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
中文名 | 红嘴鸥 |
引证 | Larus ridibundus sibiricus Buturlin,1911,Orn.Mitt.,2:68(Kolyma Delte and Ussuriland.Siberia). ; Larus ridibundus var.major Middendorff,1853,Reise Nord.Ost.Sibir.,2(2):244;nec Laroides major C.L. Brehm,1831=L.argentatus Linnaeus. ; |
俗名 | Black-headed Gull; Common Black-headed Gull; Laughing Gull; 钓鱼郎; 黑头鸥; 普通海鸥; 笑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和羽色与棕头鸥很相似。繁殖羽头部咖啡色,有狭窄的白色眼圈;枕部白色,翕羽灰色,初级飞羽有黑色先端,外侧两枚的黑色先端上无近端白斑,展翅时翅的外侧有一较长的楔形白斑,身体其余部分白色。嘴和脚深红色。冬羽头部变为白色,眼后有一黑褐色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采自广东和浙江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前额、头顶、头侧棕褐色,羽缘微沾黑,眼周白色,在前缘缺如;枕、后颈、上背白色,下背浅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肩羽灰白色;翅的前缘白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黑色,近羽端转为白色,羽端黑色,内翈白色,羽缘黑褐色,端部黑色,第2枚初级飞羽外翈外缘黑色减少,端部黑色,余为白色,第3—5枚初级飞羽外翈仅近端部外缘黑色,余部白色,羽端黑色,内翈白色逐渐转为灰褐色,具黑褐色羽缘,第4—7枚初级飞羽白色端斑逐渐扩大并转为灰色,直至其他内侧飞羽的的端斑与 飞羽的灰色融为一体;其余初级飞羽灰色而内翈内缘转为褐色;内侧飞羽灰白色;颏、喉棕褐色;前颈、胸、腹等下体均白色。 成鸟冬羽:头部白色,头顶、后头沾浅灰褐色,眼前缘及耳区具灰黑色斑;其余羽色与夏羽相似。 幼鸟:与成鸟冬羽相似,但头顶、枕及头侧缀灰褐色,后颈、背、颈侧呈淡褐色,尾羽白色而具黑色次端斑,肩和翅上覆羽具暗褐色,初级飞羽与次级飞羽具暗褐色斑。 虹膜褐色,嘴与脚暗红色,嘴先端黑色;冬季嘴和脚鲜红色,嘴先端稍暗。幼鸟嘴和脚暗肉色或浅灰黄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高育仁收藏的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8) 255 406 36.8 306 123 46 (204—270) (388—415) (35—39) (291—312) (107—130) (45—49) ♀♀(8) 一 383 32.9 290 117 40. 9 (370—395)(31—36)(280—305)(111—125)(38—44) |
生物学描述 | 红嘴鸥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库、渔塘、河口、港 湾、海滨和沿海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森林和荒漠及半荒漠中的河流、湖泊等水域。常结小群活动,冬季在越冬地的湖面上常集结成几百以至几千的大群。或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或荡漾于水面。休息时多站在水边岩石或沙滩上,或飘浮于水面。叫声为沙哑的“kwar”音。有时会出现于城市公园湖泊。据袁季珍报道(1996),在我国长江武汉段越冬时,10月底11初大批到达,抵达高峰期11月至翌年3月,越冬期长达190天。日活动高峰是早晨6:00—7:00,傍晚16:00—18:00。集结于港口、江面,上下翻飞,俯冲取食。常有争抢食物者,也有在沙滩行走觅食者,傍晚逐渐集结至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只,漂泊江面或低飞,最终紧贴水面快速低飞返回夜栖地。红嘴鸥迁来及飞离越冬地与气温关系密切,日活动与气候关系密切。该地越冬鸟离去时间比昆明的红嘴鸥晚。 红嘴鸥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蝇以及鼠类、蜥蜴等小型陆栖动物和死鱼、其他小型动物尸体。王紫江等(1994)在云南调查,食物中还有蝇蛆、蝼蛄、胡蜂、蝗虫、蚯蚓及人类抛弃食物、垃圾、甚至粪便等。据分析动物性食物占98%左右。 繁殖期4—6月,常成小群在一起营巢,整个巢群从几对、十几对甚至到近千对(赵正阶,1995)。通常营巢于湖泊、水塘、河流等水域岸边或水中小岛上,巢多置于岸边草丛或芦苇丛中,也会筑于水中漂浮的芦苇堆或其他物体上,或沼泽中土丘及岸边沙石滩上。马鸣(1996)记录到筑巢于红柳丛或残木桩上。巢呈浅碗状。李文发等(1990)在黑龙江省兴凯湖研究报道红嘴鸥4月1日迁来,经占区、发情,4月中、下旬作巢,双亲鸟共同完成,巢呈圆锥状,由芦苇堆砌而成,中心垫软草,17巢平均外径53.3、内径16.4、高11.7、深5.3 cm。各巢间距3—6 m,巢区范围300—500 m2。4月下旬为发情盛期,早晨5—7时交配,4月29日起产卵,群体产卵期共20—28日。经测23巢53枚卵平均大小为51.1 mm×36.5 mm,卵重33.6 g。平均每巢2.3枚卵,3枚者占60.7%,2枚者占21.4%,1枚者占17.9%。繁殖前期(5月)3枚的多,后期(6月)1枚的巢多。卵呈淡褐或淡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棕色斑块,在钝端密集。孵化以雌鸟为主,雄鸟为雌鸟捕食及保护巢区,也有雌雄换孵者。红嘴鸥的领域性及护巢攻击性极强。卵的孵化期为24天。初生雏鸟绒羽淡棕色,头颈有黑色斑纹,喙、趾棕褐色,体长120、翼长23、跗蹠22、嘴峰10 mm、体重25 g。 红嘴鸥在繁殖期有强烈的攻击性,对窃卵乌鸦、刺猬及其他小动物会猛烈攻击,也会与猛禽搏斗,对人的侵入也报以俯冲鸣叫,久不离去。马鸣等(1996)发现其他鸟类如鸊鷉、灰雁、燕鸥、红脚鹬却可在其领域内营巢。 1985年冬在云南越冬的红嘴鸥大量进入昆明城区水域,受到群众自发保护,以后年年冬季复来越冬,在1989年和1990年达到数量最高峰,约1万只左右,成为人与鸟类和睦相处的一大奇景。 目前在欧洲各地,红嘴鸥已经成为一种相当都市化的鸟类。昆明红嘴鸥的突然进城,而且以后每年持续不断,不但对鸟类学,鸟类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且在自然生态学、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哲学等领域都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王紫江等,1994)。 红嘴鸥在云南省内越冬的数量,自1985年以来,每年冬季调查数据已突破2万只(王紫江等,1994)。中国鸟类学会水鸟组组织的1990—1993年全国隆冬水鸟调查中,1991年时红嘴鸥达到最大数量,总共27块湿地共记录到11万4千只左右。高育仁于2000年1月初在广州番禺新垦湿地见越冬鸟约2千只;2003年1月下旬在珠海琪澳岛湿地见5—6千只。 |
分布信息 | 国外在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繁殖,在欧洲南部,非洲中北部,亚洲南部等地的沿海地区,包括日本越冬。 ; 国内分布于内蒙古(呼伦湖、伊克昭盟、锡林浩特、巴音库勒湖、查干诺尔)、吉林(四平、长春、延边、敦化、安图、珲春)、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哈尔滨、三江平原、兴凯湖)、湖北、湖南(岳阳)、新疆(和田、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阿克陶、布伦口、喀什、疏附、疏勒、丘普湖、莎车、喀群、吐尔羌河、泽普、英吉沙、麦盖提、伽师、西克尔水库、巴楚、叶城、阿合奇、阿瓦提、阿克苏、阿拉尔、塔里木河流域、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恰拉水库、东河滩、罗布泊洼地、且末、车尔臣河、若羌、焉耆、博斯腾湖、和静、和硕、天山巴音布鲁克、新源、尼勒克、昭苏、伊犁、赛里木湖、博乐、艾比湖、精河、乌苏、石河子、昌吉、米泉、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准葛尔盆地、塔城、克拉玛依、乌伦古河、布尔津、福海、阿尔泰、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富蕴、青河、巴里坤、哈密、伊吾)、台湾(澎湖)(繁殖鸟);北京、天津、河北(北戴河、港养地区)、山西(宁武、芦芽山)、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包头、达茂旗、伊克昭盟、乌梁素海)、辽宁(双台河口、大连、丹东、朝阳)、山东(垦利,东平湖、长山列岛)、河南、四川(沪县)、甘肃(兰州、民勤、高台、张掖、敦煌)(旅鸟);河北南部、山西南部、上海(青浦、崇明)、江苏(启东、如东、大丰、射阳、灌云、云台山、洪泽湖)、浙江(杭州、宁波、宁海、瓯海、乐清)、安徽(当涂、琅琊山、安庆)、福建(金门、邵武、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江西(鄱阳湖、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宜春、奉新、丰城、抚州、临川、永修,柘林水库、江口水库)、山东(青岛、威海)、河南北部(三门峡)湖北(汉口、神农架地区)、湖南(洞庭湖)、广东(广州番禺、从化、珠海、珠江口、湛江、台山、海丰、汕头、澄海)、广西(北部湾沿海)、海南(东寨港)、四川(长寿、 丰都、巫溪、巫山、宝兴、西昌、金堂、南充、简阳、乐山、屏山)、贵州(草海、平坝、贵阳、长顺、威宁、清镇)、云南(昆明、宜良、嵩明、宣威、永善、昭通、寻甸、江川、澄江、通海、永胜、个归石屏、蒙自、大理、洱源、剑川、鹤庆、易门、丽江、宁蒗)、西藏南部、陕西(周至)、台湾(台北、宜兰、彰化、汉宝、嘉义、鳌鼓、台中、高雄、屏东、台东、澎湖)、香港(冬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