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学名 | Limosa lapponic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斑尾塍鹬 |
引证 | Scolopax lapponica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7 (Lapland,Sweden).; |
俗名 | Bar-tailed Godwit; 斑尾鹬; 鉏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与黑尾塍鹬相似。雄鸟繁殖期从头、颈、胸至腹部深棕栗色。尾具黑白相间的横斑。嘴细长,端部微向上翘。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普通亚种 Limosa lapponica baueri) 雄性成鸟(繁殖羽):头、颈、下体深棕栗色;头顶有黑褐色条纹。眼先有暗褐色斑,形成暗色穿眼纹。上背、肩黑褐色,各羽边缘具暗栗色或缀白斑。翼上覆羽暗褐灰色,边缘苍白。背、腰黑褐色,各羽缘或有宽阔的白色。尾上覆羽白色,具灰褐色斑纹。尾羽白色,具黑褐色斑。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具白色羽缘。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或密布黑褐色斑纹。 雌性成鸟(繁殖羽):体羽较少雄性的栗红色,多被土黄色替代。眉纹苍白色。颈、胸棕黄色,有暗色条纹。腹白色,两侧点缀褐色斑。雌性体型通常较大,嘴较长。 成鸟(非繁殖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羽干斑黑褐色;眉纹白色,细的穿眼纹黑色。颈、胸灰色,多黑色细纵纹。下体余部白色。 亚成鸟:似成鸟的非繁殖羽。但头顶和上体多土黄色羽缘,羽干斑褐色,在上体形成较暗的块斑。颈、胸黄褐色,腹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细长而微向上翘,前半端黑色,基部微红色。腿黑灰色,有时沾蓝灰或绿色。 量衡度(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 —,295 373,326 78,112 226,235 85,90 50,60 275,270 329,360 79,75 205,208 75,72 50,51 ♀♀(9) 269 407 99. 8 221 83 52 (250—300) (366—431) (80—107) (205—239) (75—92) (50—55)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迁徙季节出没于海滨潮间带、河口、盐田、沼泽等。喜欢集小群迁徙,罕见于内陆地区。食物有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等。据《海南岛的鸟兽》(1983),剖检3个鸟胃,内容物全为小蟹的碎片。尚玉昌(1998)在综述鸟类觅食行为生态学理论时提及斑尾塍鹬在食物(沙(虫蜀) Arenicola marina)贫乏时,采取少消耗能量的对策,如降低行走速度。在食物极少的条件下,甚至完全停止觅食。 欧洲-非洲种群在2—5月要褪去冬羽,有的是在越冬地换羽,有的则在春季迁徙途中换上婚羽(Piersma et al.,1993;Scheiffarth et al.,2002)。在极地苔原低地繁殖,斑尾塍鹬有时与中杓鹬(N.phaeopus)混杂在一起营巢,这样会大大提高了觅食和孵化的安全警觉水平(Larsen,1993)。 东部种群通常在10—11月迁飞抵澳大利亚。1998年4月10日,4只携带有澳大利亚(西北地区)脚旗的成鸟出现在香港(Carey et al.,2001)。1984—1998年,在上海(长江口)、浙江(杭州湾)和辽宁丹东有至少10次回收到来自澳大利亚的鸟环(张孚允,1997;王姣等,1998)。显然,其迁徙路线主要是沿着海岸线飞行,途中经过中国的香港、杭州湾、长江口、黄河口、北戴河、鸭绿江口等。据许维枢(1996)在渤海湾 的石臼坨最近一次统计到1 000只斑尾塍鹬(观察日期:1992年5月19日)。估计在中国的数量至少有19万只(Barter,2002)。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天津(大沽、大港)、河北(北戴河、唐山、滦南、石臼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里诺尔)、辽宁(双台子河口、旅顺、鸭绿江口)、黑龙江(扎龙)、上海(奉贤、南汇、崇明、九段沙、长江口)、江苏、浙江(嘉兴、杭州湾、宁波、宁海、台州)、山东(东营、黄河口、渤海海峡、威海、青岛、城阳)、青海(格尔木,见 Hornskov 1998)、新疆(天山、阿尔泰)(旅鸟);福建(霞浦、福州、闽江口、长乐、厦门)、江西(鄱阳湖)、湖南(岳阳、洞庭湖)、广东(番禺)、广西(沿海红树林地区)、海南(陵水)、四川(南充)、台湾(宜兰兰阳溪口、台北五股、新竹、台中大肚溪口)、香港(旅鸟,偶见冬侯鸟)。 ; 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冬季抵非洲和大洋洲。东部种群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菲律宾,新几内 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分布至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通常被划分为2个亚种(Hayman et al. ,1998),即分布于欧洲的指名亚种 L. l. lapponica 和分布于亚洲的普通亚种 L. l. baueri。区别是指名亚种的翼下覆羽、腋羽、下背、腰部白色,翼下和背下略有黑褐色的细纹;而普通亚种的腋羽和翼下褐色夹杂细的白纹,下背和腰都比较暗。普通亚种的个体也较大。 但也有细分成3—5个亚种的。Dementiev et al.(1951)和郑作新(1976,1987,2000)等则将分布于中国的亚种另定为 L.l.novaezealandiae。而 del Hoyo et al.(1996)共划分出3个亚种,其中的亚种 L.l.menzbieri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迁徙路过中国(Barter,2002)。上述此二亚种通常被归并为 L.l.baueri 的同物异名。近年,Engelmoer et al.(1998)增加到5个亚种,其中有2个新亚种。 依据Gee等(1948)和 Hayman et al.(1998),在中国主要分布的是普通亚种 L.l.baueri。值得怀疑,在台湾偶然有个别指名亚种 L.l.lapponica 的记录(1995年在台湾宜兰县兰阳溪口,见沙谦中等,1998)。如果依照 Hayman et al.(1998)的观点,中国主要分布有1个亚种,即普通亚种 L.l.baueri。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