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学名 | Heteroscelus incanus (Gmelin, 1789) |
中文名 | 漂鹬 |
引证 | Scolopax incana Gmelin,1789,Syst.Nat.,ed.13,1:658(Moorea[Eimeo],Society Group,Pacific Ocean). ; Tringa incana incana Dementiev et al.,1951,3:240—241;Zheng,1976,209;Cheng,1987,224;Chang,1993,123—124. ; |
俗名 | Wandering Tattler; 灰鹬; 美洲黄足鹬(台湾);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与灰尾鹬 (Heteroscelus brevipes)极为相似,但漂鹬的体型较大。上体蓝灰色;暗的穿眼纹直抵眼后。腋羽和翼下覆羽暗灰色。胸、胁、腹至尾下密布暗色V形斑点。翅形尖长,折合时其翼尖伸出尾端较长。尾也较长。跗蹠与嘴峰长度相等;跗蹠后缘被网状鳞片。 |
形态描述 | 形态 整个上体包括头顶、后颈、翼上、背、腰、尾蓝灰色。眉纹白色,穿眼纹暗褐色。耳羽、面颊、枕和颈侧白色,具暗灰色细纹。下体除了腹下中央、肛周、尾下是白色,胸、胁、腹密布V形暗灰斑。腋羽和翼下覆羽暗灰色,具细的白色羽端。成鸟的冬羽同繁殖羽,但胸部、两胁和腹部的V形斑消失,呈现均匀的灰色。两性相似,雌性略大。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腿短而粗,黄色或黄褐色;跗蹠后缘被网状鳞片。 量衡度 (mm,g;据 Prater et al.,1977;Hayman et al.,1998;Johnsgard,198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 72—180 260—290 34—41 161—186 71—80 30—37 ♀♀ 80—205 260—290 38—42 166—186 71—80 30—37 |
生物学描述 | 漂鹬在中国亦为旅鸟。迁徙和越冬季节主要在海岸和海岛,属于典型的海 洋性鸟类。但该鸟的英文名称“Wandering”有流浪、漫游、闲逛、偏移的意思,具有漂泊的习性。翅形较长,飞行能力极强。栖息于海湾有礁石的区域和多岩石海岸,有时也出现在内陆淡水湿地。繁殖地主要在阿拉斯加,在西伯利亚有少量的种群。据张万福(1993),此鸟在台湾8—10月间为普遍的过境鸟和不普遍的冬候鸟,曾在台南、花莲、澎湖一带捕获。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加拿大、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岛),越冬至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屿。偶然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 国内仅分布于台湾的台南、花莲、澎湖列岛等(旅鸟,图152)。;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种的归属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漂鹬通常是作为鹬属 Tringa 的灰鹬指名亚种 Tringa incana incana 对待(郑作新,1976,1987)。国外的鸟类学家则普遍将灰鹬从鹬属中分离出来,另立为漂鹬属 Heteroscelus。原灰鹬的2个亚种也被立为各自独立的物种(Kozlova,1962;Prater et al.,1977;Inskipp et al.,1996)。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