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Sterna aleutica Baird, 1869 |
中文名 | 白腰燕鸥 |
俗名 | Aleutian Tern;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中型燕鸥。额白色,头顶至后枕黑色,贯眼纹黑色,与头顶黑色相连;背、肩和翅上覆羽灰色,与白色的腰及尾羽对比明显,尾呈深叉状;初级飞羽淡灰近白,羽色变化较多,但外侧者具黑端,使展翅时翼尖呈现黑色翼缘,同时双翅内侧前后均具明显白色边缘;翅的腹面白色,但次级飞羽端部暗黑色,展翅时翅的内侧形成黑色后缘;下体灰色;嘴和脚黑色。冬季头顶有白色纵纹,下体白色,余羽似夏羽。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 Gramp,1985;Kennerley et al.,1993) 成鸟夏羽:额、颊和头侧白色,额白,在眼上方伸向眼后,从上面看呈“V”字形,与黑色的头顶和穿眼纹形成黑白对比;头顶、枕部、后颈黑色,与从嘴角开始的黑色穿眼纹在枕部相连;肩、背、翅上覆羽石板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初级飞羽暗石板灰色,外侧5—6枚内翈有宽的黑纹,羽缘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暗石板灰色,内翈大部分为白色。颏、喉白色,前颈、颈侧石板灰色,胸、腹和胁淡灰色缀有粉红色。翅下面覆羽白色,初级飞羽端部色暗,次级飞羽白色后缘之前有暗色横纹。 成鸟冬羽:与成鸟夏羽相似,但头顶和上背有白色斑纹,下体白色。 幼鸟:上体暗褐色,羽缘红褐色,腰和尾淡灰色,羽缘白色。次级飞羽尖端白色,形成白色翅斑。下体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和脚黑色,有腿覆羽。幼鸟嘴暗黄色,腿红黄色。 量衡度 (mm,g;据 Cramp,1985)*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10) 一 一 33.6 272 — 18.8 (32.0—34.6) (262—282) (18.1—20.3) ♀♀(9) 一 一 33.4 274 — 19.3 (32.3—34.8) (260—281) (18.3—20.7) |
生物学描述 | 栖息于北极和亚北极沿海岛屿及海岸地区的海滩、草地、薹草地、沼泽及 邻近的内陆河流,湖泊及河口等水体,有时也深入内陆,甚至达20 km处的泥塘,较多在海边。非繁殖季节在远洋活动。飞行稳重有力,群栖性。通常不迁徙,或作季节性的游荡。鸣声短促刺耳,有时似黑嘴鸥的“eek eek”,飞行时似涉禽的“twee-ee-ee”。主要以小鱼为食,如九刺鱼和刺鱼等,也取食小型甲壳类动物。在海上以及近海淡水水体中觅食为主。较少如其他种类跃入水中及潜水捕食。 白腰燕鸥在我国境内是过境旅鸟,数量稀少,或可能观察不够。1992年8月22日第1次在香港被见到,至少有190只以上个体。也是本种在繁殖地带以南的亚洲大陆出现的第1次证实(Kennerley et al.,1993)。此后在香港每年均出现(马敬能等,2000)。春季也有了过境记录,春季经过时比秋季更为集中。最早是1997年的4月14日,最迟是1993年的5月2日。春季最高数量是1996年4月16日记录的23只 (Carey,et al.,2001)。本种在自然繁殖地卵的孵化率较低,卵的损失和雏鸟死亡率均较高(del Hoyo et al.,1996)。 |
分布信息 | 国内见于香港(旅鸟); 国外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萨哈林岛经鄂霍次克海至堪察加半岛及与大陆接壤地区,向东经过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达阿拉斯加沿海地区(繁殖鸟);菲律宾(冬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