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学名 | 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丘鹬 |
引证 | Scolopax Rusticola(sic!)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6(Sweden).; Scolopax rusticola rusticola Baker,1929,2:252—254;La Touche,1931—1934,2:396—398;Peters,1934,278;Shaw,1936,409—411;Dementiev et al.,1951,3:320—326;Ali & Ripley, 1969,2:292—295;Johnsgard,1981,437;Zheng,1976,216;1987,80;1993,244—246;1994,43;2000,42;Wu et al.,1986,129;Cheng,1987,232—233;Cai,1987,224—225;Zhu,1990,184—185.; |
俗名 | Eurasian Woodcock; Woodcock; 山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大而钝的翅。额灰褐色,头顶至枕后有3—4块暗色横斑,相间淡褐条纹。上体锈红色,杂有黑色、灰白色和灰黄色斑,斑驳色彩极便于伪装。下体灰白带棕,密布褐色横斑。尾羽黑色,端部银灰色。嘴长而直;两眼位于头的上方偏后;耳孔位于眼眶后缘下方。腿比较短小(与身体相比),胫部被羽毛。喜欢独居。 |
形态描述 | 形态 额和头顶前部灰褐色,头顶后部及后枕具3—4块黑色横斑,各斑块之间夹细的棕黄色线,其间或缀棕红点斑。暗褐色穿眼纹从嘴基延伸到眼后,逐渐变细;眉纹土黄色;两颊棕白而杂黑色细纹,下缘也有一条黑褐色条纹。后颈、上背和肩羽棕黄色,满布黑色粗斑和波状或虫蠹状横斑,并具棕红色和黄灰色不规则的杂斑。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棕红色,具纤细的波状黑色横斑。飞羽黑褐色,羽端淡灰黄色,初级和次级飞羽的外翈具棕红色齿状斑纹;第1、2枚初级飞羽外缘的齿状斑纹淡黄色;翅上覆羽和三极飞羽棕红色,具灰褐色缘以及黑色细纹的横斑。尾羽黑色,亦缘棕红色齿状斑,尾端部上面淡褐色,下面银灰色。颏和上喉白色;下体余部栗黄色,密布暗褐色波状横斑。翼下同样密布暗斑,与胁、腹部浑然一色。两性相似。 虹膜深褐色。嘴黄褐色,先端黑褐。跗蹠和趾灰褐色、黄灰色或肉褐色;爪黑色。 量衡度 (mm,g;据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广东昆虫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1) 268 345 74.4 198 86 35.7 (210—325) (323—356) (71—81) (187—210) (80—93) (34—39) ♀♀(13) 267 348 75.9 190 84 37.3 (200—336) (300—380) (72—80) (182—196) (77—96) (34—41) |
生物学描述 | 丘鹬广布于北温带潮湿的森林区。与其他鹬类不同,丘鹬主要栖息于丘 陵、山区潮湿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中,迁徙时在平原地区的树林、泥泽、灌丛、荒地、竹林和苇丛中亦见其踪迹,多单只活动。浑身枯树叶一样斑驳的栗褐色、黑色和灰白色形成极好的伪装色。喜欢晨昏或夜间觅食。取食方法类似于沙锥(Gallinagosp.),用细长嘴从泥土中搜取昆虫幼虫、蚯蚓和软体动物。受惊吓时往往疾走躲避,不得已时飞起,很快飞入附近的草丛之中。栖息地高度可升至海拔2 800—3 600 m。据吴至康等(1986)于10月剖检1胃,内为昆虫和植物种子。庞秉璋(1983)也详细报道了丘鹬在江苏太仓的越冬生态。每年9月下旬迁来,4月上旬离去。杂食性,1974—1979年间共剖验25个鸟胃,多以绿色植物及种子为食,也食蚯蚓、蚂蝗、蜗牛、小螺、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泽蛙等。当地猎人通常凭借丘鹬在地面钻的孔、足迹和粪便觅猎。据李桂垣(1985),丘鹬具有钻孔寻找蚯蚓、蠕虫的本能,在四川发现1胃中含30多条蚯蚓。其天敌主要是猛禽和小型食肉兽类,曾经在大鵟、雀鹰、黄鼬的胃内发现丘鹬的羽毛。 据赵正阶(1985),丘鹬在长白山的繁殖期是5—7月。通常在傍晚发情,当日落后雄鸟在林中空地上发出婉转多变的鸣唱声,向雌鸟求婚。5—6月产卵,窝卵数3—4枚,卵为棕红色,颜色有差异。孵化期23天左右。据常家传等(1992)记载,1990年6月2日在黑龙江省尚志县帽儿山实验林场捕获3只雏鸟(一周龄),显然是个繁殖记录。栖息环境为阔叶杂木林,林下灌丛稀疏,透视度尚可。 据中国水禽统计原始资料(陆健健等,1994),1990—1993年马鸣和万军连续4年在新疆的阿克陶遇见丘鹬越冬个体,这与Ludlow等(1934)的观察相吻合。吴至康等1993年1—2月统计到200只丘鹬在贵州草海越冬;晏安厚等人于1990年1月16日在江苏高邮统计到大约900只越冬个体。 中国1983—1993年间共环志449只,但只回收到1只(张孚允,1997)。这只鸟的环志地点为山东青岛(1995年10月),回收地点为广东湛江以南地区(1986年4月10日)。其活动区局限于北半球,迄今没有在大洋洲记录到越冬个体。 据王宁等(2000),在北京的玉蜓桥鸟市有捕自当地的丘鹬出售(1999年5月,5元/只)。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河北(北戴河、昌黎、新安)、山西(方山、交城、沁水)、内蒙古(包头、乌梁素海、九峰山、呼和浩特、满洲里、大兴安岭)、辽宁(桓仁、丹东、大连、沈阳、双台子河口、锦西、朝阳、葫芦岛)、吉林(白城、吉林、安图、敦化、和龙)、黑龙江(尚志[张广才岭]、镜泊湖、哈尔滨、小兴安岭、牡丹江、佳木斯、松花江、黑河)、西藏(拉萨、通麦、芒康、春丕河谷)、陕西(洋县)、甘肃(白水江、兰州、武威)、宁夏(六盘山)、新疆(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陶、莎车、巴楚、天山、巴里坤、阿尔泰)(繁殖鸟,旅鸟);北京(延庆、中关村、西山、房山)、天津、江苏(高邮、盐城、东台、太湖、常熟、太仓)、安徽(黄山、合肥、肥西、石臼湖)、江西(鄱阳湖)、山东(渤海海峡、胶东半岛、威海、青岛)、湖北(宜城)、湖南(永顺、岳阳)、重庆、四川(成都、南充、阆中、苍溪、岳池、宜宾、内江、简阳、资中、乐山、峨眉、夹江、峨边、雅安、宝兴、甘孜、理塘、屏山、汶川)、贵州(兴义、威宁[草海]、平塘、绥阳、修文、都匀、从江、贵阳)、云南(昆明、镇雄、永善、寻甸、新平、景东、耿马、丽江、腾冲、蒙自、勐腊、潞西、盈江、泸水、贡山),东部沿海地区:上海(佘山、崇明、复旦校园)、浙江(杭州、湖州、长兴、定海、舟山群岛、岱山、宁波、金华、常山、温州、丽水、景宁)、福建(福州)、广东(徐闻、海康、湛江、雷州、广州、鼎湖、高要、三水)、广西(金秀、融水、南宁、梧州、北海、北部湾)、海南(吊罗山、乐东、五指山)、西沙群岛、台湾(台北、台中、南投、兰屿)、香港(旅鸟,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 ; 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带(温带),迁徙季节至地中海、北非、南亚等地越冬。邻区见于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萨哈林岛),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偶然分布至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据 Peters(1934)和 Johnsgard(1981),丘鹬被分为2亚种。指名亚种繁殖于欧、亚大陆,越冬时南迁至地中海地区、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印度及南亚地区。奄美亚种S.r.mira 主要分布于日本南部的琉球群岛、奄美诸岛等。郑作新(1976,2000)也一直将中国的丘鹬定为指名亚种S.r.rusticola。而 Vaurie(1965),Howard & Moore(1984),Hayman et al.(1986),Brazil(1987)和del Hoyo et al.(1996)等则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行为和鸣叫声等将“奄美亚种”视为一个独立的种,即“琉球丘鹬”(Scolopax mira Hartert,1916)。这样,二者均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这里采纳单型种的意见。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