁 徙几乎遍及各个洲和海洋。迁徙季节栖息于海岛、海湾、内陆湖泊、鱼塘、水泡、淡水沼泽、泥塘、水田等。觅食于水面、石头缝、草丛等。游水时方向极无常,喜欢兜圈子,旋转很快。同时不停顿地啄食水面的猎物(每秒平均约0.5次)。食物如水中浮游生物、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幼虫和蛹等。或被称为海洋性鹬类,但在内陆也大量出现。在新疆出现的时间是8月,在西藏为5月,云南为9月14日。 1983—1993年间有446只在台湾被环志放飞(张孚允,1997)。此鸟在香港为过境旅鸟。1999年5月1日和2日分别录得1 194只和245只(Lewthwaite,1999)。迁徙似乎没有规律,特别是在秋季。1990—1998年在香港的调查显示,年度统计数的差距在几只到上千只的悬殊(Carey et al.,2001)。在台湾也有这种周期性消长的现象(沙谦中等,1998)。这可能与气候(如台风)和地理位置有关。在江苏盐城(东沙滩)曾经记录到1 728只(Wang and Barter,1998)。据记载,1959年5月下旬,约60万只红颈瓣蹼鹬云集中亚腹地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湖泊(Lake Tengiz)。 尚玉昌(1998)在论述一雌多雄制(Polyandry)时以红颈瓣蹼鹬为例,雌鸟为了得到雄鸟而相互展开竞争,参与竞争的雌鸟都具有较强的产第2窝卵的能力,而这些卵则需要由雄鸟来孵育。由于性选择是作用于雌性,引起的性二型分化也就同大多数鸟类相反,表现为雌鸟羽色艳丽,而雄鸟则比较平淡。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欧、亚、非、美洲等。邻区见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 尼西亚等国;偶然分布至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 国内分布于天津、河北(北戴河,8月底)、辽宁(旅顺[老铁山])、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松嫩平原、哈尔滨、漠河,8月20日)、上海(南汇[9月10日]、复旦校园内、金山石化、崇明)、江苏(盐城、东沙)、浙江(宁波)、福建(福州、马尾,5月15—27日和12月2日)、渤海海峡、山东(莱州湾、胶东)、湖北、广东、广西(沿海红树林地区)、云南(昆明,9月14日)、西藏(康马县卡拉错,5月13日;林芝,5月30日)、青海(青海湖、共和、刚察、格尔木,8—9月)、新疆(天山、准噶尔盆地、乌鲁木齐、五家渠、和布克赛尔、布尔津、阿尔泰,8月22日)、香港(旅鸟);海南、台湾(台北、大肚溪口、台南)、澎湖列岛及台湾海峡(旅鸟,偶见冬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