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Campephagidae |
科中文名 | 山椒鸟科 |
学名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Bangs et Phillips, 1914 |
中文名 | 长尾山椒鸟 |
引证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ethologus, 郑作新等, 1973, 120—12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80,113—114; Deignan, 1945, 276—277.;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自头至背亮黑;喉亦黑;下背至尾上覆羽以及下体赤红色;翅黑,具朱红色翼斑;第一枚飞羽外缘粉红色,最内侧2—4枚飞羽具红缘;尾黑;中央第二枚尾羽黑色,外缘以红色;外侧尾羽红而基部黑色。雌鸟额基和眼前上方微黄;头顶和颈暗褐灰或灰褐;背沾黄绿;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黄;翅褐黑,具黄色翼斑;尾羽黄色代替雄鸟的红色部分;颊和耳羽灰色;颏黄白;余下体黄色。与灰喉山椒鸟和短嘴山椒鸟易于混淆,其区别分别见该二种的“鉴别特征”。 |
形态描述 | 形态 (P. e. ethologus,采自云南) 雄性成鸟:头、颈、背和肩羽皆黑,具金属光泽;腰、尾上覆羽赤红;翅黑;第一枚初级飞羽狭缘以粉红色;第二枚初级飞羽内翈中部具桔红色斑,内侧飞羽此斑渐形宽大,最内侧2枚飞羽内翈几纯黑;第五枚初级飞羽至最后第三枚飞羽外翈中部具赤红色宽斑;内侧第三、四枚飞羽的红斑沿外缘延伸至近端处;第三至第五枚初级飞羽先端狭缘以白色;大覆羽具赤红色宽端斑;中央尾羽黑色;次一对亦黑,外翈先端大都赤红色,端部纯黑;余尾羽红色,基部概黑;头侧和喉部污黑,前者略具金属光泽,有的喉部稍具反光;余下体赤红,羽片近基部及羽端或多或少呈黄色;翼缘和翼下覆羽淡橙红。 雌性成鸟:额基、眼先和眼前部上方缀以黄色;头顶、枕、颈及背部暗褐灰或暗灰褐;背部染绿;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黄;翅褐黑;第五枚飞羽至内侧第三枚飞羽中部具黄色宽斑;第三一五枚初级飞羽先端狭缘以白色;大覆羽具黄色窄端;中央尾羽黑色;次一对黑而外翈中部黄色;余尾羽先端黄色,基部具黑色斜斑;颊浅灰;耳羽与颊同色;眼后微黑;眼上、下睑带白色或黄白色;颏染黄白;喉白而渲染浅黄色;胸部以次、翼缘以及翼下覆羽皆黄,微缀以绿色。 雄性幼鸟(1956年8月27日采自云南丽江):额基和眼先上方微黄;前额和头顶暗褐灰;背和肩羽带橄榄绿色;尾上覆羽橄榄黄,概具白端和黑色次端斑;次级覆羽先端黄白;内侧飞羽端部外缘以淡黄色;头侧污白与黑色相杂;颏近白;喉部中央淡黄;下体黄色,布以灰黑色斑点。 雌性幼鸟(1956年8月30日采自云南丽江):额基和眼先上方稍沾黄色;头顶暗褐灰色;背部转橄榄绿;腰和尾上覆羽黄色;头部至背部羽片端白并具黑色次端斑;内侧飞羽先端外缘以黄色;次级覆羽端部黄白;头侧浅灰褐,斑杂不显;胸部以次黄色。 虹膜暗褐;嘴和脚均黑。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8) 16.9 190.0 10.7 90.1 106.3 16.2 (15—25) (170—200) (9.5—12) (84.5—95) (98—112.5) (14—16.5) ♀♀(12) 15.7 187.4 10.5 88.2 102.3 15.4 (13—17.5) (178—200) (9.5—11.5) (84.5—89.5) (97.5—109) (13.5—16.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多种植被类型的生境中,如阔叶林、杂木林、混交林、针叶林,也见于开垦地附近的林间。在西藏东南部,为海拔3,200米以下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带的主要鸟类代表种之一(李德浩等,1978)。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见于平原、山麓以至2,500米的山地。在云南玉龙山2,400—3,100米的低山带为常见种类(谭耀匡等,1964)。在秦岭,分布于海拔800米的低山带至2,500—3,300米的高山带。大都三、五只至一、二十只结群活动。一群中当有一鸟离开群鸟而飞往它处时,余鸟即随之相继飞去。1976年冬季,在云南哀牢山曾多次见到单独活动的长尾山椒鸟。多停息在树冠部分。飞行时常发出尖锐而单调的鸣声,有如“tsi-tsi-tsi”。 杂食性。郑作新等剖验3月、4月、5月、6月和8月等采自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39只鸟胃结果,胃内含物昆虫占90%以上。剖析采自云南西南部和中部哀牢山混交林带的19只鸟胃(1月1只,3月4只,4月5只,5月1只,7月1只,12月7只),内含物以昆虫为主,其中有甲虫、鳞翅目蝶类和幼虫以及其它昆虫幼虫(各4次),蝽象、石蚕蛾和直翅目昆虫(各1次),其它昆虫(2次);植物性物质有果实(7次)和种子(2次)。 3月得自贵州的鸟胃分析结果以昆虫为主(胡鸿兴,1978)。5月采自秦岭的2只胃内有苔藓、鞘翅目昆虫和毛虫2条;6月的1只胃内有3条毛虫和甲虫碎片等,另1只胃内有蛾类幼虫2条,凤蝶幼虫3条(郑作新等,1973)。 1959年6月21日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南坡甘马藏布河谷中、下游采得1只雌鸟,卵巢有1个将成熟的卵泡,卵径6×4毫米。 1964年8月1日和3日采自云南景东的2只雄鸟正在进行繁殖后换羽,前者飞羽已换就,尾羽正在脱换;后者体羽有换羽痕迹。 1960年5月13日采自云南思茅的1只雄性幼鸟额基和眼先上方微染灰黄;前头至背暗灰褐;前头散有数枚黑羽;背部稍沾以绿色;下体黄色污暗;余与雌鸟同。1959年6月21日获自西藏卡玛河谷的1幼♂(原记录为“♀”),体羽与雌性成体相似,唯前头和眼上方黄色,翅斑以及腰和尾上覆羽已有红色素沉着,呈橙色。1975年7月21日与26日在西藏南部吉隆采得的1幼♀和1幼О,上体遍布暗色和白色横斑,腰和尾上覆羽全黄,羽端具白色端斑和暗色次端斑;7月27日获得1О,体羽与雌鸟酷似,唯头、背部多灰褐色,前额和眼上方与雌性 P. brevirostris 一样多黄,疑为亚成体。1956年9月12日采自云南维西的1只雌性幼鸟,上体橄榄绿,尾上覆羽具白端和黑色次端斑;翼上覆羽仅大覆羽具黄白色端斑。1976年12月12日采自云南新平的1只雄性亚成体与雌鸟相似,唯背部浓染橄榄绿。 长尾山椒鸟兼食动、植物性食物,胃内食物剖析结果表明夏季一般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大部分种类为害虫,此鸟对农林业有益,应予以保护。 |
分布信息 | 西藏,云南西南部(夏候鸟);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南部和东部(夏候鸟,旅鸟);?东北[Hartert]。; 阿富汗,向东经尼泊尔,锡金,不丹,抵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在中国已有记录的长尾山椒鸟各亚种间,雌雄两性的区别特征甚微,同一种群的个体性状又不甚稳定,因此对长尾山椒鸟在中国的分化历来有分歧的意见。如云南丽江的 P. ethologus, Rothschild(1923, 1925)和 Riley(1926)鉴定为指名亚种,Stone(1933)则认为是 P. e. styani。四川的 P. ethologus 初由 Stuart Baker(1920)定为 P.e. styani;其后四川的标本曾分别鉴定为 P. e. ethologus(La Touche, 1925; Vaurie, 1959;Traylor, 1967)和 P. e. styani(郑作新等,1965)。而 Bangs 在1932年曾报道了 styani 与湖北的 ethologus 是完全一致的。对云南丽江的 P. ethologus,郑作新等(1963)曾定为 P. e. ethologus。而西双版纳的标本则认为与丽江同为 P. e. ethologus(伊凡诺夫,1961),嗣后又被认为 P. e. laetus(郑作新等,1973)。郑作新在《中国鸟类名录》第二版(1976)中又把上述地区的 P. ethologus 重新归隶于 P. e. ethologus。 至于西藏地区的 P. ethologus,钱燕文等(1974)、郑作新(1976)和李德浩等(1978)研究了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的亚东、林芝、东久、野贡、察隅、洞穹、必村、甘玛藏布河谷等地一带的标本,鉴定为 P. e. laetuso Vaurie(1959)认为 P. e. laetus 见于西藏东南部,提出 P. e. ethologus 在毗连西藏东南部的印度阿萨姆东北部递变为 P. e. laetus。 查看西藏(13♂♂、4♀♀,4月—9月),陕西(1♂,6月),四川(3♂♂、5♀♀,4月、7月),云南(44♂♂,17♀♀,1月—12月),贵外(1♂,7月)和广西(2♂♂、1♀,8月、12月)等地的91号雄性成体,正如许多学者已注意到的,几乎难以区分它们之间在羽色上的差别,西藏南部一带的标本红色似乎深些,不象云南中部和南部所得的雄鸟下体羽基和羽端有较明显的黄色,而采自四川南部米易和贵州兴义的2只雄鸟,下体红色相当深,甚至较上述的西藏标本还深。P. ethologus 的种群分化在雌体的羽色上表现较稳定,就所观察的标本,大致可见总的分化趋势是西部的种群黄色部分呈浓暗的金黄色,至东部黄色浅淡,少金黄色。具体表现在西藏南部的 laetus,下体、腰和尾上覆羽呈浓暗的金黄色,前额很少有黄色渲染,头顶暗蓝灰,背羽少绿色;西藏东南部易贡的标本下体金黄色淡些,黄色较鲜亮,前额微黄,头顶稍淡,背部有明显的黄绿色渲染;云南西南部的 yvettae,金黄色差淡,前额亦染黄,头部少蓝色,背部灰褐而染绿黄;自西藏察隅、云南西北部、西部、中部和南部以东的贵州、广西等地的 P. e. ethologus,下体、腰和尾上覆羽的黄色更趋浅淡,并渲染绿色,头顶褐灰色亦淡,背部浅缀以黄绿色。1973年7月21日采自察隅的1只雌鸟,下体与 ethologus 相似,但腰和尾上覆羽明显地深,多金黄色。 一系列标本的对比结果,可以认为丽江和西双版纳的标本应隶属 P. e. ethologus,而不是 laetus,因为雌鸟的黄色体羽均较同季节的 laeius 浅得多。西藏南部亚东一带的标本当为 laetus(吉隆和错那等地仅有雄体标本,依地理位置谅为 laetus)。西藏东南部察隅的雌体却与 P. e. ethologus 酷似,只是腰部多金黄色。前引 Vaurie(1959)的分析是符合我们的观察结果。确切地说,察隅的标本接近于 P. e. ethologus。至于西藏东南部野贡的标本(2♀♀,6月),金黄色较 laetus 差淡,但黄色很鲜亮;腰和尾上覆羽多橄榄而少金黄色;头顶和背部与 P. e. ethologus 相似,背部有黄绿色渲染;视为 P. e. laetus 递变为 P. e. ethologus 中黄色居优势的居间类型 P. e. laetus<P. e. ethologus。采自四川会东(2♀♀,5月、6月)、云南(1幼♂,3月。1幼♀,12月)、昆明(3♀♀,2月—4月)、孟定(1♀,12月)、景东(2♀♀,2月、5月)、思茅(1幼♂,5月)、勐腊(1♀,3月)和元阳(1♀,5月)的13号标本,腰、尾上覆羽以及下体金黄色较 laetus 浅,整个下体普遍染以绿色,呈暗污黄;头顶羽色与 P. e. ethologs 近似,也有与 laetus 相似的,有的则带褐色;四川会东的2♀♀以及云南永善的1幼♂,头和背部几呈灰褐色,多数标本背部染以黄绿,但较 P. e. ethologus浅,新换秋羽的雌鸟背部绿色甚浓。这些标本认为是 P. e. laetus 向 P. e. ethologus 递变中渲染绿色占主导的一个种群 P. e. laetus>P. e. ethologus。四川屏山的标本与其它地区所得的 P. e. ethologus 一样。 亚种分化 计有7个亚种,分布在中国有3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