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学名 | Limosa limos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黑尾塍鹬 |
引证 | Scolopax Limosa (sic!)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7 (Sweden).; |
俗名 | Black-tailed Godwit; 塍鹬; 黑尾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繁殖期头、颈和上胸棕栗色,或杂有黑褐色斑纹。眉纹乳白色。尾基部白色,具有较宽的黑色端斑。腹白色,胸侧和胁部有黑褐色横斑。嘴长而直。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 Limosa limosa melanuroides 标本描述) 成鸟(繁殖羽):额、头顶黑褐色,染棕栗色,具黑褐色条纹;眼先有暗褐色斑。形成的穿眼纹眼后淡化或隐去。眼上、下方各具一块不规则的半月形白斑。面颊浅褐色;颈棕栗色,具黑褐色细条纹。上背、肩、三级飞羽黑褐色,各羽具浅栗色和棕黄色斑。下背和腰黑褐色;下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翼上覆羽灰褐色,羽缘灰白。初级飞羽黑褐色,羽干纯白;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具宽阔的白色基部。颏白色;喉、前颈至胸棕栗色;胸部多黑褐色斑。腹部中央近白,两侧多黑褐色斑;肛周及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白色。雌性体型通常较大。 成鸟(非繁殖羽):眉纹白色,穿眼纹黑色。通体灰褐色,翼上覆羽多白色边缘。前颈、胸部灰色。下体横斑消失,除颈部、胸部暗灰色外,余部概为白色。 亚成鸟:似成鸟的非繁殖羽。但体上有较暗的块斑及淡色羽缘。头、颈、胸偏淡的暖棕色。 虹膜黑褐色。嘴长直,淡橙红色,端部黑色;腿蓝灰色或黑灰色。中爪具锯齿状栉缘。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7) 208 367 81.3 194 76 66. 3 (195—228) (329—409) (66—105) (178—207) (58—83) (55—74) ♀♀(11) 230 384 86.2 192 77 64. 8 (170—270) (340—407) (75—102) (180—206) (68—86 )(60—72)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黑尾塍鹬常常群聚活动于潮湿的草地、荒地、沼泽、淡水湿地。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亦食蚌类。据《海南岛的鸟兽》(1983),剖胃发现有谷粒和其他植物种子。稳定的一夫一妻制。双亲共孵,雄性时间长些。6—10月是南迁期,东部种群可飞抵澳大利亚;2—4月回迁,许多非繁殖鸟全年逗留在越冬地或随处游荡。Ludlow & Kinnear(1934)曾经在新疆天山特克斯河流域发现2个巢。据马鸣等(1993)报道,在1992年4月20日前后有25—35只的群体出现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 和沼泽,海拔2 400 m。5月24日和7月29日共获得2号雄性标本,睾丸直径分别为11 mm×6 mm和3 mm×2 mm。胃内多含水生昆虫的幼虫、螺丝、草籽和细砂等。 马建章等(1992)认为此鸟在大兴安岭呼中区属于繁殖鸟。根据统计,1997一1999年间在山东黄河三角洲春季最多记录到7 197只黑尾塍鹬(Zhu et al.,2000);在河北石臼坨有1 994只;而秋季在辽宁双台子河口和江苏盐城滩涂分别有2 070只和1 686只经过(Wang,1997;Barter,2002)。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内蒙古(弱水、乌海、乌梁素海、达里诺尔、赤峰、伊敏河、辉河、达赉湖、大兴安岭)、辽宁(双台子河口、营口、大连、鸭绿江口)、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扎龙、哈尔滨、兴凯湖)、新疆西部(安迪尔河、塔里木河、天山、巴音布鲁克、阿勒泰地区)(繁殖鸟,旅鸟);北京(延庆)、天津(大港、大沽)、河北(新安、北戴河、石臼坨)、上海(崇明)、江苏(大丰、射阳、盐城)、浙江(嘉兴、宁波、温州、丽水)、安徽(石臼湖)、福建(福州、长乐、惠安)、江西(永修、新建、鄱阳湖)、山东(垦利、黄河口、东营)、湖南(岳阳、洞庭湖)、广东(番 禺、深圳)、广西(合浦、北海)、海南(琼山、万宁、乐东)、云南(腾冲、蒙自)、西藏(南部、羌塘高原)、甘肃(陇东、兰州、弱水、河西)、青海(格尔木、共和、刚 察、青海湖)、香港(旅鸟);台湾(旅鸟,冬候鸟)。 ; 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至非洲、大洋洲、亚洲南部;邻国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蒙古,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共记录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 L.l.limosa 个体较大,分布于欧洲至西亚;冰岛亚种 L.l.islandica(Brehm,1831)体型居中,分布于冰岛、设得兰群岛等地;普通亚种 L.l.melanuroides 体型较小,分布于亚洲的蒙古、中国、俄罗斯东部等地。据 Ludlow(1928)报道,西藏分布有指名亚种(L.l.limosa),但有待调查核实。而 Engelmoer et al.,(1998)查看了采自中国的两件具有较长嘴峰的雌性标本,认为可能有指名亚种与普通亚种混杂的过渡类型,或者仅是个体变异(Carey et al.,2001)。Dementiev et al,(1951)也与众不同地认为中国分布有指名亚种。通常认为,指名亚种与普通亚种繁殖区是分离的,越冬区亦不重叠。这里暂定中国分布为普通亚种(Limosa limosa melanuroides)。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