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Larus genei Brème, 1839 |
中文名 | 细嘴鸥 |
引证 | Larus Genei (sic!) Brème,1839,Rev.Zool.:321.(Sardinia); |
俗名 | Slender-billed Gull;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中型鸥类。体型和羽色与未成年或冬季的红嘴鸥相似。野外特征是额低,下体带有粉红色,颈、嘴、尾均长;肩、背和翅的上表面浅灰色;初级飞羽具黑端,展翅时翅的外侧有一较长的楔形白斑;嘴、脚均红色。冬季在耳羽区有不清晰的喑色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 Cramp,1985;Olsen,2003) 成鸟夏羽:头、颈白色,背、肩、翅上覆羽、内侧飞羽淡灰色,腰、尾上覆羽、尾白色。外侧初级飞羽白色,端部黑色;内侧初级飞羽淡灰色,尖端黑色;次级飞羽淡灰色。下体白色,下胸、腹常常有粉红色。 成鸟冬羽:与成鸟夏羽相似,耳羽有比眼大的灰色斑。 幼鸟:头白色,头顶有较淡的黄灰色斑;后颈、背、肩、翅上覆羽淡褐色,羽缘淡灰色,形成鳞状斑。腰、尾上覆羽、尾羽白色,尾有褐色次端斑。外侧初级飞羽白色,外翈羽缘和尖端黑褐色。下体白色。 虹膜黄白色,眼睑红色,嘴暗红色,脚红色。幼鸟虹膜在夏末变淡,嘴橘黄色,嘴端略暗,脚淡橘黄色。 量衡度 (mm,g;据 Cramp,1985)*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38) 一 一 43.2 310 118 52.4 (40.2—46.47) (294—321) (111—125) (49.2—55.9) ♀♀(18) 一 一 39.9 295 110 49.6 (36.0—45.7) (279—316) (107—116) (45.9—55.8) |
生物学描述 | 除了繁殖期几乎完全行沿海岸的生活,在海岸、岛屿、沙洲、海滩咸水湖 泊、盐田、沿海沼泽地带活动,偶尔进入海洋沿岸内陆平原的荒漠地带淡水湖泊、草地、多草低地等处。通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大群,飞行敏捷而轻快。在潮间带觅食,以嘴在淤泥中探索;在空中搜寻时会急降水面,在离水面1m处跃入水中,在水中常倒立觅食。 食物主要为鱼、昆虫、海洋无脊椎动物等。活捕或腐食,以腐物为食远少于其他鸥类,所以通常不聚集在村庄附近,但在冬季也会与其他鸥类一起逗留在一些下水道的出口处。食物中鱼类约占一半以上,植物性食物也是细嘴鸥的重要食物。细嘴鸥是我国偶见的冬候鸟,仅于1902年3月和1906年2月在云南洱海和大理地区谷地有过二次采获记录(La Touche,1931—1934);香港在1990年2月、1992年4月、1993年2月有过3次见到的记录;另于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在青海和河北海滨有过几次未发表的记录(Carey,2001)。 国内未发现有馆藏标本。 |
分布信息 | 在国外繁殖于自地中海西部经黑海、里海,东至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欧洲南部、西非、北非、红海、波斯湾等地越冬;偶见于尼泊尔、泰国,甚至日本。 ; 国内偶见于云南(大理、洱海)、香港;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