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Bambusicola fytchii Anderson, 1871 |
中文名 | 棕胸竹鸡* |
俗名 | 缅甸竹鸡; 缅甸竹鹧鸪; 棕眉竹鸡;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大小似灰胸竹鸡。身体大都为深浅不同的棕色;眼后有一粗的黑色斑纹;背、翅上有黑色羽干纹;胸栗棕;胁、腹具粗大黑斑。雌鸟与雄鸟相似,但眼后纹为棕色,下体黑斑较小,为数也较少。 形态 (根据指名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额至枕棕褐色,羽毛中央具模糊黑色细小羽干纹;眼先淡棕黄;眼后有一深黑色粗纹,向后延伸至颈;黑纹上有一沾棕的白色眉纹,也和黑纹一样延展至颈,眉纹羽毛缀以纤细黑色羽干纹;后颈栗棕色,羽缘灰棕。上背、肩、次级覆羽和三级飞羽褐灰色,并散布以暗褐色虫蠹斑,羽毛近端中央具棕黑色而两边镶以栗棕色的羽干纹,三级飞羽末端还镶以窄的白色羽端;下背、腰、尾上覆羽转为棕褐色,密布以暗褐色细小的虫蠹状横斑;尾上覆羽端部并缀以白色斑点,较长的尾上覆羽末端还具黑色羽干点。尾羽、初级覆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大都红棕色,中央尾羽红棕色较淡,并散布以棕白和棕黑色的虫蠹状横斑;初级飞羽较栗,末端转褐;初级覆羽较暗,不及飞羽之棕;次级飞羽端部暗棕褐,外翈具棕黑、棕白色虫蠹斑。颏、喉及头、颈的两侧均淡棕黄色,较眼先略深些。前胸深栗棕,羽毛边缘带灰。后胸、腹至尾下覆羽淡乳黄色,除肛周外,各羽均具黑斑;腹的两侧以及两胁均白,具深黑色横斑,至近羽端处扩大为三角形大斑,几相连成一片黑色。 雌性成鸟:眼后纹不为黑色而为棕色,各羽有时具黑色端点。下体的黑色斑较雄的形小而数亦少,因而淡乳黄色和白色显得较多。 虹膜棕色或红褐色,嘴角褐色,跗蹠与趾暗绿褐色或绿灰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 别 体 重 全 长 嘴 峰 翅 尾 跗 蹠 ♂♂(10) 320.2 335.1 20.l 143.7 117.9 44.2 (278—360)(318—356)(19.5—21.2)(140—149)(105—130)(43.5—46.0) ♀♀(10) 294 320.8 19.5 136.4 103.1 43 (256—330)(303—340)(18.4--20.7)(129—143)(90--115) (41.2--44.7) (7♀♀) (8♀♀)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在海拔500—3,000米的山坡灌丛、草丛、竹林等地,特别喜在陡峭山沟而又有水流的各种灌丛、草丛地带,觅食有时到麦田里,虽称竹鸡,但栖息不只限于竹林。它们爱鸣叫,整个繁殖季节,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它们响亮的鸣声。晚上栖于低的大树枝或竹枝上。 性杂食,以各种昆虫、蠕虫、蜗牛、浆果以及大豆、小麦等各种农作物为食。我们于四川米易采一标本,胃内食物主要为植物。1960年5月,在云南泸水采一标本,剖胃见有大米与豆类。 一般繁殖在海拔500—2,200米处,也有少数分布至3,000米处。我们在云南沧源于1,250米处发见它的巢。产卵通常是4月至7月末,有时也晚至9月,早到3月。4月19日,我们在云南思茅采一雌鸟,见有两个显著孵卵斑。卵产于草地、竹林灌丛中;卵色与枯竹叶同,难于发现。一窝卵通常4—5个,间或3个或6、7个。卵色从淡到浓的皮黄色,壳很厚。所测一卵的大小为38.6×28.6毫米。 这是一种猎用禽,但分布范围有限,数量不多,产业意义不大。 |
分布信息 | 这一竹鸡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 见于越南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邦等地(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棕胸竹鸡计分化为两个亚种,我国只产指名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