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Anoüs stolidus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白顶玄燕鸥 |
引证 | Sterna stolida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37(“Americae pelago”=West Indies Is). ; |
俗名 | Brown Noddy; Brown Noddy Tern; Commom Noddy; Noddy Tern; Philippine Noddy; 白顶黑燕鸥; 白顶玄鸥; 白顶燕鸥; 黑燕鸥; 玄燕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大中型燕鸥类。额至头顶白色向枕部逐渐转为灰白色;下眼圈白色;通体暗褐色,翅狭长而尖,初级飞羽黑褐色,展翅时翼上有稍淡的色带;尾呈浅叉状,飞行展开时如中央具缺口的扇状,拖于身后有“粗重”感。嘴尖直而细长,黑色,脚黑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采自西沙群岛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前额灰白色,范围从上嘴嘴基始,沿眼先前缘经眼上、头顶至枕部,枕至后颈逐渐转为暗褐色;背、腰、尾上覆羽均暗褐色,尾羽暗褐色较深而近黑色;眼先、头侧、颈侧、肩、翅上覆羽均暗褐色,与背同色;飞羽色深而近黑;下眼睑具一弧形白圈;颏、喉及下体均暗褐色,与背色相同。 成鸟冬羽:与夏羽相似。 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头顶非白色而与背同色,全身羽色稍淡。 虹膜褐色,嘴、脚、趾深黑褐色。 量衡度 (mm,g;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 197.5 406 40.3 275 163 26.4 (190—205) (380—417) (38.8—41) (271—279) (154—170) (25—28) ♀♀(3) 204 411 40 279 170 23 205,178 404,385 37.5,38 271,268 162,158 26,26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海洋性鸟类,非繁殖期生活于远洋,仅繁殖期栖息于海岸悬岩、海中岩礁及岛屿上。常成群活动,频繁地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时两翅搧动缓慢,不断在水面掠过,有时似懒散地盘旋飞行。能长时间在海面上漂浮或游泳,也常停于海面漂浮物上。叫声沙哑,似“karrk”及“kwok-kwok”。会以双脚踏水并用嘴伸入水中的方式觅食,极少如其他燕鸥般冲入水中。以鱼类以及海面上的软体动物和其他漂浮物为食。常捕捉那些被水中凶猛鱼类追逐而跃出水面的小鱼,也取食死鱼、甲壳类和浮游生物。有时也潜入水下捕食。 在台湾澎湖列岛的猫屿繁殖期是5—6月。集群营巢于海岛陡崖峭壁的岩石浅窝中或在海边芦苇及岩石草丛间。常不筑巢,或在凹穴处衬垫少许枯草或芦苇、海藻及其他杂物为巢。求偶时雌雄双方作点头炫耀表演。每窝产卵1—3枚,卵呈白色、粉白色或淡乳白色及绿色,其上分布有稀疏的灰色、棕色和暗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0—55mm×35—37 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35—36日,哺喂至出飞则需要8个星期。 白顶玄燕鸥在台湾环海都有踪迹,以前在苏澳和东北角的峭壁上,棉花屿、澎湖等地都有发现,目前以澎湖的猫屿为玄燕鸥群聚繁殖的地方(颜重威,1986)。是台湾3月至10月普遍的夏候鸟,为澎湖群岛最具代表性的燕鸥(沙谦中,1998)。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热带海域和大陆沿海以及岛屿,还有少数分布地在邻近的亚热带地区,如琉球群岛,澳大利亚东西部海域,新西兰北部海岛,马达加斯加南部,墨西哥湾,南美州西部的一些岛屿。 ; 国内分布于浙江(温州)、福建(沿海及福州)、南海西沙群岛、台北(关渡)(夏候鸟);台湾(基隆彭佳屿、澎湖猫屿)(繁殖鸟);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白顶玄燕鸥有5个亚种。A.s.plumbeigularis 分布于红海南部和亚丁湾;A.s.pileatu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群岛至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A.s.galapagensis 分布于加拉帕戈斯群岛;A.s.ridgwayi 分布于墨西哥和中美洲西海岸;A.s.stolidus 分布于加勒比海和热带大西洋的岛屿。在我国有分布的是福建亚种 A.s.pileatus。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