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学名 | Calidris alpin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黑腹滨鹬 |
引证 | Tringa alpina Linnaeus, 1758, Syst.Nat.,ed.10,1:149 (Lapland,northern Europe).; |
俗名 | Dunlin; 滨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繁殖期头顶栗褐色;肩、上背各羽缘具阔的棕栗色。颏白色;前颈、胸白色,有黑褐色纵纹。腹白,中央有黑色块斑。嘴黑色,末端微下弯。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东方亚种 Calidris alpina sakhalina) 繁殖期头顶栗褐色,有暗褐色条纹。肩、上背黑褐色,羽缘多染栗红色。翼上覆羽灰褐色,羽缘灰或白色。飞羽黑色;大覆羽羽端白色,内侧初级飞羽的外翈基部白色,形成翼面上白色翼带。腰、尾上覆羽黑褐色,两侧白色。中央尾羽黑色,外侧灰色。颊、颏、前颈、胸白色,有黑褐色纵纹。腹白,中央有黑色块斑(4—8月),胁、肛周及尾下覆羽白色。腋羽、翼下覆羽白色。非繁殖期上体转为灰褐色或铅灰色,各羽具狭窄的白缘和暗色羽干纹。胸部略沾污,腹白色(注意:在中国约有50%一60%的个体是白腹的)。雌雄同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长而略下弯。腿黑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1) 55 201 32.4 118 55 24. 7 (43—65) (181—218) (30一35) (110—123) (50—60) (23—26) ♀♀(16) 60 198 35.4 121 55 24. 9 (51—75) (186—213) (32—38) (116—125) (50—58) (24—26)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黑腹滨鹬在中国主要是旅鸟和冬候鸟。迁徙时栖息于河流浅滩、水田、内陆沼泽、河口沙洲、海滨湿地等。喜欢集群活动,有时达到上千只。采食昆虫、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蔡嘉扬等(1994)在台湾大肚溪口以覆网实验测定滨鹬的觅食量,估计每小时平均吃掉3 000只端脚类(Amphipoda,甲壳动物),约合2.5 g。如果每天8—10小时觅食,约合20—25 g。La Touche(1931—1934)认为黑腹滨鹬在福建沿海属于十分常见的冬候鸟。有人偶然在威海卫(Weihaiwei)发现1个鸟巢(6月9日),并在附近捕到黑腹滨鹬,怀疑是该鸟的巢。Meyer de Schauensee(1984)也记述了R.H.Lefevre 于1927年5月7日在青岛采集到2—3周龄的雏鸟。如果确有繁殖个体,也只能是极偶然的现象。因其繁殖地通常在高纬度区(北极圈苔原地区),彩色婚羽在产卵之后(6月)就褪去了。 在台湾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普遍的冬候鸟,数量庞大(沙谦中等,1998)。Barter(2002)估计,春季途经中国的黑腹滨鹬至少有50万只。在香港(主要在深圳湾),1995年1月9日记录到5 845只黑腹滨鹬,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东部迁徙种群总数的1%(Carey et al.,2001)。1983—1990年间在上海回收到来自台湾和印度的脚环,而在台湾也回收到原苏联勘察加的环(张孚允,1997)。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北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邻区如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泰国,越南等国。偶然至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 ; 国内分布于天津(汉沽、北塘、塘沽)、河北(石臼坨、滦南、北戴河、秦皇岛)、内蒙古、辽宁(朝阳、盘锦、双台子河口、康平、大连、庄河、丹东、鸭绿江口)、吉林、黑龙江(哈尔滨)、渤海海峡、山东(垦利、黄河口、荣成、胶东半岛、青岛)、陕西(西安)、青海(格尔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尕斯库勒[Ghaz,38°05′N,90°45′E,11月])、新疆(喀什、塔里木河、和田河、天山、巴音布鲁克)(旅鸟,偶然繁殖鸟?);长江流域及以南沿海各省,如湖北(洪湖,11月4日)、湖南(岳阳、洞庭湖、沅江,12月2日)、安徽(升金湖)、江苏(东沙、射阳、盐城)、上海(崇明、奉贤、九段沙)、浙江(杭州、定海、宁海、杭州湾、舟山群岛、宁波、象山、台州湾、温州、丽水)、福建(龙海、厦门、漳州、晋江、惠安、泉州、福州谷地、福清湾、霞浦、福宁湾)、台湾(台北、大肚溪口、台南、澎湖列岛)、四川(诺尔盖)、江西(婺源、南昌、永修、鄱阳湖)、广东(深圳、潮安、揭阳、海丰,1月5日)、广西(梧州、沿海红树林地区)、海南(清澜港、琼山)、香港、澳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4月19日)(旅鸟,冬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由于地域和个体差异比较大,黑腹滨鹬曾有13个亚种之分,但意见并 不统一。郑作新(1976,2000)将中国的黑腹滨鹬确定为北方亚种 C.a.centralis 和东方亚种 C.a.sakhalina;而 Vaurie(1965)和 del Hoyo et al.(1996)则建议将北方亚种并入指名亚种(同物异名),二者的分布区十分接近。依此,分布于中国的除了东方亚种 C.a.sakhalina,还应有指名亚种 C.a.alpina。 而 Wenink 和 Baker(1996),通过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的测验,认为采自亚洲东部(包括香港)的黑腹滨鹬越冬个体(DNA样品),分别与阿拉斯加种群和西伯利亚繁殖种群有关联。因此,中国可能分布有C.a.sakhalina,C.a.kistchinskii,C.a.arcticola,C.a.actites 等6个亚种(Carey et al.,2001;Barter,2002; Dickinson,2003)。Howard 和 Moore(1991)认为分布于中国东部的是太平洋亚种 C.a.pacifica (东方亚种 sakhalina 的同物异名?)。据 Meyer de Schauensee (1984)记述,R.H.Lefevre 于1927年5月7日在青岛采集到2—3周龄的幼鸟,后来被定为青岛亚种 C.a.pullus,显然不被接受。而 Hayman et al.(1998)确立了6个亚种和 del Hoyoet al.(1996)确定了9个亚种,其中都没有北方亚种 C.a.centralis。可见亚种划分的混乱。 在全世界现有的6—10个亚种中,各亚种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个体大小和羽毛颜色的差异上。据 Vaurie(1965),古北界的各亚种的体形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由北向南则逐渐变小。 亚种分化 据 Dickinson (2003)共计10个亚种,其中至少6个亚种迁徙期经过东亚或中亚。由于中国位于黑腹滨鹬的迁徙地带上,有多个亚种从境内路过,而国内又缺少标本比较和有价值的研究文献,这里暂确定为2个亚种,即北方亚种 C.a.centralis和东方亚种 C.a.sakhalina。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