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Lophophorus lhuysii Geoffroy St.Hilaire, 1866 |
中文名 | 绿尾虹雉 |
俗名 | 贝母鸡(四川);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体形大小较其他虹雉稍大些。雄鸟羽冠覆盖着颈项;上体略似棕尾虹雉但白色部较大;尾蓝绿:下体黑。 形态 雄性成鸟:前额小羽及鼻孔下缘羽簇均黑;头顶、脸的下部及耳羽等都闪着绿色虹光,向后转为金属赤红色,从头顶后部耸起冠羽覆盖着颈项,呈金属青铜色,向后转为红铜色;后颈和颈侧以及背的前部呈金属红铜色,背的中部、肩羽及翅上覆羽等转为铜紫色,并闪着金属绿蓝色;两翅弯曲处及小覆羽均闪着辉深绿色;初级飞羽和覆羽褐黑:次级飞羽相同,但外翈和羽端越往内侧越呈显绿色虹光;背的后部和腰的前部均白,腰的后部。似翅上覆羽,但具白色端缘;尾上覆羽亦然,但白端向后逐渐变细,终至完全消失;尾羽蓝绿色,外侧尾羽沿着羽干杂以白色细斑;下体黑,除在颏、喉及腹部和覆腿羽外,各羽均缘 以金属蓝绿色。 虹膜褐色,仅具单个短钝的距。 雌性成鸟:脸、颏及喉等均乳白色;上体暗褐,各羽具一近白的羽干及沿着羽干的皮黄色细斑、或连成纵纹状、或扩成横斑状,在两翅的表面则呈现不规则的斑杂状;背白;尾上覆羽呈淡褐和暗褐色细斑相杂状;尾具辉棕色和暗褐色横斑,两色横斑各有l4—18条或更多;上胸和前颈暗褐,而杂以近白色斑点;下胸及胸侧暗褐,而具白色矛状粗纹;腹部,呈灰色和白色细斑错杂状,白色较显;尾下覆羽具棕白色块斑。 虹膜褐色;嘴角灰色;脚黄灰色。 量度: 性 别 全 长 嘴 峰 翅 尾 跗 蹠 ♂(1) 760 44 340 305 73 ♀(1) 760 40 320 270 7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与其他虹雉相似。平时结成小群在林带上方海拔4,000—5,000米高度的多岩山地草甸上活动,冬时下迁至较低处。夜宿松树上或稠密的杜鹃灌丛间。觅食时,用嘴挖土,索取细根、球茎等为食。群众反映,因嗜吃贝母(Eritillaria)的球茎,故叫“贝母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产卵在4—5月间,每产3—5卵。卵呈暗棕黄色,具大小不同的紫褐色斑点(图版八:图8)。3个卵重量平均104(101.5—108.5)克,大小73.7(71—75)× 51(50—52)毫米。性虽不畏人,但易染病,难于饲养。 |
分布信息 | 青海东南部,四川宝兴、康定、汶川、平武等地以及甘肃南部;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