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Gygis alba (Sparrman , 1786) |
中文名 | 白玄鸥 |
引证 | Sterna alba Sparrman,1786,Mus.Carls.,1,no.11(Ascension Is..Atlantic Ocean).; |
俗名 | Fairy Tern; Love Tern; Pacific White Tern; White Noddy; White Tern; 白燕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中小型燕鸥类。通体白色,仅嘴、眼周和脚为黑色。嘴端部细尖,基部较宽,微向上翘;眼周有一黑色圈;尾呈叉状。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 Harrison,1983;Higgins and Davies,1996) 成鸟:体纯白色,眼周有窄的黑色眼圈;翅细长,尾长有浅分叉;初级飞羽和尾羽的羽轴黑色或褐色。嘴较长,微向上翘,往尖端渐细。腿短。 幼鸟:头白色,但眼后有黑色斑,枕部为黑褐色;背和肩灰白色,有褐色羽缘,腰白色;翅上面灰白色,外侧3—5枚初级飞羽的羽轴黑色。翅下面白色;尾羽淡灰色,外翈褐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基部蓝色;脚黑色或石板蓝色。 量衡度 (mm,g;据 Higgins,1996)*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10) 142 — 40.8 236.6 108.6 17.3 (37.0—43.5) (225—241) (100—120) (16.5—18.0) ♀♀(6) 135 — 40.0 235.8 106.7 16.4 (39—41) (232—241) (98—117) (14—18)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白玄鸥是海洋性鸟类。在中国是罕见迷鸟。栖息于海岸、海中岛屿和开阔的海洋。常成群活动,频繁地在海面上飞翔。飞行迅速,轻快而敏捷,飞行路线略呈波浪形。常栖止于海岸岩石上或漂浮于海面上休息。取食小鱼和小型软体动物等,偶尔潜入水中捕食,但从不完全没入水中。叫声为软柔的“呼呼”声。 白玄鸥极为罕见。La Touche(1931—1934)于1905年9月在澳门港口有过记录;Gee 等(1948)记录见于中国南部海岸,广东一次记录在9月见一小群;Swinhoe 记录在西沙群岛(郑作新,1976)。此外没有更多的记录。 国内没有发现馆藏标本。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广东(海岸)、澳门、西沙群岛(迷鸟); 国外分布于热带海洋和岛屿以及亚热带的澳大利亚东部海岛和新西兰北部海岛。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白玄鸥的亚种分化依不同学者有分为8个亚种的(Howard and Moore,1991),有分为7个亚种的(Harrison,1983),也有分为6个亚种的(Peters,1934),甚至还有4个亚种的(del Hoyo et al.,1996)。8个亚种的有如下亚种:G.a.alba,G.a.monte,G.a.royana,G.a.candida,G.a.rothschildi,G.a.leucopes,G.a.microrhyncha,G.a.pacifica。7个亚种的分化则减少了G.a.leucopes。6个亚种的则是在7个亚种基础上再减去 G.a.pacifica 亚种。4个亚种的是经过重组、合并,只保留 G.a.alba,G.a.candida,G.a.leucopes,和 G.a.microrhyncha。其中 G.a.alba 分布于卡洛林岛,经美拉尼西亚至诺福克岛和克马德克岛、夏威夷,西墨西哥、科斯达利加和可能至哥伦比亚及南大西洋的岛屿;G.a.candida 分布于塞舌尔群岛和马斯克林群岛,横过印度洋至太平洋中南部,包括马克萨斯群岛;G.a.microrhyncha 分布于马克萨斯群岛,显然也包括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G.a.leucopes 分布于太平洋东南部亨德森岛和皮特凯恩岛。在我国有分布记录的是广东亚种 G.a.candida。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