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学名 | 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勺嘴鹬 |
引证 | Platalea pygmea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0(Surinam =eastern Asia).; Calidris pygmeus Johnsgard.1981,253—257;Inskipp et al.,1996,82.; Eurynorhynchus pygmaeus Baker,1929,6:232—233;La Touche,1931—1934,2:383;Gee et al,1948,75;Kozlova,1962,2:43—47;Ali & Ripley,1969,2:313—314;Hayman et al.,1986(1998),382—383;Zhao,1995,535—536. ; |
俗名 | Spoonbill Sandpiper; Spoon-billed Sandpiper; 篦鹬; 匙嘴滨鹬; 匙嘴鹬(香港); 琵嘴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繁殖期上体黑褐色,各羽缘淡栗色或黄色。头、上胸棕栗色,头顶和胸前缀暗褐色纹;胸以下白色。嘴黑色,端部扁平如匙状(宽约10—12 mm)。嘴基的宽度与厚度几乎相等,呈方柱形。 |
形态描述 | 形态 繁殖期头前、头顶、颈后弥漫栗红色及暗褐色纹,嘴基周围白色。上体黑褐色,各羽缘沾栗色或黄褐色;上背羽缘白色,形成白线条。飞羽黑色;翼面上有白色翼斑。腰、尾上覆羽黑色,两侧白色。多数尾羽灰色,中央几枚色较深。面颊、前颈、上胸棕栗色,胸前及两侧有暗褐色斑纹。下体余部白色。腋羽、翼下覆羽白色。非繁殖期成鸟身体缺乏栗色,额和眉纹白色,上体灰色,羽干纹暗褐色,各羽缘白色。腹面白色,胸侧沾灰色。亚成鸟上体偏黑褐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端部扁平呈匙状(宽度10—12 mm)。腿黑色。 量衡度 (mm,g;据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72,一 146,168 22,23 97,98 40,38 20,20.5 ♀♀(2) 23,30 155,160 21,22 105,101 40,43 22,20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标本) 性别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22 102 40 21 ♀♀(7) 23(21—24) 104(101—108) 40.6(40一42) 19.9(18—21) о(1) 22 103 40 20 |
生物学描述 | 勺嘴鹬是极为罕见的种类。属于古北界东部的孑遗物种。繁殖区域十分狭窄,在俄罗斯东部繁殖,迁徙季节见于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海滨潮间带、河口、沙洲、泥塘和水田。目前尚不清楚其确切的越冬地。据1990—1993年隆冬水禽调查(陆健健等,1994),在山东青岛、江苏盐城和东台、湖南洞庭湖等地都有一些记录。多单个出现或与其他小型鹬类混合。取食昆虫、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Cha et al.(1991)报道,通过粪便分析,认为食物主要是蠕虫和小型腹足类。取食动作十分特殊,有“左右扫射式”、“垂直啄式”和“触摸式”等(McWhirter,1987)。 在香港(2只)和大陆(1只)曾经有过环志放飞记录(张孚允,1997)。大多数出现在春季,在香港最多的记录是1990年春季的16只和1998年春季12只(Carey etal.,2001)。据香港观鸟会的张浩辉等(2001),在东南亚此种的最佳观察地点是香港,每年的4月9—13日遇见机率约为0.4只。1988年春季至少有10只经过台湾北部(陈赐隆,1988)。 勺嘴鹬已被“国际鸟盟”定为易危物种(2001)。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2 000—3 000对(Rose and Scott,1997)。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楚科奇半岛);迁徙至朝鲜,韩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红河口),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加里曼丹,偶 然分布至阿拉斯加。 ; 国内分布于北京(通县,见 Wilder et al.,1938)、河北(石臼坨,1996年5月)、黑龙江(哈尔滨/松花江,1934年5月)、上海(浦东、吴淞、长江口三角洲、长兴岛、崇明,1993年4月20日,1981年9月14日和1984年9月21日)、江苏(启东、如东、东沙滩、东台、射阳、大丰、滨海、响水)、浙江(杭州湾、温州,1984年10月)、福建(厦门、海坛岛;福州[梅花],5月和9月)、江西、渤海湾、山东(青岛、大沽河、胶州湾)、湖北(?江汉湖泊)、湖南(?东洞庭湖,1990年1月8日)、台湾(宜兰、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香港(米埔、深圳湾,4月9—13日)(旅鸟);广东(汕头、湛江湾)、海南(海口,1956年12月6日)(冬候鸟,旅鸟)。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根据形态学和行为学研究结果,有人将其并入滨鹬属 Calidris(Johnsgard,1981;Inskipp et al.,1996)。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