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Arborophila ardens (Styan, 1892) |
中文名 | 海南山鹧鸪 |
引证 | Arboricola ardens Styan,1892,Bull.Brit.Orn.C1.1:6(模式产地:广东海南岛)。;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与台湾山鹧鸪和白额山鹧鸪相似,但其额、眼先、眉纹、颊、头侧(除耳羽纯白外)以及颏、喉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上胸的丝状羽毛呈橙红色。雌、雄体色相似。 形态 雄性成鸟: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耳羽纯白;喉部黑色羽毛稀疏,常露出皮肤;颈侧基部淡橙红且具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头顶暗橄榄褐色,并杂以黑斑,在头顶前部尤然,使其几呈黑色;后颈与头顶同色,但橄榄褐色略染棕色;背、腰和尾上覆羽均橄榄褐,背部具明显有规则的黑色横斑,腰和尾上覆羽亦具黑色横斑,但不规则;尾羽亦为橄榄褐色,具不规则黑斑;翅上覆羽与背同色,羽端沾栗;初级飞羽暗褐色,羽端微染淡棕色;次级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淡栗棕色,在近羽端处转为棕色;三级飞羽淡棕色,密杂以黑色虫蠹斑,外翈转为栗棕色,羽端亦然,并具很狭窄黑缘和不规则的黑色次端斑。上胸的丝状羽毛橙红色;下胸灰,微沾棕白色;两胁灰色,具白色羽干纹;腹与围肛羽毛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而具黑斑。 虹膜褐色;嘴黑;脚赭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极相似,但上胸的丝状羽毛淡橙红色;腹部白色微染淡红色;个体较小,嘴和脚较细。 幼鸟(据1960年5月7日采自广东省海南岛标本):额黑;头顶与后颈均栗褐,前者具黑色横斑;眉纹淡黄白色;颊黑;耳羽污白;上体与成鸟略同,但尾羽沾栗;翅上覆羽大都金棕色,具黑色斑;飞羽与成鸟略同;颏上羽毛稀疏,两侧黑色,中央白色;喉部羽毛稀疏、白色;上胸亦白,羽端缘黑;下胸灰,中部末端具白斑;两胁大都淡棕,具白色羽干纹和黑色块斑。 嘴基黑色,尖端角黄色;脚角黄色。 1956年11月中山大学采自海南岛的一只幼鸟,除上胸呈乳白色、下胸灰具白色羽干纹外,余均与成鸟相似。 量衡度: 性 别 体 重 全 长 嘴 峰 翅 尾 跗 蹠 ♂♂(2) 200 240—244 18.8—21.3 130—144 51—55 34.4—36.3 ♀(1) 237 233 18.3 112 36 32.7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海南山鹧鸪是一种罕见的珍贵种类。其栖息地、食性与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相似。冬季常3—5只结成小群,亦见成对或单独活动。于1963年2月在吊罗山南喜林场,林中地面上看见5只成一群,在那里游荡和觅食。同年12月,在坝王岭雅加林场,一次用狗赶起4只。被狗追赶惊飞时,发出急速的叫声,并分散逃潜。上树后,静伏不动,很难发现。 食物包括树木种子和蜗牛。 是一种极为罕见、珍贵的我国特有种类,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希有关部门注意保护。 |
分布信息 | 海南山鹧鸪是我国特有种类。分布于我国广东省海南岛的五指山、大吊罗和儋县附近山地(留鸟)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海南山鹧鸪于1891年被描述后,至今已逾八十年,所获标本却不超过十号,可见是一种极为罕见、珍贵的我国特有种类。 对于海南山鹧鸪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蜂须贺正氏(1944)认为海南山鹧鸪与福建的白额山鹧鸪是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详见白额山鹧鸪的分类讨论)。 彼得斯(1934)把白颊山鹧鸪和台湾山鹧鸪两种排列在一起,而与海南山鹧鸪远相隔开。森罔弘之(1957)以海南山鹧鸪、台湾山鹧鸪和白颊山鹧鸪等的上体和翅膀的基本羽色型及背部的黑色横纹很相似的情况为根据,而把这三种归隶于同一种,亦即认为是不同亚种而已。实则这三种在羽色上是有不少显著不同。 从地理分布上看,海南山鹧鸪限于广东省海南岛,台湾山鹧鸪限于台湾省,而白颊山鹧鸪则产于我国云南省西部,印度阿萨姆邦,及缅甸北部,三者遥相隔离。因此,无论从形态特征的差异,或从地理分布而言,我们不同意把海南山鹧鸪、白颊山鹧鸪和台湾山鹧鸪归并为同一种,而应划为三个种。 在这三种之中,海南山鹧鸪与台湾山鹧鸪的亲缘关系是最接近的。 我们不认为海南山鹧鸪与白额山鹧鸪亲缘关系最亲近,而认为白额山鹧鸪与红喉山鹧鸪是较亲近的两种(见红喉山鹧鸪的分类讨论)。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