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Sterna dougallii Montagu, 1813 |
中文名 | 粉红燕鸥 |
引证 | Sterna Dougallii(sic!)Montagu,1813,Orn.Dict.Suppl.:text under Tern,roseate(Cumbery Is.,Firth of Clyde,Scotland). ; |
俗名 | Eastern Roseate Tern; Roseate Tern; 东方红燕鸥; 粉红海燕; 红燕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中小型燕鸥。额、头顶至枕黑色,背、肩、翅上覆羽和飞羽均淡蓝灰色,腰和尾淡灰色近白,尾呈深叉状;下眼睑以下的头侧、颈和下体均白色,有时沾淡粉红色;嘴、脚红色。非繁殖期额白色,头顶白具黑色纵纹,嘴和脚黑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上海自然博物馆采自上海和浙江舟山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额、头顶、枕黑色,后颈白色;背珠灰色,腰和尾上覆羽较淡,几近白色,尾纯白,外侧尾羽延长,逐渐变尖,尾呈深叉状。眼以下头侧、颈侧白色;肩和翅上覆羽亦呈珠灰色,与背同色;外侧3—4枚初级飞羽黑色或黑褐色,内翈具宽阔的白色羽缘,2—4枚近羽端处白色羽缘外又有褐色羽缘;初级飞羽第2枚起和次级飞羽均沾珠灰色,内翈边缘白色。颏、喉和下体白色,有时微缀粉红色。 成鸟冬羽:前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顶前部具黑色纵纹,其余羽色似夏羽,下体粉红色不见。 幼鸟:前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具褐色、白色和黑色的斑点和纵纹,枕黑色;背淡灰白色,具褐色横斑;腰和尾上覆羽灰色,有时具褐色横斑,翅上覆羽有褐色羽缘,下体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红色,尖端黑色,幼鸟和成鸟冬季嘴黑色;脚和趾鲜红色,趾上有黑色斑,幼鸟和成鸟冬季脚暗褐色。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和高育仁收藏的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7) 109 345 38.2 221 133 21.6 (93—150) (317—395) (36.3—41) (214—226) (113—185) (20—23) ♀♀(7) 98 334 36.3 219 129 21 (90—103) (315—355) (35.4—38.4) (215—221) (113—149) (19.3—21.9)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栖息于海岸、港湾的岩礁、沙滩、海上岛屿及开阔海洋,常结群或与其他燕鸥混群活动。在浅水处或在海面上空飞翔,搜寻食物。飞翔时双翅频繁搧动,也常常降落于岩礁上休息。捕食时鸣声似“Chew-it”。冬季在开阔的海洋上活动,能垂直俯冲入水中甚至下潜捕捉食物,也常侵袭其他浮鸥类,迫使它们吐出已吞入的食物。以小型鱼类为主要食物,也取食昆虫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曾于5月中旬在广东南澳岛剖检一鸟胃,内充满鱼肉类糊状消化物。 繁殖期4—6或7月,集群在海岸的岩礁及岛屿草丛或地面上营巢繁殖,也有在珊瑚礁和花岗岩岛屿及沙滩或草地上营巢的。巢位附近常有浓密草丛遮蔽。巢较简陋,为地上凹穴,内有时无任何内垫物,有时有少量海藻或其他植物。通常产卵2枚,偶有1枚或3枚者。卵呈乳白色,密布暗褐色大小不同的斑点;卵的量度为35—47 mm×26—31 mm。雌雄亲鸟弥流孵卵,孵化期21—26天。 粉红燕鸥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普遍的夏候鸟,数量稀少。在香港7月份的统计,1998年约230只;1999年约200只(张浩辉、余日东,2001)。在台湾和南部沿海岛屿越冬。据台湾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南海的一些岛屿估计最大的繁殖种群约为400只(张善至,1996)。澎湖县望安乡将军屿后袋子屿1994年7月繁殖后期调查有185巢417只鸟(颜重威,1995)。1998年5月在福建马祖记录超过百只(方伟宏,1998)。尚无全球性的威胁因素,但北美洲东北部和欧洲的种群急剧减少,成濒危状态。加勒比海种群也受到威胁。全世界的种群数量约有5万对(del Hoyo et al.,1996)。英国的数量在2 000对以下,被视为濒临绝种。澎湖列岛的一些小岛上,繁殖季节渔民捡蛋现象频繁,损失惨重(张善至,1996)。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亚洲,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东北部,大洋洲的热带沿海、海域、岛屿和西欧,北美东部,非洲南部,亚洲东部琉球群岛,澳洲西部沿海等温带少数地区。 ; 国内分布于上海、浙江(东部沿海和沿海岛屿、舟山、洞头、瑞安)、福建(马祖)、广东(南澳)、广西(北部湾沿海)、台湾(宜兰、高屏、澎湖、兰屿)、香港(夏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粉红燕鸥有5个亚种的分化。S.d.dougallii 分布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至纽约和佛罗里达,向南经洪都拉斯湾和西印度群岛至委内瑞拉北部群岛;在欧洲见于亚速尔群岛,西北欧和非洲的东部、南部自索马里南部于坦桑尼亚以及南开普省。美洲种群可能主要在大西洋中部越冬,东大西洋的鸟冬季迁至西非的热带海岸。S.d.arideensis 分布于非洲塞舌尔群岛,南至马达加斯加,东至罗德里格斯岛。S.d.korustes 分布于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和缅甸墨吉群岛。S.a.bangsi 分布于阿拉伯海、琉球群岛、中国沿海包括台湾,南至大巽他群岛,东至新几内亚南部、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可能抵达斐济和库克群岛。S.d.gracilis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和澳大利亚西部及北部沿海。中国境内仅分布1个亚种,即东南亚种 S.a.bangsi。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