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Gru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鹤形目 |
科名 | Rallidae |
科中文名 | 秧鸡科 |
学名 | Fulica atr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白骨顶 |
俗名 | Common Coot; 白冠鸡; 骨顶鸡;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中型游禽,像小野鸭,常在开阔水面上游泳。全体灰黑色,具白色额甲,趾间具瓣蹼。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安徽大学采自嘉山县和升金湖的标本) 成鸟:两性相似,头具白色额甲,端部钝圆,雌鸟额甲较小。头和颈纯黑、辉亮,上体余部及两翅石板灰黑色,向体后渐沾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边缘白色,内侧飞羽羽端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翼斑。下体浅石板灰黑色,胸、腹中央羽色较浅,羽端苍白色;尾下覆羽黑色。 幼鸟:头侧、颏、喉及前颈灰白色,杂有黑色小斑点,头顶黑褐色,杂有白色细纹,上体余部黑色稍沾棕褐色。 虹膜红褐色。嘴端灰色,基部淡肉红色。腿、脚、趾及瓣蹼橄榄绿色,爪黑褐色。 量衡度 (mm,g;据蔡其侃,1987;杨岚,1995;吴至康,1986;邢莲莲等,1996;黑龙江野生动物研究所,1992)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608.1 412.4 35.6 216 55.4 56.4 ♂♂(6) 690 390.7 43.5 202.3 55.8 55.3 ♂♂(7) 661.4 436 35.8 222.3 53.9 58.8 ♂♂(26) 880.2 392 33.4 223.6 57.2 63.5 ♀♀(5) 615 399 33 224 60 61 ♀♀(5) 519 386 35.4 198.4 53.4 51.8 ♀♀(10) 581.5 377.7 38.1 198.9 52.5 54.2 ♀♀(18) 734.1 374.6 30.5 206.7 54.3 58.3 |
生物学描述 | 栖息于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静水或近海的水域,如湖泊、水库、苇塘、河坝、灌渠、河湾、沼泽地、泛滩和盐水湖,也栖息在城镇中的湖泊和池塘中,能在临时池塘和季节性沼泽地中繁殖,除繁殖季节外,常成群活动,在迁徙或越冬时,则集成数百只的大群。有时和野鸭混群,像野鸭一样整天在水面上游泳,很少上岸。善游泳,能潜水捕食小鱼和水草,游泳时尾部下垂,头前后摆动,遇有敌害能较长时间潜水。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叶、根、茎为主,也吃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1980—1984年,在黑龙江省曾剖检10只成鸟和幼鸟,春季胃中几乎全为芦苇嫩芽、三棱草芽,夏季约有80%的草叶、茎,20%的昆虫、软体动物(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1992)。在乌梁素海,白骨顶主要以水草及草籽为食,也吃小鱼、虾、甲虫及苇蒲等植物的嫩芽和嫩叶;据剖检53个胃:胃内容物全为水草的有28个,占总剖检胃数的52.8%;全为水草籽的有8个,占15.5%;为水草和水草籽的有15个,占28.3%;为水草、甲虫的有1个,占1.9%;为虾、小鱼、水草的1个,占1.9%(邢莲莲等,1996)。在湖北省洪湖越冬的白骨顶食物主要是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地方名黄丝草)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等水生植物,动物性食物很少,据剖检147个胃分析发现,植物性食物占74.02%,动物性食物占0.48%,细砂占25.50%,植物性食物中微齿眼子菜及其种子占64.89%,轮叶黑藻占3.67%,其他植物占5.46%(李承龄等,1989)。 据王俊森等(1990)报道,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白骨顶为单配制,4月中旬开始配对,求偶时雄鸟在开阔水面上追逐雌鸟,并发出响亮的“grow grow……”的叫声,围绕雌鸟游泳和潜水。4月下旬到5月下旬在开阔水面边缘水草中营巢繁殖,两性共同营巢,巢材为香蒲、芦苇、三棱草、薹草等,5—9天建成。巢呈碗状,简陋粗糙,建在折弯的蒲草或芦苇上,高出水面3—10 cm,内垫有干草;测量9个巢的大小平均为:外径31.4(27—34)cm,内径19.1(6—22)cm,巢深8.2(7—10)cm,距水面13.56(12—18)cm。5月上旬开始产卵,一直延续到6月初,每天产1枚卵,每窝可产8—12枚卵,少数卵丢失可以补产,若再被人拾走便会弃巢,卵被破坏亦可弃巢。产下4—7枚卵时即开始孵卵,以后还要产3—5枚卵。卵呈灰白色或青灰色,密布棕褐色斑点。测量6个巢58枚卵的大小平均为53.19 mm×32.21 mm,卵重36 g。孵化期24—26天,每枚卵的孵化期为21天。两性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雏鸟为早成鸟,全身被黑色绒羽,出壳24—36小时后,亲鸟即带领雏鸟下水,雌鸟在前,雄鸟在后,在水草间教雏鸟学习觅食本领,但仍回巢休息。雏鸟6—8周龄可独立生活,55—60日龄长出飞羽,8—11周龄可以飞行,留在双亲领域内到14周龄。1岁开始繁殖,北方每年产1窝卵,南方可产2窝卵。 在内蒙古乌梁素海,白骨顶每年3月初从南方迁来,11月初迁离,居留期约8个月;在黑龙江省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迁来,10月中旬迁离,居留期近7个月。在长江以北为夏候鸟,长江以南为冬候鸟,全国各地报道主要为夏候鸟的省区有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及山西;主要为旅鸟的有青海、甘肃、宁夏及陕西,主要为冬候鸟的有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云南、贵州、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及台湾。在世界范围内,温暖地区为留鸟。白骨顶的数量相对较为丰富,1990—1993年曾由中国水鸟统计汇总总数为:1990年1月统计19处总数172 991只,1991年1月统计17处总数157 111只,1992年统计28处总数98 778只,1993年统计13处总数24 089只;其中数量较多的地点有:天津团泊洼、河北白洋淀、江苏沿海滩涂、洪泽湖、东洞庭湖和贵州草海。在湖北洪湖,过去有猎捕白骨顶的传统,据调查统计1982—1990年9年间冬季的捕获量共为707 854只,平均每年捕获78 600只(李承龄等,1994)。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澳大利亚,从欧洲挪威和瑞典南部、芬兰及俄罗斯北部的乌拉尔地区、向南至葡萄牙亚速尔群岛、西班牙、地中海地区、非洲西北部和埃及,向东至俄罗斯勒拿河及乌苏里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南到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巴勒斯坦、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其塔斯马尼亚岛;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的白骨顶,冬季迁到埃及、撒哈拉、苏丹、阿拉伯及中南半岛越冬。; 国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北方自东北、河北北部、内蒙古、青海至新疆、西藏等地繁殖,迁徙时途经甘肃、山西、山东等地到黄河或长江以南越冬,在云南石屏、海南和台湾为留鸟。;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白骨顶有3个亚种,主要依据次级飞羽端部白色部分的大小、体形大小和下体羽色进行划分。中国有1个亚种,即指名亚种 F.atra atra.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