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Larus schistisagus Stejneger, 1884 |
中文名 | 灰背鸥 |
俗名 | Kamchatka Gull; Pa- cific Gull; Slaty-backed Gull; 大黑脊鸥; 深灰背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似银鸥。额和头顶较为平坦,头顶最高点离眼部较远。头、颈、尾羽和下体白色;背部深灰黑色;初级飞羽黑色而先端白,次级飞羽羽端具白色宽阔边缘,翅的前缘亦为白色,飞翔时翅的前后缘白色明显。嘴黄,下嘴先端具红斑。脚粉红色。冬羽头及后颈具棕褐色纵纹。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 Harrison,1983) 成鸟夏羽:头、颈、腰、尾上覆羽、尾羽和下体白色;肩、背暗石板灰色;翅上面多为暗石板灰色;最外侧初级飞羽黑色,端部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端部均白,形成明显的白色翅后缘。 成鸟冬羽:与成鸟夏羽相似,但头、颈有灰褐色纵纹,在枕部和后颈较为致密。 幼鸟:头污白色,密布灰褐色羽干纹;肩、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色,有灰褐色条纹和块斑。尾黑褐色,基部褐色,杂有白色,尖端淡黄色。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尖端灰白色;初级覆羽和次级覆羽黑褐色。下体暗灰褐色,下腹和肛周变为白色并有褐色条纹。翅下面大部分为白色带有褐色条纹,两胁条纹最密。 虹膜黄色;眼周有粉红色至紫红色眼圈;嘴黄色,下嘴先端有红色嘴底斑。幼鸟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暗粉红色。 量衡度 (mm,g;据 Olsen,2003)*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21) 一 一 57.8 453.2 — 69.9 (51.4—64.6) (426—479) (66.9—68.6) 一 一 53.0 435.1 — 64.3 ♀♀(17) (48.4—61.1) (406—457) (60.5—68.6) |
生物学描述 | 主要在海滨生活,栖息于沙滩、岩石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冬季可在海湾、港口、码头等处见到,迁徙期也见于内陆河流与湖泊、江河或沼泽等水域。善游水和飞翔。通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也集成大群。 灰背鸥在中国是旅鸟和冬候鸟。9—10月迁来,翌年3—4月迁离,食物主要是鱼和无脊椎动物,例如蟹、海胆,也吃动物尸体、垃圾、鸟卵和雏鸟,偶而也吃野鼠、昆虫,在鲑鱼产卵季节,飞到河的上游吃鱼和卵块,在夏末吃浆果,冬季吃屠宰场和渔业加工厂的废弃物。 灰背鸥数量稀少。据目前资料,仅浙江省有馆藏标本。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河北(北戴河)、辽宁(双台子河口、旅顺、丹东)、吉林(长白山、珲春、延边、通化)、黑龙江(哈尔滨、松嫩平原、兴凯湖)(旅鸟);江苏(射阳)、浙江(杭州、定海及沿海地区)、福建(沿海长乐、连江)、江西(鄱阳湖)、山东(烟台、威海、青岛)、河南(三门峡)、广东沿海、四川(南充)、云南(石屏)、台湾(基隆、台北、 宜兰、彰化大肚溪口、台中、澎湖、高屏、台东)、香港(冬候鸟); 国外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沿海直至堪察加半岛及以东, 包括科曼多尔群岛,千岛群岛,萨哈林岛以及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越冬于日本沿海,朝鲜半岛南至我国沿海。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