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Recurvirostridae |
科中文名 | 反嘴鹬科 |
学名 | Recurvirostra avosett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反嘴鹬 |
引证 | Recurvirostra avosetta (sic!) Linnaeus, 1758; |
俗名 | Avocet; Black-capped Avocet; Pied Avocet; 反嘴鸻;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羽为黑和白两色。成鸟自额、头顶、枕至后颈上部黑色;面颊、颏至前颈及下体全部为白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亦白色。外侧初级飞羽黑色;肩羽大部分黑色;翼上中覆羽和外侧小覆羽也黑色。嘴细而长,黑色,明显向上翘起。 |
形态描述 | 形态 成鸟:自额、头顶、枕至后颈上部黑色;后颈下部、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中央尾羽或染灰色。外侧6—7枚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白色。肩羽大部分黑色;翼上中覆羽和外侧小覆羽也为黑色。面颊、颏、喉至前颈及胸、腹部全部为白色。 亚成鸟:同成鸟相似,只是黑色区域转为暗褐色或灰褐色。上体的白色部分沾染灰褐色或淡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细长,明显向上翘起。腿和脚蓝灰色。在中趾与内趾间有较发达的凹蹼。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 -,275 410,429 75,65 222,235 88,84 80,94 350,- 450,429 90,83 230,215 86,83 87,82 ♀♀(4) 295,300 440,440 85,87 235,235 88,88 90,86 337,240 408,395 84,80 220,228 80,80 89,83 |
生物学描述 | 栖息于平原和荒漠地区的湖泊浅滩、沼泽草地、盐泽、水田、鱼塘等,也出现在海滨、河口、泻湖等地。觅食时嘴在水中左右扫动。食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通常集大群繁殖,营巢环境多样,通常巢位于泥泽、沙洲或湖心岛上,巢间距可达1 m。窝卵数4枚。平均卵重29 g,卵外径34 mm×48 mm。双亲轮换孵化,孵化期23—25天,幼鸟生长32—42天开始飞行。 Vaurie(1965)认为反嘴鹬在内蒙古黄河流域、青海柴达木(也可能是青海湖)、新疆伊犁河下游有繁殖。在新疆的克拉玛依曾遇见过繁殖种群(马鸣,2001)。而2001年至2002年5—6月间,连续在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和蔡家湖(103团)等地亦遇见规模不大的繁殖群体。据2001年5月7日的记录,有10对左右在一起营巢,窝卵数均为4枚,最近的巢间距2—3 m,通常10 m左右,比较松散。巢区环境为荒漠化的盐碱滩地和库堤外侧的浅水沼泽。交尾方式,首先雄鸟在雌鸟周围表演,雌鸟站立于浅水中,雄鸟快速跳到雌鸟背上,10—15秒结束交配。同域营巢的还有凤头麦鸡、黑翅长脚鹬、白额燕鸥等。由于经常出现畜群践踏,繁殖成活率比较低。据张文广(1994),5月迁来内蒙古中部的腾格尔淖尔地区繁殖,9月下旬南迁,居留期约150天。 除繁殖期外,其他季节也集群,最多达4.5万只或更多。飞行较低,可以长距离迁徙,但当年幼鸟则可能会在越冬地滞留,也有四处游荡者。据陆健健(1990)记载,1986年12月4—5日在浙江乐清湾见到121只反嘴鹬。1997年8月10日在新疆巴里坤湖统计到83只(马鸣,2001)。这在新疆是历次调查中数量最多的一次。而在鄱阳湖区2001年2月9—14日航调时发现4 000余只。种种迹象表明其种群数量有迅速上升的趋势,原因可能与栖息地的有机物污染及富营养化有关(Prop,1996;Carey et al.,2001)。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邻区见于日本,韩国,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 国内分布于内蒙古(东胜、腾格尔淖尔、黄河流域)、辽宁(盘锦、大洼、辽河流域、朝阳)、吉林(白城)、黑龙江(扎龙、松嫩平原)、甘肃(阿克塞、东居延海)、青海(格尔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共和、刚察)、新疆(和田、民丰、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博斯腾湖、天山、乌鲁木齐、艾比湖、克拉玛依、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湖、阿尔泰、巴里坤湖)(繁殖鸟,旅鸟);北京、天津(大港、塘沽、宁河)、河北(围场、北戴河)、山西(运城)、上海、江苏(盐城、南京[玄武湖]、浦口)、浙江(杭州、宁波、乐清湾、温州、瓯海)、安徽(贵池、石臼湖)、江西(南昌、新建、永修、鄱阳湖)、山东(东营、青岛、德州)、湖北(江汉湖群)、湖南(长沙、岳阳、洞庭湖、沅江)、长江下游、四川(西北部甘孜、德格)、陕西(安康、佛坪、洋县)(旅鸟,漂泊鸟);福建(马尾)、广东(惠东、深圳、深圳湾)、广西(沿海红树林地区)、贵州(威宁草海)、西藏(南部、亚东)、台湾(宜兰、台北、台中、台南、屏东)、香港(旅鸟,冬候鸟)。;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