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Thalasseus bengalensis (Lesson, 1831) |
中文名 | 小凤头燕鸥 |
引证 | Sterna bengalensis Lesson,1831,Traite d’Orn.,8:621 (coast of India).; |
俗名 | Bengal Tern; Lesser Crested Tern; Little Crested Tern; 孟加拉国燕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中型燕鸥。头顶黑色,有同色枕冠,上体翕羽、翅均淡灰色至淡蓝灰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尾呈深叉状;头的余部与下体均呈白色;嘴橙黄色,脚黑色。冬羽额和头顶前部变白,仅枕和冠羽黑色,其余似夏羽。 |
形态描述 | 形态 (综合文献资料) 成鸟夏羽:与大风头燕鸥相似,惟上体色较浅,个体稍小。额、头顶、枕和冠羽黑色,后颈白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灰色,尾呈深叉状;眼先、眼睑以下的头侧白色;肩、翅上覆羽灰色与背同色,初级飞羽黑色,羽轴白色;下体白色。 成鸟冬羽:与夏羽相似,惟前额与头顶前部转为白色,头顶后部黑羽中有白色纵纹。 幼鸟:与成鸟冬羽相似,惟黑色枕冠较小,上体稍暗褐色,各羽具白色羽缘,翅内侧具二道暗色横带,一道在翅前缘,另一道横跨次级飞羽,尾羽近端部暗褐色。 虹膜褐色,嘴橙黄色或橙色,脚和趾黑色,蹼黄色。 量衡度 (mm,g;据 Ali,et al.,1968)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 一 一 59—64 280—304 121—140 25—28 ♀♀ 一 一 52—60 280—304 110—138 23—25 оо — — 380—420 — — —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性鸟类。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在海岸岩石、悬崖、珊瑚岩礁和海滨地区以及岛屿等处活动。常结群,较多与大凤头燕鸥结伴。非繁殖期较多在远洋活动。在海面上旋飞、徘徊或跃入水中潜泳,或在海浪中索食,也在水面上点水捕食。叫声粗而尖利,似“kirrik”。 主要取食鱼类与小虾,包括鲱鱼和对虾。常与一些大型的燕鸥群一起觅食,觅食时较喧闹,很少休息。常遭军舰鸟及其他抢劫性海鸟,包括银鸥的搔扰和攻击,迫使它们吐出或放弃鱼获物,如此造成的食物损失有时会高达23%。 繁殖期5—6月,7—8月或更迟不等,由所在地区决定。在远洋岛屿的沙洲或珊瑚岛上结群繁殖,繁殖群体可达到2万对以上。常频繁地改变繁殖地点,也常与粉红燕鸥或大凤头燕鸥一起混群繁殖。通常在开阔海边、珊瑚岛的沙石、贝壳堆中挖一浅坑或找一凹穴,有时在沙堤或植被中的裸地上寻穴为巢。每窝产卵仅1枚,很少有2枚的,巢间距较小,密度为2.76巢/m2,高密度时巢与巢紧接,达到9—10巢/m2。卵为白色或 淡粉红色,被有红褐色或紫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8—63 mm×33—38 mm。孵化期21—26天,偶有30天,雏鸟着淡色绒羽,上体有黑点形成的细条纹,下体白色。2—4日龄时由亲鸟带离巢,各日龄雏集中在一起由成鸟保护,30—35日龄能飞翔,亲鸟照顾至5月龄。 小凤头燕鸥在我国极其罕见,历史记录在广东于9月份见到过2次(Gee,et al.,1948)。Sibley等(Sibley,et al.,1999)1997年7月21日在广东南澳乌屿岛见到超过30只。国内没有发现藏有标本。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广东(旅鸟?或迷鸟); 国外分布于地中海南部锡尔特湾,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沿岸,马尔代夫群岛,印度尼西亚,帝汶海和澳大利亚东海岸(留鸟);大洋洲,亚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阔热带海洋和沿海,马达加斯加岛以及非洲西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小凤头燕鸥有3个亚种(del Hoyo et al.,1996)。T.b.emigrata 亚种分布在非洲利比亚,大多数在冬季见于非洲西海岸外。T.b.bengalensis 亚种分布于红海、巴基斯坦、拉克沙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冬季南至非洲南部沿海和斯里兰卡。T.b.torresi 亚种分布于波斯湾以及自苏拉威西至新几内亚的群岛和北澳大利亚,冬季扩展至印度北部和太平洋西南部。以往记录(Harrison,1983;Peters,1934;Howard and Moore,1976)分布于地中海南岸直至非洲东部及马达加斯加的 T.b.par 亚种在此被删除了。在我国极其罕见的是指名亚种 T.b.bengalensis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