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Campephagidae |
科中文名 | 山椒鸟科 |
学名 | Pericrocotus solaris Blyth, 1846 |
中文名 | 灰喉山椒鸟 |
引证 | Pericrocotus solaris solaris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80; |
俗名 | 十字鸟(广西);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头顶至上背石板黑;下背至尾上覆羽赤红;喉灰白、浅灰、或沾红色;余下体红色;翅黑,具红色翼斑;尾黑,外侧尾羽先端红色。雌鸟头部至上背暗石板灰,下背至尾上覆羽橄榄黄;翅和尾与雄鸟同,但红色部分代以黄色;颊和耳羽浅灰;喉部近白或染以黄色;余下体鲜黄。雌鸟与雌性长尾山椒鸟易于混淆,后者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榄黄色而非鲜橄榄黄,下体黄色则不如本种鲜亮;灰喉山椒鸟雌鸟背部暗石板灰,而长尾山椒鸟则为灰揭或褐灰。与雌性短嘴山椒鸟的区别见下一种的“鉴别特征”。 |
形态描述 | 形态 (P. s. griseigularis,采自华南) 雄性成鸟:眼先、自额至上背以及肩羽烟黑,略具光泽;下背、腰及尾上覆羽赤红至深红色;翅褐黑;第二或三枚至第六枚初级飞羽先端外翈狭缘以黄白色;除内侧2枚飞羽外,第五枚以次基部概具赤红色宽斑,第五一六枚红斑特形宽阔;中央尾羽黑色,次一对大都黑色,内翈先端和外翈大部分赤红;向外侧尾羽黑色渐局限于基部,红色范围扩大;颊、耳羽以及颈侧灰色;喉灰白至灰色;胸部以次火红色,较腰部为浅;翼缘及翼下覆羽橙黄。 雌性成鸟:额、头顶、颈、背均暗石板灰;下背渲染以橄榄绿;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榄黄;两翅除中、小覆羽与下背同色外,皆褐黑;尾同雄鸟,但黄色代替红色;眼先灰黑;颊、耳羽以及颈侧浅灰色;颏、喉近白至浅灰;胸部以次以及两胁呈鲜亮的深黄色;翼缘和翼下覆羽深黄。 雌性幼鸟(1959年3月22日采自广东):上体暗灰褐,腰部浅淡,尾上覆羽转橄榄黄;整个上体布以褐黑和黄色相间的横斑,前部密集而色深,后部稀疏而色淡;翅与雌性成鸟相似,但覆羽概具黄端;内侧飞羽具黄色宽缘;颊和耳羽污白,有褐色杂斑;喉近白,余下体浅黄;翼缘和翼下覆羽鲜黄色。 虹膜褐色;嘴和脚黑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5) 17.3 181.3 10.7 83.6 96.7 15.0 (16—19) (165—190) (10—11.5) (80.0—86.5) (91.5—103) (13—16.5) ♀♀(14) 18 180.6 10.7 82.8 95.0 15.0 (15—22) (175—186) (10—11.5) (79—87) (89—103) (14—1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见于平原和山区杂木林、阔叶林、针叶林以至茶园间。在云南西部,分布高达约2,500米拔海的山区。一般结集小群活动,繁殖季节成对。性活泼,飞行姿势优美,鲜艳的躯体与双翅相衬,宛如“十”字,故有名为“十字鸟”。鸣声尖细而单调,声如“tsi-tsi-tsi-”,第一音节缓慢而长,随之为急促的短音。2月、4月、6月和10月采自云南的4只胃内含物纯为昆虫,有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昆虫、甲虫和半翅目昆虫(各1次)。9月获自贵州的2只鸟胃,内含物有鳞翅目昆虫(2次)、鞘翅目昆虫和双翅目昆虫(各1次)。据郑作新等(1960)检查4月(3只)和5月(1只)的鸟胃结果,胃内有鞘翅目昆虫和其它昆虫,1鸟兼食有植物性食物。采自云南腾冲的1只鸟胃(6月),内含物有双翅目、膜翅目和鳞翅目昆虫。 繁殖季节有迁至高海拔地区的现象。营巢于树枝或置于枝枒间。巢呈杯状,精巧细致,以苔藓、草、松针和其它柔软物筑成,巢外更饰以苔藓、地衣等。每产卵3—4枚。淡绿色,有褐色、紫色、污褐灰、蓝灰或紫灰的斑驳,斑纹多密集钝端,形成环带状。3枚卵径约为19.5×16和20×16毫米(La Touche,1926)。 1963年9月4日在贵州雷山(海拔1,000米)采得1只雄性幼鸟,嘴角软,但已具成鸟体羽,下体桔黄色羽基外露,羽端桔红,余与雄性成鸟同。同日还采得1只雌性幼鸟(见前文“形态”)。1959年7月21日在广东亦获得1只雌性幼鸟(形态描述见前文)。 |
分布信息 | 云南,广西,湖南,广东和海南岛,福建以及台湾(留鸟)。; 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和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La Touche(1922)曾把采自云南 Chukung 至漾濞的雄鸟以其冠部灰色,背橄榄绿,腰浓橄榄黄,尾上覆羽橙红,外侧尾羽和翼斑橙红,喉灰,下喉中央染黄,下体和翅下覆羽橙色,胸部多红色而定名为 Pericrocotus montpellieri。据描述,显然这是1只正在进行第二次换羽的 solaris 亚成体,除腰羽尚保留雏鸟第一次换羽后的旧羽外,余已完成第二次换羽。郑作新(1976)认为可能是 P. s. griseigularis 的同物异名,但上述标本喉部中央缀黄,与 griseigularis 的喉部纯灰白或淡灰色,无黄色渲染有别,而与喉部沾黄的指名亚种相似,故 P. s. montpellieri 应为 P. s. solaris 的同物异名。 亚种分化 有7个亚种,中国有2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