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Cinclidae |
科中文名 | 河乌科 |
学名 | Cinclus pallasii Temminck, 1820 |
中文名 | 褐河乌 |
俗名 | Brown Dipper; 水乌鸦; 小水乌鸦;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通体咖啡褐色;尾较短;生活于山区河流间,从不上岸到地面和树上栖息。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标本,采自陕西) 雄鸟:通体呈咖啡褐色,背和尾上覆羽具棕红色羽缘;翅和尾黑褐色,飞羽外翈具咖啡褐色狭缘;眼圈白色(常为眼周羽毛遮盖而外观不显著);下体腹中央色较浅淡,尾下覆羽色较暗。 雌鸟:形态与雄鸟相似。 幼鸟:上体黑褐色,羽缘黑色形成鳞状斑纹,具浅棕色近端斑。翅羽暗褐色,小覆羽具棕白色羽缘;内侧飞羽和内侧中、小覆羽均具棕白色羽端。下体黑褐色,颏、喉、颈侧、胸、胁和尾下覆羽及覆腿羽均具锈棕色羽端,腹具棕白色羽端。腋羽和翅下覆羽黑褐具灰白色弧形斑。 虹膜褐色;嘴、跗蹠和趾黑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0) 107.6 220.7 21.3 108.6 65.3 33.4 (98—113) (198—249) (20—22) (102—113) (52—72) (31—34) ♀♀(23) 98.5 220.5 20.5 106.1 64 33.2 (82—107) (212—225) (20—21) (102—111) (55—71) (30—3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褐河乌为山区水域鸟类,终年栖息活动于河流中的大石上或河岸崖壁凸出部,从不到河流两岸树上停落。活动高度在海拔500—2500m或更高的山间河流。一般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幼鸟离巢后的2周内,成“小家族”集群活动。在河中间大石或河边大石上停落时,头和尾常有上、下摆动动作。飞行迅速,一般沿河流水面直线飞行,从一个大石上飞往另一个大石上,飞一段就跳入水中寻食,不受惊扰时每次飞行距离较短,一般约30一50m就停落一次,如遇惊扰则顺原活动方向或折转向相反方向急速飞去,距离可达百米以外,当无什么惊扰时就又跳入水中继续寻食。 鸣声在平时较单调而清脆,常为“zhi-,zhi-,”或“zhina-,zhina-,”声,遇惊扰顺河流急飞时发出急促的“za.za.za.za……”声,而后仍为“zhina-,zhina-”声。在繁殖期雌、雄配对嬉戏时和幼鸟出巢后带幼鸟习飞寻食时,鸣声则婉转多变、悦耳动听,尤其在幼鸟互相追逐嬉戏时鸣声变化则更多,常听到的有“ji-ji-zhinaza”, “qizhao-qizhao-zazaza-za”,“guoguo-guoguoguo”,“jun-jun-jijunjijun-junjunjun”,“zhina-junjunjunjun.guaguagua”等。 在水中寻食,全年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仅偶尔吃些植物叶子和种子。傅桐生等(1984)和赵正阶等(1985)报道在吉林所作的食性分析,昆虫占70%以上,有石蛾科幼虫、积翅目昆虫、毛翅目昆虫、(虫甲)虫、蚁、蜉蝣、小虾、小鱼、螺类及少量禾本科植物种子。我们在陕西剖检18胃(5月3个、6月3个、7月6个、8月1个、10月3个、11月2个),除1O月有1胃中有植物叶片外,其他全为动物性食物。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剖检16胃,除1胃有草莓种子外,余皆为动物性食物,如虾、石蚕、鳞翅目昆虫、步行虫等。 繁殖期4—7月,在陕西秦岭地区观察,4月中旬见有配对筑巢者,至6月中旬仍见有成对活动啣巢材筑巢者;6月26日见有亲鸟带领3只出巢幼鸟在河流石上活动,8月10日也见有亲鸟带幼鸟成“家族式”小群活动者。亲鸟带幼鸟活动时,亲鸟停落某个石头上,一般幼鸟跟着也停落那个石头或停落亲鸟附近的同岸、同向石头上,幼鸟相互间嬉戏、遊逗而相互一个追一个时,也只在亲鸟停落处10m左右的石上追来逐去,从未发现远离亲鸟而飞往较远的地方。 巢筑于河流两岸石隙间、石壁凹处、树根下或垂岩下边。雌雄共同营巢,巢材取于营巢地河流两岸。赵正阶等(1985)在长白山采得1巢,筑于水坝外侧石隙间,巢呈碗状,外层由苔藓、内层由干草和檞树叶编织而成,洞口开在坝前方,大小约5—6cm,深约13cm,进洞后是巢,巢外径18cm×19cm、内径13cm×14cm、巢深8cm;有卵4枚,梨形尖端较细,卵色淡黄,卵大小为20mm×28mm。傅桐生等(1984)在长白采1巢筑于石壁凹处,呈球形,由苔藓、禾本科及莎草科细叶构成,内垫草叶和兽毛,巢外径11.5cm×12cm、内径6.Ocm×6.Ocm、高5.Ocm、深3.Ocm,卵4枚,大小为24.6mm×25.8mm。1982年5月29日在秦岭北坡新房子对面河岸岩壁石隙缝中发现1巢,内有3雏,6月19日查看时雏鸟离巢;巢距河床5.1m,巢营于进石缝5cm处,呈碗状,由苔藓、细叶子和柔草茎构成,外径19.Ocm×14.5cm、内径9.2cm×8.3cm、高6.8cm,深4.2cm。 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3—4枚。雌鸟孵卵,孵卵期15—16天;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21—23天。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朝鲜,阿富汗,锡金,不丹,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台湾等省区。;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分化有3个亚种,中国分布有2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