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icon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鹳形目 |
科名 | Ciconiidae |
科中文名 | 鹳科 |
学名 | 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黑鹳 |
引证 | Ardea nigra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2(模式产地:瑞典).; |
俗名 | Black Stork; 乌鹳;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大型涉禽。头、颈、脚均长。头、颈和上体黑色: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 形态 两性相似。 成鸟:嘴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鼻孔小,呈裂缝状。第2和第4枚初级 飞羽外有缺刻。尾较圆;尾羽12枚,脚长;前趾基部间具蹼;爪钝而短。头、颈、上体及上胸等均黑色,颈具辉亮的绿色光泽,背和肩具紫色与青铜色光泽;上胸有紫色和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等均白色。 幼鸟(8月于长白山):头、颈和上胸黑褐色,颈和上胸具棕褐色斑点。上体包括两翅和尾黑褐色,具绿色和紫色光泽;翅上覆羽、肩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和尾羽等均具淡皮黄褐色斑点。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等均白色;胸和腹中部微沾棕色。嘴、脚灰色或橙红色。 虹膜褐色或黑色;嘴红色,尖端较淡;脸部裸出皮肤和脚均深红色。 量衡度: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黑鹳是一种迁徙性鸟类。在我国主要繁殖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越冬在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到达繁殖地的时间随地区而不同。在华北多在2月末3月初到达繁殖区;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则多在3月末至4月初进入繁殖地。常成对或成小群迁来。多活动在江河、溪流、湖泊、池塘等水域岸边和附近沼泽湿地,也出现于山地森林和荒原地带。善行走,亦善飞行。行走步履轻盈矫健,常沿水边浅水处来回徘徊并取食,也常见在觅食地或巢区上空飞翔盘旋。在地上起飞时,常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同时扇动两翅,待获得一定上升力后才飞起。飞行时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远远超出于尾外。既能扇动两翅作鼓翼飞翔,也能两翅平伸不动,像鹰一样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高 空翱翔、盘旋。飞行时两翅振动缓慢有力,头可以左右摆动观察地面。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在水边集成4—10只的小群。性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很远便能发现人和其他动物活动。一旦发觉受到威胁就飞走,使人难于接近。 繁殖期4—7月。营巢多在偏僻的、人迹罕至的和干扰少的森林、荒山和荒原地带。在森林地区,主要营巢于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树上或河流两岸悬岩石壁上。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就曾发现营巢于河边悬岩平台上和落叶松树上两种不同的巢位。在新疆主要营巢于胡杨林中胡杨树上和荒山悬岩上。在荒原地区则营巢在河谷或被雨水冲刷形成的深沟两壁悬岩上。营巢环境和富有鱼类资源的水域有关。通常多在取食水域附近或离水域不远的树上或荒山上营巢。在没有适宜的营巢环境下,有时也将巢筑在离取食地数公里至10km以外的地方。4月中旬开始营巢。常成对分散营巢。巢间距在新疆胡杨树林发现最近距离为1km左右。如果巢未被破坏,则第2年还继续利用。但每年都要进行修葺和补充新巢材。因此巢亦随之逐年加高、加宽,结果变得相当庞大。巢的大小据对新疆胡杨树上4个巢的测量为外径(150—160)cm×(130—160)cm,平均146.7cm×153.3cm;内径(42—73) cm×(46—73)cm,平均61.7cm×63.Ocm;巢高70—84cm,平均78.Ocm;巢深4—7cm,平均5.3cm;距地高4.8—7.9m。巢用干树枝构成,内垫苔藓、树叶、干草、树皮、芦苇、动物毛和碎片等。巢的形状呈圆盘状。筑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但雄鸟主要寻找和运输巢材,雌鸟筑巢,晚上亦留巢中过夜。交配在巢上进行。3月中旬至3月下旬开始产卵,但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产卵,也有少数迟至4月末5月初才产卵的。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通常4—5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呈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67.1(61.9—71.O)mm×50.0(46.7—55.O)mm,重量77.3(66—88)g。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通常一天轮换6次,白天坐巢时间雌雄鸟大致相当,晚上雌雄亲鸟同在巢中过夜,一鸟孵卵,一鸟站在巢边警卫。孵化后期快到出壳阶段,则整天均由雌鸟孵卵,不再轮换。孵化期31天(马鸣等,1991)或33—34天(刘焕金等,1990)。雏鸟孵出后的最初几天,由于雏鸟食量少,恒温机制尚未建立,通常由一亲鸟外出觅食,另一亲鸟留守巢中孵卵和暖雏。随着卵全部孵出和雏鸟逐渐长大,体温调节能力增强和食量增加,雌雄鸟才同时外出觅食喂雏。但多数时候仍有一亲鸟留在巢中警卫,或轮流外出觅食和休息。如遇人干扰,则雌雄亲鸟长时间的在巢上空飞翔和盘旋,直至人离去。每日喂雏2—3次。亲鸟将觅得的食物贮存于食囊中带回巢中,然后吐入巢内,由雏鸟自行啄食。 黑鹳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初具飞翔能力,可在巢附近作短距离的练习飞行。75日龄后可随亲鸟到附近河漫滩觅食,晚上仍回巢中过夜。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处活动。 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南迁。常成家族群或小群迁徙,也见有单只和成对迁徙的。有时甚至有多达50只以上的迁徙群,但一般多为10—20只。迁徙通常在白天进行,但也有可能在晚上进行。 黑鹳的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据马鸣(1991)对黑鹳育雏食物的观察与分析,鱼类占食物组成的95%以上,其中大量是鲫鱼,其次为鳅科鱼类。此外,也吃蛙、虾、蟋蟀、金龟甲、蝲蛄、蟹、软体动物及其他昆虫。 |
分布信息 |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山地、准噶尔盆地和东部盆地,青海省西宁、东北部祁连山,甘肃省东北部、中部、西南部祁连山和西北部张腋、酒泉、敦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中部伊克昭盟、东胜、乌梁索海、呼和浩特、东北部巴林、赤峰、,阿伦河,黑龙江省哈尔滨、山河屯、牡丹江,吉林省长白山,辽宁省熊岳、朝阳、鞍山,河北省北部燕山(夏候鸟);河南省伏牛山,山西省北部,陕西省北部(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长江下游和台湾(冬候鸟) ; 国外从西班牙,葡萄牙到瑞典南部,德国北部,东欧,中亚等一直到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等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印度,泰国和非洲 ;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黑鹳是一种大型珍稀鸟类,体态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目前数量稀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一级保护动物加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一卷.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鹳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