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Chlidonias hybrida (Pallas , 1811) |
中文名 | 须浮鸥 |
引证 | Sterna hybrida Pallas,1811,Zoogr.Rosso-As.,2:338(southern Volga and Sarpa Lake,U.S.S.R.). ; |
俗名 | Swinhoe's Whiskered Tern; Whiskered Tern; 黑腹燕鸥; 灰海燕; 溪水燕; 小捞鱼蝶; 须海燕;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小型燕鸥类。夏羽头顶部全黑色,眼部以下的头侧白色;上体灰色,双翅背面灰色较淡,腹面近白色;尾呈浅凹状;下体灰黑色较深,尾下覆羽白色;嘴脚暗红色。冬羽头顶黑色消褪,仅枕部及穿眼纹明显保留,翅尖边缘黑色,上体淡灰色,下体白色;嘴脚均黑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复旦大学采自福州、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采自广东陆丰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前额、头顶至枕及后颈黑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灰色,尾羽有时有淡白色细窄边缘,外侧一对的外翈灰白色;头侧自眼先经眼下缘和耳区至后颈以上范围黑色,与头顶同色并汇合,此范围以下的颊和颈侧为白色;肩羽灰黑色,翅上覆羽灰色,较背羽色稍浅;飞羽灰黑色,羽轴白色,各羽内翈有楔形白斑和灰褐色羽缘,在内侧飞羽逐渐模糊,初级飞羽除第1枚较不明显外,余枚外翈均呈珠白色;颏、喉白色; 前颈、上胸暗灰色,下胸、腹和两胁黑色,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 成鸟冬羽:前额白色,头顶至后颈淡黑色,各羽中央有黑斑,羽缘白色,形成头顶断续白色纵纹;从双眼前经眼和耳羽至后头有一近环状黑斑,后头各羽羽端有白色细纹;其余上体灰色,颏、喉、颊、颈侧和下体白色。 幼鸟:与成鸟冬羽相似,但背、肩黑褐色具淡棕色横斑及羽缘;尾羽有淡黑褐色次端和白色羽缘;翼下覆羽淡褐色而具淡棕色羽缘。 虹膜红褐色,嘴和脚淡紫红色,爪黑。成鸟冬羽嘴、脚黑色,幼鸟嘴黑色,脚暗红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的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11) 83 254 28.9 220 83 21 (70—94) (240—270) (25—32) (210—223) (76—97) (16.8—23) ♀♀(6) 88 249 28.1 217 80 21.4 (82—93) (239—255) (27.3—29) (213—222) (75—85) (18.2—25)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栖息于各种水域,特别是开阔河流、湖泊、鱼塘、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也在小水渠、水塘、农田等处,主要在淡水水域。常结群活动,几只至几十只在一起,繁殖期可集成几百只的大群。频繁地在水面上空飞舞,行动敏捷,飞行轻快,常迎风舞动双翅,或停翔空中,或逐渐慢慢向前移动,注视水面及水中食物。有时迅速俯冲扎入水中捕食,有时随风迅速退向后方,又逐渐迎风飞舞向前移动。最低时可在距水面仅几十厘米处飞舞,常在靠近岸边的水面处活动。在云南栖息地海拔可达200—800 m。叫声似沙哑断续的“kitt”或“ki—kitt”。 食物主要是小鱼、虾、水生昆虫和其他水生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嗜食蝗虫,有时也吃部分水生植物。邢莲莲等(1996)在内蒙古乌梁素海于繁殖季节剖检27个鸟胃,22个胃中全为鱼,另2个胃中为鱼、虾和昆虫,1个胃中为鱼、昆虫和水草,2个胃中为昆虫、水草和草籽。 须浮鸥的繁殖期为5—7月,常聚集成群营巢繁殖,结群数十只至上百只,乌梁素海在三个营巢地集中营巢27 500个,巢间距4 m左右,最近者不足1 m(邢莲莲等,1996)。巢筑于开阔水面水草繁茂处或沼泽地上。为浮巢,由水草茎叶筑成,是以芦苇、蒲草等为底垫筑成浅盘状,上以金鱼藻、眼子菜、轮藻等构筑成圆台状巢。巢的下部直径平均42 cm,上部直径21 cm,巢内径9—10 cm,深1—2 cm,巢口距水面5—10 cm(赵正阶,1995)或浅盘状巢外径17(16—18)cm,内径9(8—10)cm,深1.6(1—2)cm,巢沿离水面3.5(2—5)cm(邢莲莲等,1996)。巢内湿度很大。每窝通常产卵3枚,也有少至2枚,多至4—5枚的。卵为短卵圆形或梨形,呈绿色、淡蓝色或浅土黄色,被有浅褐色、棕色至深褐色斑或点。纯端斑点较大、锐端较小。卵的大小为27.5(26—29)mm×39.0(36—41)mm,重13.5(12—15)g(赵正阶,1995)或39枚卵大小27.6(27.0—29.0)mm×38.1(35.5—42.0)mm,重15.0(13.5—16.5)g(邢莲莲等,1996)。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9—23天。出壳雏体被黄色绒羽,有灰褐色斑块,1天后雏鸟可在周围水草浮叶上走动,1—3天内活动后会返回巢中休息。须浮鸥育雏期间亲鸟集群护巢行为非常突出,必要时几乎倾巢而出攻击敌害。在东北繁殖地区每年4—5月迁来,9—10月迁离。 须浮鸥在我国东半部是不普遍的夏候鸟及繁殖鸟,数量不少,邢莲莲等(1990)在乌梁素海于1986年6月中旬记录到集中营巢的成鸟55 000多只,巢27 500个。有些鸟在台湾越冬。在香港每年秋季过境群体颇大(尹琏等,1994)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北京(东郊)、河北(北戴河、港养地区、新安)、山西、内蒙古(加格达奇、海拉尔、达赉湖、呼和浩特、伊克昭盟、乌梁素海、查干诺尔)、辽宁(朝阳双台子河口、丹东)、吉林(长春、四平、白城地区)、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哈尔滨、牡丹江)、上海(崇明)、江苏(射阳)、安徽(华阳)、江西(鄱阳湖)、山东(黄河三角洲、青岛、东平湖)、河南、湖北(汉江湖群)、广东(陆丰、海丰、遂溪)、广西(北部湾)、云南(蒙自)、宁夏(夏候鸟、繁殖鸟);黑龙江(兴凯湖)、浙江(新安江库区、温州、瓯海)、福建(福州、闽侯、连江、长乐)、广东(广州番禺新 垦)、海南(琼山东寨港)、四川(金堂、宜宾)、新疆(天山、塔里木河流域、沙雅、库尔勒、尉犁、焉耆、和硕、博斯腾湖、昌吉、准噶尔盆地、福海、乌伦古河)、台湾 (台北、桃园、新竹、宜兰、台中、彰化、花莲、嘉义、台南、高雄、台东、澎湖)、香港(旅鸟、冬候鸟) ; 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南部地区,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须浮鸥有6个亚种。C.h.hybrida 分布于欧洲西南部和东部,经过俄罗斯西部、中东和里海至哈萨克斯坦中南部和东部,主要在非洲和亚洲西南部越冬;C.h.swinhoei 分布于贝加尔湖、中国东部包括台湾;C.h.indicus 分布于伊朗东部和巴基斯坦至印度北部;C.h.javanicus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以及可能斯里兰卡,在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越冬;C.h.sclateri 分布于非洲肯尼亚至南非和马达加斯加;C. h.fluviatilis 分布于澳大利亚,迁徙时至新几内亚和马鲁古群岛。在我国东部境内分布的是普通亚种 C.h.swinhoei。然而新疆天山等地也有记录,因指名亚种 C.h.hybrida 就分布至哈萨克斯坦东部,非常接近。而普通亚种相距较远,所以新疆的种群很可能是指名亚种,郑作新(1976,1987)和马鸣(2001b)都已经注意到了。由于缺乏标本,目前尚无法对照,暂时作为指名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