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Bambusicola thoracica (Temminck, 1815) |
中文名 | 灰胸竹鸡 |
引证 | Perdix thoracica Temminck,1815,Nat.Hist.Pig.et Gall.3:335,723 (模式产地:印度;实属错误,应为中国)。 ; |
俗名 | 华南竹鹧鸪; 鸡头鹘; 泥滑滑; 普通竹鸡; 山菌子; 竹鹧鸪;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上体棕橄榄褐色,眉纹灰色,背杂以显著栗斑。下体前为栗棕色,后转棕黄色;胸具灰带,呈半环状;胁有黑褐色斑。 竹 鸡形比鹧鸪小,褐色,多斑赤文(即纹)(据《本草纲目》)。 形态 (根据指名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额与眉纹均灰,有时额不灰,而与头顶同色;眉纹粗大,向后延至上背;头顶与后颈暗橄榄褐色,有些标本头顶杂以棕点。上背灰褐色,具模糊的暗褐色红斑,并散缀以栗红色大斑。下背、肩、三级飞羽、大和中覆羽、腰、尾上覆羽等棕橄榄色,密布黑色虫蠹状纹;下背和肩羽端部布以栗红色大斑,外翈并有一白色细点,肩的白点较下背的为大,内翈也有白点,但较小;腰和尾上覆羽末端中央缀一细的黑褐色点斑,有的点斑前半为淡栗色,后半转为黑色;三级飞羽和大、中覆羽的端部均缀以棕黄色与栗色的斑,大覆羽并具棕端,三级飞羽的栗斑与棕斑特大,栗斑有时更狭缘以黑色;小覆羽暗橄榄褐色,微缀以黑褐色斑点。初级飞羽和覆羽及次级飞羽等均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棕色,杂以黑色斑点;次级飞羽末端和外翈边缘均淡棕色,而缀以橄榄褐色斑点,此色由外向内逐渐增多,继而伸至全羽成杂斑状,终而转为三级飞羽的羽色。中央尾羽红棕色,密杂以黑褐色和淡褐色虫蠹状横斑;外侧尾羽几纯红棕色。头、颈的两侧和颏、喉等栗红色;前胸蓝灰,向上伸至两肩及上背,形成环状,环后更缘以栗红色;后胸至尾下覆羽棕色,前浓后淡,至尾下覆羽复又浓些;两胁杂以黑褐色点斑,有时成横斑状。 雌性成鸟:羽色相似雄鸟,但稍小。跗蹠无距。 虹膜深棕色或淡褐色,嘴黑色或近褐色,跗蹠和趾绿色或黄褐色。据说在日本山梨县曾获一标本,左右跗蹠均有两个距,即具正常距之外还有异常距。异常距较小,比正常距短3毫米。该标本与正常标本无异。 量衡度: (注:见图1) 性 别 体 重 全 长 嘴 峰 翅 尾 跗 蹠 27 308 18.4 131.1 98.6 41.3 ♂♂(10) (242—297)(9♂♂)(274—375)(9♂♂)(17.5—19.7) (124—140) (91—106) (39.7—42.2) ♀♀(5) (200—342)(3♀♀) (286—350) (17.4—18.0) (125—134)(90—97)(4♀♀)(38.3—42.2)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山区和平原,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灌丛、竹林、杂草丛生等地方活动。据《本草纲目》“陈藏器日:山菌子,生江东山林间。李时珍曰:竹鸡生江南川广,处处有之,多居竹林。”在台湾,有时至人家附近,与家鸡混在一起,啄食场地上散落的谷物。这时,常常误认为小家鸡(鹰司信辅,1934)。性好结群,常结成大小不同的群,由2—20只不等,冬季的群一般较大。繁殖季节分散活动,幼雏长大后,结群的数量复又增大。在四川涪陵县的观察,每群活动的区域、取食点及栖息地比较固定(如图21所示)。同一地带,在甲群活动范围内,从未看到乙群进入。它们是一种占区现象较强的鸟,若非受到强烈的惊吓,少有变更。在一个不到3平方里的小丛林带见有4群栖息,共约30只(据汤泽生等,1960)。 它们昼出夜伏,清晨开始活动,夜间栖宿于竹或杉树上。上树时,常发出“pu!pu!”振翅声。栖息时,头部通常朝向一方。各鸟相互间距离与气温的高低有关。初冬,气候还不十分寒冷,个体间的距离较大;冬时,气候寒冷,整群相互紧密靠拢,栖于一树枝上;春后,气候渐暖,个体之间距离复又增大,有时则分栖于几个树枝上,离地面约3—5米。在四川东部,常栖在柞木(Myroxylon vacemosum)、柏(Cupressus funeb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在林中,常成行在草丛里穿梭,并发出轻微的“sha!sha!”的声音。连续不断地成行向前走动,有如大蛇从落叶上爬走的情况。若受惊,迅速钻进草丛中 潜伏,很少振翅起飞。当人们迫近时,常突然起飞,散飞各方,飞低而速,但不持 久,不远复又降下。雄鸡性好斗。据《本草纲目》,“见其俦(chou,音仇,同伴)必 斗”,实指繁殖期的雄鸟占区现象的求偶活动。在一群中有二雄鸟以上者,常有斗偶现象。在相斗剧烈时,易得潜走至仅距数米处而行观察。据《本草纲目》,“捕者以媒诱其斗,因而网之"。 它们作短距离的垂直迁移,夏在山腰或山顶,冬则下降至山麓流溪旁丛林中。数量之多寡,因地而异。在秦岭大巴山地区,数量不多,于176天野外工作中,只遇见两次,每次为一只。在台湾省,据鹰司信辅说,它是最普通的鸟,由北至南,到处可见。 鸣声响亮,很远都能听到。常发出“sih-mo-kuai"的叫声,连鸣不已。将繁殖时,雌雄都发出“killy—killy’’的鸣声,快结束时则改为“ke—put-kwai”,雄鸟先叫,雌鸟答以“qwee-qui,qwee-qui"继而为“killy-killy",和雄的相同(据鹰司信辅1934)。 性杂食;啄食各种杂草种子、嫩芽、嫩叶、果实、谷粒以及各种昆虫和蠕虫。 1955年6月和1956年12月,我们在湖南东安和会同解剖三个鸟胃,其中只有一个胃内有昆虫,而三个胃都有植物种子或碎片。梁启桑等曾在湖南长沙于3、5、11、12月间剖验过30个鸟胃,它主要食野生植物,如茶树、女贞、豆、光叶石楠、草莓等的果实、种子或嫩叶,并兼吃蝗虫、蝗蝻、蚂蚁、白蚁等昆虫和一些谷粒(据郑作新,1963)。“谚云:家有竹鸡啼,白蚁化为泥。盖好食蚁也。亦辟壁虱”(据《本草纲目》)。 3月后,群栖的鸟开始散开,由树栖转为地上歇宿。营巢期由3月底至7—8月。巢置在灌丛、草丛、树木、竹林下地面凹陷处,有时却在树根附近的裸露地方,以草、叶等组成。每窝产卵7—1 2个或更多,但据汤泽生等说仅3—6个。卵色为各种乳脂色以至淡褐色、淡黄色或污黄色,部分或全部具棕色细点和非常浅淡的灰色斑(图版八:图5)。卵大小似鸽蛋。据北京动物园资料,5个卵的大小为31.6(30—33)×26.1(26—26.5)毫米。 卵经孵17—1 8天后出雏。幼鸟出巢后几天就能与成鸟一样飞行。 |
分布信息 | 终年留居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及台湾省。这一种的自然分布限于国内,计分两亚种,一在台湾省,一在长江以南地区;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过去,人们认为两个亚种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体的大小,指名亚种较大(翅长140—145毫米),台湾亚种较小(翅长124.5—131.5毫米)。但是,在指名亚种中,福建标本的翅长为124—140毫米,湖南标本翅长为132.8一139.2毫米,秦岭标本翅长为126毫米。这样,两亚种间的翅长有些重叠,从翅长中有些标本就难于区别开来。 在羽色上,两亚种之间是有不同的,主要是在头、颈的两侧,一为栗红色,一为暗灰色,差别非常显著。 亚种分化 灰胸竹鸡分化为两个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竹鸡肉嫩,鲜美,是一种很好的野味。它是国内特有的一种猎用禽,在南方相当常见。 雄鸡性好斗,可饲为斗禽。由于竹鸡的鸣声惹人注意,人们十分喜爱,并做为笼鸟观赏。我国古代早也有关于它们的诗词记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