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Alcidae |
科中文名 | 海雀科 |
学名 | 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 (Gmelin , 1788) |
中文名 | 扁嘴海雀 |
引证 | Alca antiqua Gmelin,1788,Syst.Nat.,ed.13,1:554 (Kamchatka,Siberia).; |
俗名 | Ancient Murrelet; Short-billed Guillemot; 短嘴海鸠; 古海乌; 海雀;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小型海鸟。站立时体近直立状。嘴短小而侧扁。夏羽头及颈黑色,颈侧白色,头侧自眼上方起至后枕有细窄的白羽形成白色带斑;上体暗灰色,后颈基部至两侧亦有细窄的白羽散布;下体白色,两胁黑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高育仁采自江苏连云港车牛山岛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前额至后颈、头侧、颈侧的前半部、颏、喉、前颈等几乎整个头部黑色;仅眼周有一白圈,颈侧的后半部呈白色;自眼的上方或上后方起有一条由细窄白羽组成的白色带斑向后伸延至枕部及以下,左右两条带斑在枕后汇合;上体其余部分纯暗灰色,后颈基部及其两侧呈黑褐色,上面散布类似于头部的众多细窄白羽,形成断续的纵向白色条纹;两翅覆羽与背同色,飞羽和尾羽稍偏黑褐色,翼下覆羽白色;下体自颈基以下纯白色,胁羽黑褐色,上方与后颈基两侧的黑褐色相联,色泽相同。 成鸟冬羽:与夏羽相似,唯上体偏褐色,头后侧及颈基的白色细窄饰羽消失;颊、颏灰色,喉及颈侧白色;体侧暗灰色。 幼鸟:头顶和头侧黑色;背灰色;颏、喉白色,羽端具淡灰色斑,下体白色;翅和尾黑色。 虹膜褐色;嘴短,侧扁,背面黑色,侧面淡肉色;跗蹠和趾背面淡肉色,腹面黑色,蹼和爪黑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高育仁收藏的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8) 219 255 13.4 138 38 27.2 (200—260) (241—268) (12.7—14.0) (135—144) (35—43) (25.4—28.4) ♀♀(7) 233 259 13.0 139 37 27.1 (185—280) (250—281) (12.2—13.6) (132—143) (34—43) (26.4—30.0) |
生物学描述 | 繁殖期栖息于海岸和海岛的岩石及悬崖上,非繁殖期在开阔的海洋中漂泊。单独或成群活动,常贴近海面低飞,飞时伸颈,快速振翅,显得很费力。飞行轨迹呈直线,短距离后即落入海中。善游泳和潜水,捕食和遇险时常潜入水中。主要以海洋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崔志军(1993)在青岛大公岛4月里剖检1胃,内有鱼和昆虫残体。 繁殖期在山东大公岛是1月中或2月初迁到,5月中旬前后迁离(刘岱基等,1991;崔志军,1993);在江苏连云港车牛山岛是2月初到,5月中旬迁离(马金生,1990)。繁殖早期,白天小群漂泊于海岛附近海面上,晚上返岛,栖宿于岩洞。繁殖前晚间叫声似“ji-ji-ji-ji-ji、ji-ji-ji-ji-ji”(刘岱基等,1991),繁殖期内叫声似“zei、zei、zei、zei、zei、zei”(崔志军,1993)。巢主要筑在海拔80 m以下海水冲不到的岩石洞穴或缝隙中。据崔志军(1993),筑巢方式有在天然岩洞石隙内直接构置的,有在岩洞石隙内地面挖穴的,也有在灌草丛中土壤松软处挖洞的。巢的结构松散,有浅盘状、碗状及散落状的。经对4个石隙内巢的测量,外径22.3(14-36)cm×18.8(12—33)cm,内径20.2(11.8—33.5)cm×17.0(9.8—31.5)cm,巢高10.8(5.5—18)cm. 巢深8.9(3.3—15.5)cm。夜间在洞穴中交配。2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2枚,前后间隔3天(刘岱基等,1991)或10天(崔志军,1993)。20枚卵,量衡度为重45.0(39.0—49.0)g;大小为60.4(57.0—65.9)mm×38.8(35.6—47.3)mm。卵呈短卵形,主要为灰白沾棕、灰白和咖啡红三种色,布有重叠的浅棕至棕褐色斑点和细 斑纹,钝端较密集(崔志军,1993);或浅蓝灰色或黄褐色,布有暗色斑点(刘岱基等,1991)。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平均32—33(29—37)天(del Hoyo et al.,1996)。雏鸟为早成鸟,出壳约30小时离巢入海(崔志军,1993);2日龄或多数在3—4日龄时离巢入海(刘岱基等,1991)。雏鸟离巢入海时随亲鸟连滚带跑,跌下陡壁却无恙,入海迅速潜水,顷刻消失。入海时均在夜间。据刘岱基等,雏鸟下海后30—40天即体羽丰满似成鸟般大小。 扁嘴海雀是在我国的江苏、山东沿海地区进行繁殖的夏候鸟,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及海南东北沿海、台湾海峡是冬候鸟,在东北地区为旅鸟。然而在山东青岛大公岛既有繁殖鸟,又有越冬鸟,10月下旬至翌年1、2月都有记录(崔志军,1993)。扁嘴海雀有在繁殖地以南越冬的,如我国南方,也有去更北地区的。据崔志军(1993)报道,1987年4月28日在青岛朝连岛环志的鸟,于当年秋天在更北的千岛群岛回收,说明其越冬地区并非一定在分布区的南部海域。扁嘴海雀分布不普遍,但有一定的数量,如大公岛1990年1月和2月观察到海面活动的有100—200只左右的大群。1991年4月在一个筑巢密集区调查到130个巢(崔志军,1993)。马金生(1990)在连云港车牛山岛上也见到相当数量的繁殖鸟。 扁嘴海雀的主要天敌有红隼(Falco tinnunculus)、白额鹱(Puffinus leucomelas),它们可能侵犯巢区或啄食海雀的卵(刘岱基等,1991)。渔民上岛取卵也造成危害(崔志军,1993)。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山东(长山列岛)(留鸟);辽宁(沿海)、上海(离岸小岛)江苏(连云港车牛山岛)、山东(青岛大公岛)、(繁殖鸟);辽宁(旅顺)、渤海海峡(庙岛群岛)、黑龙江(牡丹江、佳木斯、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山东(烟台)(旅 鸟);福建(福州)、广东(珠江口)、海南(琼山东寨港)、台湾海峡和台湾北部海面、香港(冬候鸟) ; 国外繁殖于朝鲜半岛东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海参威,日本北海道西部海区,萨哈林岛北部,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的北端和南端,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半岛南部沿海岛屿至加拿大亚历山大群岛。繁殖期后在上述地区附近海域或去更南海域越冬,包括朝鲜半岛沿海、东海以及加利福尼亚沿海。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多数学者认为扁嘴海雀是单型种,无亚种分化(Perers,1976;Harrison,1983;Cheng T.H.,1987;Howard and Moore,1991)。而del Hoyo et al.(1996)提出暂时可以分为2个亚种。S.a.antiguus 主要分布于上述地区;另一亚种 S.a. microhynchos 分布于梅德内岛和科曼多尔群岛(阿留申群岛的西面),这里按无亚种分化记述。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