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Lerwa lerwa (Hodgson, 1833) |
中文名 | 雪鹑 |
引证 | Perdix Lerwa Hodgson,1833,Proc.Zool.Soc.London 1:107(模式产地:尼泊尔)。; |
俗名 | 雪雷鸟;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体羽大都呈黑与淡黄或棕色横斑相杂状;初级飞羽黑褐;胸、腹栗色,羽缘具白斑。 形态 (根据康定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整个头、颈及上体、尾羽呈黑与淡黄或棕色细狭横斑相杂状,黑斑比其他斑稍粗;头、颈无棕斑,淡黄斑较淡,近白;背部棕斑较多;尾羽的黑斑与白斑的阔度几相等,白斑内还具黑色斑点。初级飞羽和覆羽黑褐色,第三枚初级飞羽以内以及初级覆羽的外缘均散布着白色点斑。次级飞羽和大覆羽与头同,但斑纹较粗,淡黄斑变白而缀以黑点,羽端较白。三级飞羽和中、小覆羽均与背相同。胸、腹和两胁栗色,羽毛两边具白斑。 雌性成鸟:酷似雄鸟。 虹膜褐红色至血红色;嘴辉珊瑚红色;跗蹠和趾橙红到深红,繁殖季节最深。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560(1♂) 20—22 187—488 130(1♂) 40.5—40.8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海拔3,000—5,200米高度的树线至雪线附近的高山地带,常活动于着生有高山植物如杜鹃、蕨类、苔藓、地衣等的多岩陡坡上。多成群活动。受惊时,立即起飞,并发出急速而尖细的叫声,鼓翼散开。性不畏怯,当人们走近时也不怕。有时见到这种情况,一群在活动时,开枪击毙一个后,其余并不立即飞跑,直至把一群全消灭为止。它们作季节性迁移,夏栖高处,冬则下移,一般下至3,500—4,000米左右,也有至3,000米,甚至2,000米。在云南丽江的至龙山;1月份也见它活动于海拔4,700—4,800米的高处。叫声响亮。 食物主要为植物,有时亦啄食昆虫。植物的种类包括苔藓、地衣、浆果、嫩芽和种子等。它们还咽下砂砾。 繁殖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处,4,000米以下少见,在川西有高至5,500米处的。繁殖期较长,由4月至7月上旬。巢营于峭壁岩石下的洞穴或藏匿于灌木、杂草丛间,极少见于裸露地方。洞穴有的是它自己挖的,有的原先就有。巢精巧结实,用杂草和苔藓造成。非常隐蔽,极难发现。卵色从乳白到暗黄色,而密杂以淡红色细点和斑块。 肉嫩、味美。但它们活动于高山陡壁上,难于猎得,且数量也有限,经济价值不大。 |
分布信息 | 克什米尔、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 留住在我国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及甘肃南部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本种初为单型种。1927年发表康定新亚种,雪鹑就成为多型种。随后又被彼得斯合并为单型种。1938年斯梯格曼订立甘南新亚种。 以后另有人却认为雪鹑只分化为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和康定亚种,而把甘南亚种列为康定亚种的同物异名。最近阿利等又将它们合并为单型种。可是它们尾羽的斑纹是有明显不同的。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把它们分为指名亚种、康定亚种和甘南亚种等3个亚种(见图16)。 亚种分化 雪鹑分化为3个亚种,在我国均有分布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