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a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鸡形目 |
科名 | Phasianidae |
科中文名 | 雉科 |
学名 | Pucrasia macrolopha (Lesson, 1829) |
中文名 | 勺鸡 |
引证 | Satyra macrolopha Lesson,1829,Dict.Sci.Nat.59:196(模式产地:印度卡毛恩的阿尔摩拉)。; |
俗名 | 角鸡(河北); 柳叶鸡(山西);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并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长冠羽;颈部两侧各有一白色斑;体羽呈现灰色和黑色纵纹;下体中央至下腹深栗色。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著;头不呈暗绿色,下体也无栗色。 形态 (依据河北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冬羽):头顶棕褐,冠羽细长,同色而较棕,再后有更长的黑色而具辉绿色羽缘的枕冠向后延伸;颈侧在耳羽后面下方有一大形的白色块斑(约20×30毫米);下眼睑具一小白斑;头的余部包括颏、喉等均为黑色,而带暗绿色的金属反光;喉部反光较差淡;颈侧白斑后面及背的极上部均淡棕黄色,形成领环状,羽片中央贯以乳白色纵纹;上体羽毛呈披针形,概紫灰色,内外翈各具一个黑色沾栗的稍阔纵条,两者合成“V"形,两者之间并具虫蠹状黑斑所成的纵条一对,沿着白色羽干的两侧: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其中部为褐灰色,再外为“V”形栗色纵带,栗带的内外两侧并缘以黑色,羽缘灰色:外侧尾羽灰色,具三道黑色横斑,近端黑斑较宽,其余二黑斑较窄,并在羽缘处前后相连,各羽末端均为白色;肩羽大都棕褐色,贯以白色或皮黄色羽干纹,并于羽端近处杂以绒黑色块斑;翅上覆羽黑褐,而具灰色杂以黑褐色细点的轴纹及纯灰羽缘,羽干白色;初级飞羽黑褐,并具棕白色羽端,第2至第6枚的外翈还缘以棕白色宽边,次级飞羽黑褐,杂以棕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同色的羽缘和羽端。下体中央自黑喉以至下腹概染栗色;下腹羽基黑褐,端部浅栗棕;体侧与上体相似,但灰色较浅淡,黑纹较窄;尾下覆羽暗栗,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黑;脚暗红色。 雌性成鸟(冬羽):额、头顶及冠羽等羽基黑色,羽端棕褐:较长的外侧冠羽大都棕色,杂以黑斑,并具黑色羽缘;眼后有一宽阔的棕白色而密缀以黑点的眉纹,向后延伸至后颈;头侧棕褐,颈侧栗褐,均杂以黑斑;颏、喉及耳羽下的一大块斑均白沾棕;在颏、喉等与耳羽下块斑之间有一对黑色颧纹,向后伸至颈基处各扩大为三角形黑色块斑,左右几相连合而围着白色的喉部;这些颧纹和块斑的羽色都是棕白色,羽缘均黑,彼此相叠;因而外呈黑色;上体大都棕褐色,各羽密布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并贯以浅淡色羽干;上背黑斑特大而著,羽干纹粗著,大多还沾葡萄粉红色;尾上覆羽与下背同色,但中央具粗著黑斑或“V”形黑纹,羽干纹浅栗;较长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均棕褐色,而具钝栗近黑色斑点和横斑,羽端棕白;外侧尾羽与雄鸟相同。肩羽绒黑,羽缘棕褐而具黑斑,羽干棕白;两翅覆羽与背略同,但棕褐色较淡,黑斑较少,羽干纯白;飞羽与雄鸟相同。下体自喉以至下腹包括两胁,大都淡栗黄色,各羽近羽基处具有黑色块斑一对,二块斑之间并杂以黑色细斑两行,羽干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色细斑两行,羽干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褐色块斑一对,不过更加宽阔而显著;尾下覆羽栗红色,羽端洁白,栗红色和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为界。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及趾等均暗红色。 雏鸟(图25):全身被以软绒,在头部较短。头顶皮黄色,后头有一狭窄栗带:眼的前方和上方以及耳区均具栗纹;后颈亦皮黄;上体余部栗;肩和两翅棕褐,肩羽及内侧翼羽均有小栗点,翅上大覆羽的末端皮黄;下体概淡皮黄色,胸羽污黄。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 长 嘴峰 翅 尾 跗 蹠 约527 23.7 212.4 206.8 59.1 ♂♂(10) 1,184(8♂♂) (326—626) (22—27) (205—221) (182—234) (57—62.3) 约462 22.2 196.7 148.8 52.9 ♀♀(10) 932(7♀♀) (395—518) (19—24) (165—210) (107—180) (46—58.2)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常栖于海拔1,000—4,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特别喜在高低不平而密生灌丛的多岩坡地;在北方也活动于山脚沟边灌木间,常随季节而上下迁移。雌雄终生成对活动,很少结群;夜晚也成对地在树枝上过夜。 清晨及傍晚时觅食,边吃边叫。 叫声似为“ge—ge—ge—gegda”,最后一音极低微。 河北亚种在北京百花山海拔1,400—1,700米的桦杨林内,其种群密度约为每小时遇到1只。它们的胃内食物有杨叶、桦叶、漏斗菜荚果、六道木叶、野榆叶以及歪头菜(Vicia unijuga)的荚果。陕西秦岭的陕西亚种,据12月一个胃的剖析,主要吃草籽、菌类及植物果实和种子等。 繁殖期为4月底至7月初,一雄和一雌配对。雄鸟的发情姿态为侧面型(参看总论)。巢用树枝、叶子、草片及植物碎屑等,筑成平浅的窝,置于灌丛间的地面上。卵每产4—9枚,通常5—7枚,呈浅黄色以至深浓的带粉红的皮黄色,而杂以深褐或褐紫色的粗斑,有时满布无数细点,在卵的钝端较多而密。勺鸡是不易饲养的一种野禽,像血雉一样。 肉味鲜美,视为野味珍品,但数量不多,且常单独活动,捕猎不易。 |
分布信息 | 本种在国内分布于西藏的极东南部,云南西部,往北直抵东北辽宁的极西南部,往东至浙江及福建和广东北部。分布呈现不连续现象;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祁天锡(1930—31)和拉图史(1931—34)把我国境内所产的勺鸡分为四个种:Pucrasia(Ceriornis)xanthospila,P.meyeri,P.joretiana,P.darwini等,但它们的羽衣型大抵相似,在分布上彼此也互相替代,故现今均把它们连同国外所产的勺鸡,均归并为同一种。 本种在国内的所有亚种可分为2个亚种组:(1)河北亚种组,包括河北亚种(P.m.xanthospila)、陕西亚种(P.m.ruficollis)、安徽亚种(P.m.joretiana)、及云南亚种(P.m.meyeri)等。它们雄鸟的上背羽毛,各具两条黑纹,因而又可叫做“双纹组”:外侧尾羽的基部多少是银灰的,但云南亚种却是栗色的。(2)东南亚种组,仅有东南亚种(P. m.darwini)。其雄鸟的上背羽毛,各具4条黑纹,所以又可称为“四纹组”,其外侧尾羽的基部也是灰色的。河北亚种组的雄鸟,还在颈基处具有棕色领斑,独安徽亚种却没有;而东南亚种也没有,因而安徽亚种可视为河北亚种组与东南亚种组之间的连索(图26)。 “P.m.styani”与东南亚种基本上相同,但下体的栗色斑却限于上腹,或仅在下腹留些微迹,或则全缺。由于形色特征不尽一致,故依种群分类学观点,认为都是个体变异:同时,“styani”型的勺鸡与东南亚种在福建挂墩同时存在,故将“styani”列为东南亚种的同物异名。 勺鸡由它的亚种羽色变异来推断,其演化可能由单纹型(指名亚种,不在国内),转为双纹型,更进而形成四纹型。这种鸡,原为高山所产,单纹组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夏时均栖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度,冬时下降至1,500米左右;云南亚种也一样。至于其他双纹组亚种大都栖在1,000—2,000米的高度,安徽亚种(双纹组)和东南亚种(四纹组)则适应于低海拔(500—1,000米)的类型。 亚种分化 勺鸡现分为10个亚种;在国内有5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