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Bambusicola fytchii fytchii Anderson, 1871 |
中文名 | 指名亚种 |
引证 | Bambusicola fytchii Anderson,187l,Proc.Zoo1.Soc.London:214(模式产地:云南: “Ponsee”可能是芒市,即潞西)。; Bambusicola oleaginia Bangs et Phillips,1914,Bull.Mus.Comp.Zool.58:268—269.;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大小似灰胸竹鸡。身体大都为深浅不同的棕色;眼后有一粗的黑色斑纹;背、翅上有黑色羽干纹;胸栗棕;胁、腹具粗大黑斑。雌鸟与雄鸟相似,但眼后纹为棕色,下体黑斑较小,为数也较少。 形态 (根据指名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额至枕棕褐色,羽毛中央具模糊黑色细小羽干纹;眼先淡棕黄;眼后有一深黑色粗纹,向后延伸至颈;黑纹上有一沾棕的白色眉纹,也和黑纹一样延展至颈,眉纹羽毛缀以纤细黑色羽干纹;后颈栗棕色,羽缘灰棕。上背、肩、次级覆羽和三级飞羽褐灰色,并散布以暗褐色虫蠹斑,羽毛近端中央具棕黑色而两边镶以栗棕色的羽干纹,三级飞羽末端还镶以窄的白色羽端;下背、腰、尾上覆羽转为棕褐色,密布以暗褐色细小的虫蠹状横斑;尾上覆羽端部并缀以白色斑点,较长的尾上覆羽末端还具黑色羽干点。尾羽、初级覆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大都红棕色,中央尾羽红棕色较淡,并散布以棕白和棕黑色的虫蠹状横斑;初级飞羽较栗,末端转褐;初级覆羽较暗,不及飞羽之棕;次级飞羽端部暗棕褐,外翈具棕黑、棕白色虫蠹斑。颏、喉及头、颈的两侧均淡棕黄色,较眼先略深些。前胸深栗棕,羽毛边缘带灰。后胸、腹至尾下覆羽淡乳黄色,除肛周外,各羽均具黑斑;腹的两侧以及两胁均白,具深黑色横斑,至近羽端处扩大为三角形大斑,几相连成一片黑色。 雌性成鸟:眼后纹不为黑色而为棕色,各羽有时具黑色端点。下体的黑色斑较雄的形小而数亦少,因而淡乳黄色和白色显得较多。 虹膜棕色或红褐色,嘴角褐色,跗蹠与趾暗绿褐色或绿灰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 别 体 重 全 长 嘴 峰 翅 尾 跗 蹠 ♂♂(10) 320.2 335.1 20.l 143.7 117.9 44.2 (278—360)(318—356)(19.5—21.2)(140—149)(105—130)(43.5—46.0) ♀♀(10) 294 320.8 19.5 136.4 103.1 43 (256—330)(303—340)(18.4--20.7)(129—143)(90--115) (41.2--44.7) (7♀♀) (8♀♀); |
分布信息 | 终年留居在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全境(东北部除外);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1871年,把采于云南西部的标本用“Bambusicola fytchii"名称发表。1914年,斑斯和菲利普斯(Bangs and Phillips,1879)把采于云南东部蒙自的标本订为“Bambusicola oleaginia"’新种。以后,斯坦福和麦尔(Stanford and Mayr,1941)认为“B. oleaginia"这一名字可以成立,不过不能当种名而应为亚种名,它与指名亚种的区别在于前胸和上背栗棕色的阔窄程度。我们比较了云南、四川等地23号标本,前胸和上背栗棕色的阔窄不足为区别依据,同一地区所采到的也有阔窄的不同。同时,胸、胁的黑斑,在同一采集地也有大小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Bambusicola oleaginia应列为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