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ucu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鹃形目 |
科名 | Cuculidae |
科中文名 | 杜鹃科 |
学名 | Cuculus poliocephalus Latham, 1790 |
中文名 | 小杜鹃 |
俗名 | Small Cuckoo; 点灯捉虼蚤[四川土名]; 小郭公;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羽色与中杜鹃相似,但体形小得多,翅短于170毫米;翼缘灰色;腹部横斑亦疏而粗。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采自华南的指名亚种标本) 成鸟 似前一种,但体较小、额褐灰色、头顶和后颈石板灰而稍沾褐色;背和肩暗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暗蓝灰色;尾黑褐色、羽缘具棕色点斑,羽干两旁具白斑,末端白色。翼缘灰色;飞羽暗褐色,外翈基部无棕白色点斑,内翈基部具白色横斑。颏、喉灰色;上胸沾棕色;下胸和腹部白或略沾棕色,并具粗著的黑色横斑,其间隔比中杜鹃者更大;尾下覆羽白色或皮黄色,具稀疏的完整或不完整的黑色横斑。 幼鸟(8月初采自海南) 上体暗褐,具灰白色羽缘,后颈有一狭形白色半环;翼上覆羽和飞羽的外缘均有白色以至棕色的点斑;颏、喉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横斑;下体余部似成鸟。 另一幼鸟(8月24日采自云南中甸)整个上体及翅、绿表面均暗褐色,满布棕色的较宽的横斑和较狭的白色羽端斑;下体似前者。 肝色形雌鸟(5月6日采自云南景洪) 上体呈暗棕栗色和黑褐色相间状;绿及翅却以黑褐色为主,而棕栗色仅成为其中所缀的横斑;头侧为颏至上胸为淡棕色间以黑褐色横斑。 Baker (1927)亦提到此鸟幼鸟有三个阶段的羽装,而最后一个阶段为栗色羽装,可不须通过换羽而直接转变为成体的羽装。 虹膜褐或灰褐色,眼圈黄色;上嘴黑色,其基部及下嘴、脚等均黄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3) 54.8 255 19.6 159.8 135.8 15.8 (49-64) (246-265) (18-21) (149-166) (125-139) (15-16.5) ♀♀(4) 50-70 250-266 17.5-18.5 151-168 125-141 15-1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常出没于开阔的多树木地方,但多隐匿于茂密的叶簇中。飞行敏捷。常立于杉树顶枝鸣叫,叫声似“pi-pi-ki-li-li-li-i…”的三次连续,然后再反复,有时深夜鸣叫。 食物以昆虫为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980)所检验1个鸟胃,内含物全为毛虫。李桂垣等(1985)报道在四川各地所获15个鸟胃的内含物为昆虫(14次)、植物果实和种子(5次);所吃昆虫包括毛虫、虫甲类 、尺蠖及其他鳞翅目幼虫,而以毛虫为最多,共见于9个胃中。 小杜鹃的繁殖情况,据李桂垣等(1985), 6月27日在四川峨边一雌鸟输卵管中获一枚恒将出产的卵;8月27日在松潘发现一幼鸟在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的巢中被喂育。此外,Ivanov(1959)于6月25日在云南西双版纳采到一全身长出羽芽的幼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8月下旬在云南中甸采到近成长的幼鸟。上述情况亦说明,小杜鹃大概5月就开始产卵,迟者也开始于6月上旬,至少至8月上旬才产卵结束。所选择的寄主国内除鹪鹩外,赵正阶(1985)于1978年在长白山白腹蓝鹟(Ficedula cyanomelana)的巢中,发现小杜鹃卵。Baker (1927)谓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附近的小杜鹃以莺亚科和画鹛亚科的小鸟为寄主。卵的颜色有纯白的,有从粉栗色至巧克力色的,多与寄主的相似,其大小平均21×14.2毫米。 |
分布信息 | 我国自东北及沿海各地至西藏南部这范围以南(夏候鸟或者旅鸟),华南内陆部分地区(旅鸟),海南(留鸟)。 ; 向东抵日本,向西经喜马拉雅山及印度北部至阿富汗、非洲南部,向南经缅甸、中南半岛、斯里兰卡至马来群岛(留鸟或冬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小杜鹃共有4个亚种的分化,在我国只有1个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与本属其他杜鹃一样以昆虫为主要食料;繁殖期活跃于山林,特别是杉树林,有利于木材的收成,冬春间在平原地带还能使林缘的农作物减少虫害。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