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Campephagidae |
科中文名 | 山椒鸟科 |
学名 | Pericrocotus roseus (Vieillot)*, 1818 |
中文名 | 粉红山椒鸟 |
引证 | Muscicapa rosea Vieillot, 1818, Nouv. Dict. Hist. Nat. 21: 486(模式产地:孟加拉国)。; Pericrocotus roseus roseus,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80, 112—113; Ali et Ripley, 1971, 6: 37—39; Baker, 1924, 2: 328—3291Deignan, 1945, 277—278. ; Pericrocotus roseus cantonensis, 郑作新等, 1973, 119—120; Deignan, 1945, 278—279. ;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似鹡鸰,羽衣型有二:其一,头和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赤红,尾羽主要呈黑色和红色;两翅灰褐,具赤红色翼斑;下体粉红色。其二,头和上体灰色,腰呈沙褐色;尾呈黑、白二色;下体近白,胸部深色;翅下方具白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P. r. roseus,采自云南) 雄性成鸟:鼻羽灰黑,或稍缀粉红;额基、眼先上方及短眉纹微染粉白或粉红色,额基或与冠部同为灰褐色,有的个体前头纯白;背部转淡,下背至腰部羽端染红;尾上覆羽赤红;翅褐色,自第五枚初级飞羽至最后第三枚内侧飞羽中部具赤红色宽斑,此斑于内翈较浅淡;内侧飞羽尚具赤红色外缘;大覆羽端斑赤红色;中央尾羽褐黑;次一对同色,外翈先端大部分赤红;其余尾羽火红,基部褐色;眼先黑;耳羽灰色;颊较耳羽浅淡,或为粉白色,颏和喉白色或粉白色;余下体粉红;翼缘粉红;翼下覆羽较翼缘深。 雌性成鸟:上体灰色较成鸟稍淡;下背、腰、尾上覆羽转浅橄榄黄;雄鸟两翅和尾的红色部分代之以黄色;颊灰白;颏和喉黄白;余下体浅黄;胁部黄色稍深;翼下覆羽鲜黄。当年雌鸟喉部沾黄,下体黄色较亮。 雄性幼鸟(1960年5月29日采自云南景东):上体暗灰,微染以黄绿色,各羽具白色端斑及黑色次端斑;尾上覆羽铬黄,亦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喉灰白,下体呈浅柠檬黄;余与雌鸟同。 虹膜暗褐;嘴和脚均黑。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3) 19.1 185.7 12.5 87.7 92.2 15.2 (15—23) (169—202) (11—13.5) (85—92) (84—99) (14.5—16) ♀♀(11) 20.5 188.5 12.5 87.0 93.1 15.0 (15—24) (169—205) (12—13.5) (85—90.5) (88—99.5) (14—1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粉红山椒鸟栖于海拔约2,000米以下开阔的次生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开垦耕地和稀疏杂木灌木丛中,也见于雨林林缘。大都结群活动于高大乔木上层或中层。3月在云南可见成对活动。在陕西秦岭,此鸟于4月间由平川迁至山区繁殖,5月初多见活动于山区的油松、核桃、梨树等高大乔木上(郑作新等,1973)。粉红山椒鸟为安徽九华山山坡灌木丛的常见鸟,据17小时的统计结果,平均每小时的遇见率为斗只;而在针竹混交林中,3小时统计结果平均每小时遇见率仅1.3只(王岐山等,1978)。鸣声尖细,似“chi-chi-chi”。 性杂食,以昆虫为主要食物。5—10月采自陕西的41只鸟胃,除6只胃内有野果、花瓣、苔藓和其它植物碎片外,其余胃内均为昆虫,计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蝽象(各4次),象甲、金龟甲(各3次),日本金龟甲、蛴螬、蚂蚁、蝇(各1次)和其它膜翅目昆虫等。剖验4月(4只)、5月(8只)、6月(5只)、7月(2只)、8月(2只)、10月(1只)和12月(1只)采自 湖南的23只鸟,其中4—5月的胃内含有较多的植物性食物,如草籽、果实,种子等,其余 各月的则纯以昆虫为食。计有铜绿金龟甲(Anonaala corpulenta)及鞘翅目昆虫和幼虫、鳞翅目昆虫及幼虫、蝽象、蝗虫以及其它昆虫碎片及虫卵等(郑作新等,1963,1973)。作者剖析4月(6只)、5月(5只)、6月(8只)、7月(3只)、8月(1只)和9月(4只)采自云南、贵州的27只鸟胃,其内含物几纯为昆虫。有甲虫(12次)、膜翅目昆虫(5次)、蝽象(5次)、鳞翅目昆虫(4次)、等翅目木白蚁(2次)、蜻蜓(2次)、蝼蛄和虫卵(各1次)以及其它昆虫(4次);并于1只胃内兼有树果。王岐山等(1978)分析5只鸟胃结果,动物性食物有鞘翅目昆虫(2次)、鳞翅目昆虫膜翅目昆虫(各1次)和其它昆虫碎片(2次),以及蜘蛛(1次)等; 1只胃内有油菜籽。胡鸿兴等(1978)在贵州观察得粉红山椒鸟胃内含物大都为甲虫,兼有少量植物种子。贵州博物馆8月在贵州采得的2只胃内均为昆虫。 1961年4月23日在云南河口采得的雄鸟生殖腺已膨大。据任国荣(1928)在广州附近的观察,此鸟在当地可能一年繁殖2次,最早在4月21日营巢,5月产卵,延续至6—7月;巢多筑于榕树和松树上。在福州,4月开始筑巢,5—6月间产卵;巢呈杯状,以细草、松针及其它柔软材料筑成,外敷以苔藓、地衣等物。巢离地高度不等,有的仅数米,有的高达二十余米,置于树权或横枝上。在武昌珞珈山,于5月曾采得 P. r. cantonensis 一巢(武汉大学生物系),该巢营于离地约15米的法国梧桐横枝远端。外径7×6.5厘米,内径5.5×4厘米,高2.5至3.5厘米,内深2至3厘米。巢用松针、棕等筑成,外用植物绒、碎叶和蛛丝敷制。每次产卵3—4枚。卵呈灰白色至带蓝色,染以淡紫,并缀有紫褐色或黄色斑点,斑点密集钝端。 1956年6月11日在云南河口采得1只初飞的幼鸟,体多被绒羽。1963年7月27日在贵州安龙(海拔730米)获得1只雄性幼鸟,腰和尾上覆羽深红,喉粉白,下体粉红色;第四枚初级飞羽正在脱换,红斑未露;第五一十枚初级飞羽已换新羽,具有红斑;次级飞羽均为具黄斑之旧羽;外侧第二、四对尾羽黄色,其余尾羽正脱换中,新羽红色。1979年8月27日在贵阳获得1只幼О,体羽尚未换全,上背羽片羽缘白色,并次缘以深色。1959年8月30日采自广东连平,1963年9月22日采自贵州江口,1962年10月22日和1963年10月28日分别采自广东乐东和海南岛的雌性幼鸟均与雌性成鸟相似,唯内侧飞羽具白色宽缘。1975年9月28日获自贵州江口的1只雌性幼鸟,内侧飞羽具白色宽缘,翅斑淡黄至黄色。 |
分布信息 | 北起陕西,河南,西自四川,云南,东抵长江下游,南达两广,福建。; 印度和中南半岛。;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分化为2个亚种,均见于中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粉红山椒鸟摄取的食物中以害虫居多,对农林有益,应予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