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Larus crassirostris Vieillot, 1818 |
中文名 | 黑尾鸥 |
俗名 | Black-tailed Gull; Japanese Gull; Temminck's Gul; 钓鱼郎; 海猫; 黑尾钓鱼郎; 黑尾海鸥; 乌尾尖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似海鸥。但嘴黄色,先端红色,其后有一黑色箍带。尾白色,近端部有一条宽阔的黑色带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复旦大学采自上海郊区、浙江宁海,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采自广东澄海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整个头部、颈部白色;背和腰暗灰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外侧尾羽纯白或内翈具有少许黑色次端斑,向内各羽黑斑增大而在尾部形成一道宽阔的黑色次端斑。翅上初级覆羽黑褐色,有淡灰色羽端,其他覆羽暗灰色,大覆羽具灰白色羽端;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从第3—4枚起微具白色先端,向内各羽先端白色逐渐扩大;内侧初级飞羽转为暗灰色,于近白端处还具些黑色;次级、三级飞羽暗灰色,端部白色,展翅时形成翅上白色后缘。下体纯白色。 成鸟冬羽:与夏羽相似,但头顶至后颈、颈侧有灰褐色羽斑。 幼鸟:当年幼鸟通体褐色,翕羽及翅上覆羽各具淡褐近白色羽缘;尾上覆羽白色,具2—3道淡褐色斑纹;尾羽黑褐色;尾下覆羽白,亦具2—3道淡褐色斑纹。第2年幼鸟夏羽头顶转白色,稍沾灰色,尾上黑色次端斑宽达60—90 mm,最外侧尾羽仅基部两翈白色;初级飞羽从第6枚起至三级飞羽灰褐色,先端白色,翅上覆羽灰褐色。从第3年起完全换成成鸟羽饰。 虹膜淡黄至棕黄色,眼睑朱红色;嘴黄色,先端红,次端斑黑色;脚黄绿色,爪黑色。 量衡度 (mm,g;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的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621 506 48.8 360 142 55.7 (530—1010) (465—550) (44—52) (330—385) (120—156) (54—58) ♀♀(6) 453 462.0 45.2 346 133 51 (400—499) (440—510) (43—49) (342—356) (128—141) (46—57) |
生物学描述 | 黑尾鸥是中国的夏候鸟、旅鸟和冬候鸟。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和近海岛 屿,在沙滩、海涂、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结群活动。常整天在海上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的水库及沼泽地区。叫声眯咪,类似家猫。 主食鱼类,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也取食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以及废弃食物。迁飞经过内陆时也大量啄食直翅目昆虫。 繁殖期4—7月。届时成鸟局部地由海域向沿岸地区集中,通常于人迹罕至的海岛在难以到达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或岩缝里营巢,也会在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草丛间营巢。成数十只的小群,有时也可达到几百以至数千只的大群营巢繁殖。繁殖初期雌雄亲鸟有追逐炫耀等发情行为。巢很简陋,以少许树枝围成浅碟状,中间铺以枯草、草须等材料。巢的外径为15—34 cm,内径10—20 cm,深1. 5—8 cm,也有更大 者。巢距疏密不一,从7.5 cm—2 m不等。4月下旬至5月产卵,通常每窝产2枚,有时多至3枚甚至4枚的。每隔2—3天产卵1枚。卵呈淡灰绿色、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遍布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斑点和斑块,点、斑呈暗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卵为卵圆形或梨形,重量为57—69 g,大小为48—74 mm×30—49 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5—29天。孵卵期内,一鸟在孵时,另一亲鸟飞出觅食或在巢旁休息和警戒。 雏鸟孵出时全身被以灰褐色而杂有黑褐色斑点的绒羽,嘴基黑色,端部肉红色,跗蹠红色,需两性亲鸟共同哺育。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由亲鸟半消化后反刍到口腔,给雏鸟啄食。随日龄增长,亲鸟的“反刍”食物消化程度逐渐减低。经30—45天的喂育,幼鸟逐渐能飞,至8月下旬全部飞离繁殖地,趋向外海。 按顾辉清(1991)调查,黑尾鸥在浙江舟山群岛较集中于五峙山岛等几个小岛上繁殖,20世纪60年代约有2 500多只,后因人为捡蛋,数量锐减,1986年仅剩300只,至20世纪90年代恢复至1 100多只。 中国鸟类学会水鸟组(1994)组织的1990—1993年冬季全国水鸟调查,在1991年时记录到最多的数量是总共7处湿地上见到2 500多只黑尾鸥。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辽宁(丹东、旅顺)、吉林(珲春)、江苏(云台山区前三岛)、浙江(杭州、定海、普陀、宁波、温州、洞头、舟山群岛)、福建沿海一带、山东庙岛群岛、长岛、威海、长山列岛)(夏候鸟);黑龙江(哈尔滨、兴凯湖、松嫩平原)、北京、河北(北戴河)、山西(宁武、太原盒地)、内蒙古(伊克昭盟)、辽宁(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吉林(延边)、上海、江苏(盐城、兴化、射阳、大丰、启东)、福建(长乐、连江、金门)、江西(鄱阳湖、九江、湖口)、湖南(沅江、岳阳、洞庭湖)、广东(南澳、澄海、海丰、珠海、湛江)、四川(南充、南部)、云南(昆明、西 双版纳)、甘肃(阿克塞、敦煌、尕海)、台湾(台北、基隆、淡水、桃园、宜兰、彰化、台中、花莲、台南、高雄)、香港(旅鸟、冬候鸟); 国外分布于萨哈林岛,俄罗斯东南部海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夏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