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olumb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鸽形目 |
科名 | Columbidae |
科中文名 | 鸠鸽科 |
学名 | Ptilinopus leclancheri (Bonaparte, 1855) |
中文名 | 黑颏果鸠 |
引证 | Leucotreron leclancheri McGregor, 1909, 1: 39-40; Peters, 1961, 3: 26.; Trerolaema leclancheri Bonaparte, 1855, Compt. rend. Acad. Sci. Paris, 41:247(模式产地:"New Guinea",实属错误;应为菲律宾).; |
俗名 | Black-chinned Fruit Pigeon; 黑颏绿鸠; 小绿鸠;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及大小似橙胸绿鸠,但嘴形略细,翅上无黄色翼斑;颏黑色,下胸有一暗栗色横带。雄鸟在带斑上下为截然不同的羽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de Schauensee, 1984年的描述) 雄性成鸟 颏栗色,喉的上部黑色,头、颈余部及胸部为十分淡的烟灰色,下胸有一紫栗色横带斑,项部及上背呈淡绿的灰色;上体余部(包括翅表面)翠绿色,略有金属闪光;飞羽黑色;尾与背同色,但有淡绿色羽端;下体余部中央淡绿灰色,两侧绿色,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鸟 与雄者不同在于头顶、项及胸绿色,但一样有颏斑和下胸带斑。 嘴鲜黄色,下嘴基部红色;脚暗红色(据张万福,1980)。 量衡度(依据Ripley 1962 对台湾标本的记录): 性别 嘴峰 翅 尾 跗蹠 测量者 ♂ 22.5 158 117 28 Ripley ○ ○(2) 19,19 158, 158 103, 104 25, 24 Yamashina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黑颏果鸠在我国不见于大陆,在台湾也甚稀少,故生态资料甚缺乏。一般见于森林地带,不结大群,在树上啄取野果为食。 其繁殖情况(据McGregor, 1909)在吕宋所见:巢为平台状,以小枝作于离地1.5—4.5米高的平伸树枝上,每产1枚白色卵,卵的大小约31—35×23—25毫米。 |
分布信息 | 菲律宾群岛; 台湾南段及兰屿。;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黑颏果鸠虽曾记录有几个亚种,但Goodwin (1967)却作为无亚种分化处理,他并未有涉及到台湾的标本问题,亦没有列出台湾的分布点,据Ripley (1962),台湾标本是个独立亚种,那么黑颏果鸠至少有2个亚种的分化,我国有1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