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学名 | Thalasseus bergii (Lichtenstein , 1823) |
中文名 | 大凤头燕鸥 |
引证 | Sterna Bergii(sic!)Lichtenstein,1823,Verz.Doubl.:80(Cape Province,Africa). ; |
俗名 | Greater Crested Tern; Large Crested Tern; 凤头燕鸥; 黄嘴青头燕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大型燕鸥。前额和眼先白色,头顶黑色,枕冠明显,黑色而松散,上体背、肩、翅和尾暗灰色,其他体羽白色,嘴黄色而长大。冬羽头顶前部黑白斑驳。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采自西沙群岛的标本描述) 成鸟夏羽:前额与眼先白色,头顶至枕以及向后伸延的冠羽黑色,后颈白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暗珠灰色,尾羽的羽轴白色,内翈转为淡灰白色,外侧尾羽细尖而长,其外翈灰色亦变浅,尾呈深叉状。肩羽、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羽轴白色,各羽内翈具白色纵斑,初级飞羽由外至内各羽的白斑渐次变小,直至消失;次级飞羽珠灰色,内翈的边缘转为灰白色;各飞羽的外翈缀以银灰色。颏、喉、颈和下体,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均为白色。 成鸟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头顶缀有断续白色纵纹。 幼鸟:似成鸟冬羽,头顶黑色缀有褐色,并向两侧扩展至面颊,上体较暗褐,各羽具褐白色羽缘;翅上具三道暗色横带,一道在翅的前缘,一道在大覆羽上,另一道横于次级飞羽上;尾尖较暗。 虹膜暗褐色,嘴黄色,脚黑色;幼鸟嘴暗黄色,脚褐黑色。 量衡度 (mm,g;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尾 跗蹠 ♂♂(6) 252 454 56.2 336 171 28.7 (257—350) (400—510) (42.4—63) (302—353) (116—200) (27.4—30) ♀♀(6) 308 460 57.3 337 169 28.6 (235—350) (438—478) (54—63) (323—355) (160—175) (25—30) |
生物学描述 | 生物学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海滩、海岛、岩礁等处,也在海湾、港口、河口、潮夕河、盐沼、湖泊、大江河等处,常至离岸的远海和大洋及其中岛屿生活。成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燕鸥类及鸥类混群,在海面低空巡飞索食。双翅扇动缓慢,飞翔中常嘴部垂直向下观察水中食物。会突然俯冲扎入水中捕食,也会潜入水中。有时长时间飘浮于海面觅食兼休息。叫声尖厉似“kirrik”,或清晰似“chew”。食物主要为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其他无脊椎动物和龟类幼体。 繁殖期4—6月或至8月,视栖息分布地区的不同而异。集群繁殖,有时繁殖群体大至数千只个体。通常营巢于海边岩礁或有稀疏低矮植物的砂石地面上。巢为地面上挖出的浅穴、无衬垫,或直接在岩石上,每窝产卵1枚或1—2枚,罕有3枚。卵呈土灰色、白色、灰白色、乳白色或皮黄色,有红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卵为尖卵圆形卵,大小为58.7(58—66)mm×41.8(40—45)mm。孵化期25—30天。雏鸟绒羽近白色,有鲜明的黑色疏斑。2日龄离巢,38—40日龄羽衣丰满能飞翔,至少须亲鸟照顾至4个月龄。 大凤头燕鸥分布不普遍,数量稀少,在繁殖期内聚集成群,较易发现。繁殖期后种群全部解体分散,不易见到。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浙江(温州、瓯海、平阳)、福建(福州、马尾、马祖列岛、长乐、连江)、广东、广西(北部湾)、海南(陵水、南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台湾(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龟山岛、台北、宜兰兰阳溪口、台中、南投、台南、澎湖列岛)、香港(夏候鸟、留鸟) ; 国外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沿海及岛屿,西亚南部沿海,南亚部分沿海地区,东南亚,东亚南部琉球群岛等岛屿,南太平洋及其中的岛屿地区,澳大利亚全境的沿海。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大凤头燕鸥的亚种分化,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有5个亚种(Peters,1934;Howard and Moore,1991),另一种增加了 T.b.enigma 亚种(Clancey,1979;Harrison,1983;del Hoyo et al.,1996),确认6个亚种。以下介绍6个亚种的分化。T.b.bergii 分布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的沿海;T.b.enigma 分布 于赞比亚河三角洲、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T.b.thalassinu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和索马里;T.b.velox 分布于肯尼亚、索马里、红海、阿拉伯海、马尔代夫、斯里兰卡;T.b.cristatus 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琉球群岛和我国南部沿海,东澳大利亚至法属社会群岛及东南澳大利亚;T.b.gwendolenae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和西北部沿海。仅东南亚种 T.b.cristatus 在我国有分布。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