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Sterna anaethetus Scopoli, 1786 |
中文名 | 褐翅燕鸥 |
引证 | Sterna Anaethetus(sic!)Scopoli,1786,Del.Flor.et Faun.Insubr.,2:92(“In Guinea” =Panay,Philippines Islands,ex Sonnerat). ; |
俗名 | Bridled Tern; Brown-winged Tern; 白眉燕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与乌燕鸥(Sterna fuscata)相似,惟个体稍小。额白,连接白色眉纹,延伸至眼后方;头顶和枕及后颈黑色,上体黑褐色,双翅颜色更深浓,尾呈深叉状;穿眼纹黑色,在后方与头顶黑色相连,颈侧及下体白色;飞羽腹面黑褐色;飞行时翅的前缘及外侧尾羽白色;嘴和脚黑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采自浙江洞头,高育仁采自广东南澳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额和眉纹白色,眉纹延伸至眼后;眼先、穿眼纹、头顶、枕、后颈均为黑色,粗著的穿眼纹向后延伸,与枕及后颈的黑色相连,形成宽阔的黑色羽区;后颈下部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暗褐色,尾长,外侧尾羽逐渐尖长,最外侧尾羽的基部和外翈为白色,端部暗褐色;肩、翅上覆羽和飞羽均暗褐色,内侧覆羽的内翈白色而端部暗褐色,两翅的褐色比背部更暗;下体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均为白色;飞羽的 腹面黑褐色。 成鸟冬羽:和夏羽相似,但白色前额和眉纹不鲜明,头后至后枕污白而具黑褐色纵纹。 幼鸟:前额、眉纹白色,头顶至枕各羽黑褐色,羽缘灰白色,形成褐白色纵纹,呈斑杂状;后颈似头顶,而黑褐色纵纹粗阔;背及翅上覆羽具狭窄的灰棕色羽缘;上体褐色较成鸟稍淡,颈侧、胸侧淡灰色,其余体羽似成鸟。 虹膜暗褐色,嘴、脚和爪黑色,幼鸟脚呈肉褐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6) 124 365 41.2 261 150 21.3 (114—136) (356—375) (40—42) (246—272) (139—164) (20—23) ♀♀(4) 118 388 40.7 252 176 21.6 (114—123) (377—410) (37.7—42.7) (236—260) (172—179) (20.7—22.6)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主要栖息于外海,是典型的海洋鸟类,仅在恶劣气候及繁殖季节才靠近海岸或岛屿。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频繁地在海面上空飞翔和降落于水面上。飞行轻盈有力,嘴部垂直朝向水面,缓缓搧动双翅搜索海面食物。一旦发现即收翅直插水中,然后又直线升入空中,不善潜水。有时低飞触及水面,也常栖于海面漂浮物上休息,晚上常栖停在航船桅杆宿夜。叫声似“wep-wep”,警戒叫声为沙哑的“kee-errr-krr”。 食物主要是鱼类、甲壳类和海洋软体动物。 繁殖期一般认为是5—6月,广东南澳外海小岛乌屿岛上每年5月初飞抵繁殖,幼鸟长成出飞时已是9月上旬至中旬。集群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海岛和海岸岩石上(赵正阶,1995),南澳乌屿岛上的鸟则在低矮茂密的灌木丛下面的泥质地面及草丛中营巢繁殖。每窝产卵1—2枚,多数为2枚。卵呈淡灰白色,壳上散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斑点,小的斑点直径在1 mm以下,大的则可达到2.5 mm,斑点深褐色、棕褐色,还有大形浅色的隐约色斑。卵的大小为43—48 mm×30—34 mm。孵化期28—30天。 南澳乌屿岛的褐翅燕鸥每年只在繁殖季节来到本岛及周围数公里内的十几个小岛上繁殖,乌屿岛上数量最大,1999年7月上旬据高育仁调查接近2万只。8月上旬至中旬是繁殖高峰期,在岛上既可见到鸟卵,又能见到早出的雏鸟。9月上旬已大部分出飞,至中旬仅剩4—5千只。这里是我国东南沿海所记录到的最大繁殖种群。据方伟宏(1998)记录,福建的马祖岛上1998年5月的种群在1千只以内,澎湖群岛的种群有数千只。香港地区褐翅燕鸥1998年至2000年间7月初至9月初的数量最高时仅有300—500只(张浩辉、余日东,2001)。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主要在热带区域,包括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海域,红海,波斯湾,东南亚自中南半岛南部,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抵澳大利亚沿海及其北部海域,还有中美洲的东西两岸海域和非洲西部沿海。 ; 国内分布于浙江(洞头)、福建(近海岛屿如马祖)、广东(南澳乌屿岛)、海南、台湾(基隆彭佳屿、澎湖列岛)(繁殖鸟、夏候鸟);南沙群岛太平岛、台湾(台北)、香港(旅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世界上不同学者认为本种分化为不同数目的亚种,Peters (1934)认为有5个亚种;Harrison(1983)和Howard and Moore(1991)认为是7个亚种,看法较一致;del Hoyo et al.(1996)则列出6个亚种。 7个亚种的分化法大体是S.a.anaethetus 分布于台湾至日本和澳大利亚;S.a.fuligula 分布于红海南部至东非和西印度;S.a.antarctica 分布于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和马尔代夫群岛;S.a.rogersi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S.a.novaehollandiae 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S.a.nelsoni 分布于墨西哥西海岸和中美洲;S.a.melanoptera 分布于西印度洋和其中的岛屿。5个亚种的分化是不包含S.a.rogersi 亚种和S.a.novaehollandiae 亚种。最新的6个亚种的分化(del Hoyo et al.,1996)是去除 S.a.rogersi 和 S.a.novaehollandiae 两个亚种,于是,澳大利亚全境海域的鸟 只列一个分布区,归入S.a.anaethetus 亚种;只把西部非洲沿海的鸟列入S.a.melanoptera 亚种,原列入S.a.melanoptera 亚种的分布于西印度洋和其中岛屿上的鸟可能归入S.a.antarctica 亚种;另外还增加了S.a.recognita 亚种,包括西印度群岛、伯利兹和委内瑞拉北部外海群岛上的褐翅燕鸥种群。我国只有一个亚种,即指名亚 种 S.a.anaethetus。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